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根据氨溶于水时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求出非离子氨摩尔百分比的表达式,接用公式在计算器上编程换算非离子氨浓度,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批量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非离子氨的换算工作在我国才刚开始,由于存在不少问题,给标准执行中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从水化学实际出发,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导出了水体中非离子氨分布系数(或百分率)的计算公式及其浓度的换算公式。既引入了水温,pH,还引入了离子强度,且介绍了两个水中离子强度的经验计算公式,使计算手续大为简化。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不仅能满足淡水水体的需要,也能满足其它水体,如海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相同水温条件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537—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一中和滴定法》测量水中氨浓度时,不同的pH值会对废水中氨氮浓度的监测结果造成影响。pH值对测定水样氨氮含量监测结果的影响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在pH值为6。0~7.4之间测定水样氨氮含量最大。  相似文献   

4.
周利  刘凯  兰星  董洋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61-1063,1092
实验探索了高MLSS(溶液悬浮固体浓度)下多孔颗粒载体—膜生物反应器发生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可能性。研究了溶解氧(DO)、C/N、氨浓度及氨负荷、pH等因素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和TN去除的影响。实验发现,当控制pH=7.5、DO=1.0mg/L、C/N为6时,该反应器能同时达到较高的NH4 —N和TN出除率。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的基础上选用塔滤吹脱——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化肥厂氨氨废水,使出水浓度低于10mg/l;井提出实验室最佳运行参数及工艺流程;采用空气预热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严寒地区结冰期吹脱塔运行的问题,通过控制 pH 值和选用塑料条板填料克服了塔内结垢的弊端。  相似文献   

6.
H2O2/Fe^2+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干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前  李义久  李树平  倪亚明 《四川环境》2001,20(1):13-15,20
本文研究了H2O2/Fe^2+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印刷电路板厂干膜废水。讨论了包括过氧化氢浓度、亚铁离子浓度、pH值、时间和混凝pH值等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过氧化氢浓度为457.0mg/L、铁离子浓度为400mg/L、氧化pH值4.0、反温度为40℃、反应时间180min时,COD去除率达84.7%,出水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洪大林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1-2,5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渗滤液回灌的厌氧填埋柱基本进入稳定状态后,改用准好氧运行方式。同时监测了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以压温度、pH值的变化。改变模拟垃圾柱的运行方式两个月以后。氨氯浓度由2000mg/L迅速下降至101.48mg/L,试验结果显示,准好氧运行方式可以解决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进入稳定阶段后存在的氨氮浓度高的问题,加速填埋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污泥混合接种的方法 ,成功地启动了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启动后含氨模拟废水运行的进水氨浓度和进水亚硝基氮浓度均为 2 0mmol/L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容积负荷率为 10 6 9mmol/L .d、12 2 6mmol/L .d和 394 5 5mg/L .d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保持在 90 %、99%和 95 %以上。对运行条件研究表明 ,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最适pH为 7~ 7 5 ,最适温度约在30± 1℃。厌氧氨氧化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氨的厌氧转化随COD浓度的增加也呈抑制型曲线 ,当COD浓度为 80 0±5 0mg/L时 ,厌氧氨氧化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14,(4):70-71
正由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垃圾渗滤液生化物化综合处理技术,适用于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渗滤液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情况,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经收集的垃圾渗滤液先采用混凝沉淀、氨吹脱(氨浓度高的填埋场渗滤液)等方式,去除其中大量污染物及高浓度的氨,同时调节水质的pH值等参数使其符合后续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渗滤液经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进一步去除COD、BOD、SS、氨氮  相似文献   

10.
石灰—石膏法在烧结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钢铁企业烧结机烟气采用湿式石灰—石膏法进行脱硫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结合已投入使用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影响脱硫效率的诸多因素,如烟气中SO2浓度、液气比、pH值、吸收反应过程、特性、最终产品石膏的形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系统设备、特性的研究,提出了控制液气比、调节浆液pH值和烟气性质等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氨法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脱硫后烟气中可能存在氨逃逸的问题。以某炼化企业自备电厂两台燃煤锅炉及相关脱硫设施为研究对象,重点监测氨法脱硫设施出口氨、颗粒物、硫酸铵、二氧化硫,评价脱硫后烟气中氨逃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监测时段外排废气中氨浓度超过HJ 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氨法》中氨逃逸质量浓度10倍以上,硫酸铵是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硫酸铵的逃逸是导致颗粒物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ClO_2对活性艳红K—2G和分散蓝2BLN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主要利用自制高纯二氧化氯对两种常用且结构具有代表性的活性艳红K— 2G和分散蓝 2BLN料染 ,进行氧化脱色研究 ,作了温度 ,pH值 ,二氧化氯用量等条件试验 ,并用实际印染废水进行了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室温时 ,t =5min~ 7min ,pH值偏碱性条件下 ,单一染料溶液及混合染料溶液的脱色率均达到 90 %以上 ,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也在 90 %左右。pH值、温度和ClO2 用量等多种因素对脱色率均有一定的影响 :pH值越高 ,染料脱色率越高。ClO2 用量存在一最佳值 ,与活性艳红K— 2G及分散蓝 2BLN染料的最佳摩尔比分别为 4 0及 2 0左右。ClO2 耗量随染料起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脱色率相同时 )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强化混凝工艺对含聚采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在以PFS作为主混凝剂,Potenflo1315和Potenflo1365作为助凝剂的强化混凝实验中,分别考察了pH值、PFS投加浓度以及有机助凝剂Potenflo1365和Potenflo1315的投加浓度对含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时,当投加浓度为150 mg/L的PFS与2.5 mg/L的Potenflo1365复配后,对含聚采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COD_(Cr)去除率达到88.8%,浊度去除率达到98.1%,经处理后废水主要指标可以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前言雨水与大气中CO_2平衡时,其pH值为5.6。故PH 5.6可视为确定酸雨的临界值。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化石燃料燃烧量猛增,大气中二氧化硫(SO_2)和氮氧化物(NO_x)的浓度不断升高,导致酸雨污染问题日益发展。在西欧、北美、日本等地,雨水的pH值多半在4.0—4.5,个别的曾达到2.1。我国也有不少地区降落酸雨,最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牛皮纸作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具有光催化作用的纳米P-TiO2光催化剂,对室内一定浓度的甲醛气体进行了降解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甲醛的初始浓度、催化剂的用量、湿度条件、溶胶pH值和金属离子的掺杂5个影响甲醛降解率的因素,结果采用美国interscan公司生产的4160型甲醛分析仪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甲醛的初始浓度约为1.53mg/m3,P-TiO2用量为11.94g,湿度约为52%,溶胶pH=5.01,掺杂6.00mL 0.20 mol/L Cu2+离子时,甲醛的降解效果最好,最高可达93.50%,甲醛浓度降至0.0994mg/m3,达到了GB/T 18883—2002标准中规定的0.10 mg/m3。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验SE—I混凝剂对中原油田含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利用正交设计方法考察了污水的pH值、水温及含油量对SE—I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了SE—I与PAM复配使用时的净水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温、pH值对SE—I的净水效果有较大影响,污水含油量的影响次之。SE—I与PAM复配时净水效果更佳。经过一年多的现场应用表明:SE—I是净化中原油田含油污水的良好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7.
钟霖 《四川环境》2006,25(1):58-60
本文根据pH的定义和水溶液电离平衡理论,探讨了pH平均值的计算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指出了pH值现行计算方法的不足,本法对环境监测中酸沉降和水质监测pH数据的正确处理及编报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生物滤池为反应器,以NH_4~+-N、NO_2-~-N的浓度变化为指标,对厌氧氨氧化菌种的活性恢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菌种的活性恢复具有一定的稳定适应期,本试验条件下适应期为14d,24d即可完成活性恢复,NH_4~+-N、NO_2-~-N去除量比值为(1∶1.27)~(1∶1.32),接近厌氧氨氧化过程1∶1.31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19.
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建立大气降水中酸雨pH值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建立了大气降水中pH值的预测模型。经三种不同方法检验。对我市1990—1993年大气降水中酸雨pH值进行了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相关法律与标准,为验证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FGD)的运行性能,按照性能保证值,对宁夏某火电厂FGD脱硫系统进行了性能考核试验。试验得到考核结果表明,1号、2号机组在100%负荷下经过修正计算后的脱硫效率分别为95.97%,95.64%,满足考核要求;而在75%与50%负荷下同样满足要求。100%,75%与50%负荷下,1号、2号机组脱硫系统出口净烟气温度、NO浓度与粉尘浓度,满足考核要求;通过计算钙硫比、pH值与噪声等给出了系统优化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