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善水     
小记者证号:HJBJ0011水是美丽的,大自然赋予了它流畅的身形;水是神奇的,大自然赋予了它透明的肌肤;水是自由的,大自然赋予了它灵动的韵律。水时宝贵的,因为它的美丽,神奇与自由。水的宝贵还体现在它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才对水熟视无睹,更加不珍惜这宝贵的水,总是幼稚地认为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可供人类饮用的淡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之最"深刻"的错误就是物理主义自然观和独断理性主义认识论。在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的支持之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生产-生活方式。摈弃了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我们就能明白,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之背道妄行的无上权力。大自然不允许几十亿人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3.
卢风 《绿叶》2014,(2):4-10
现代性之最“深刻”的错误就是物理主义自然观和独断理性主义认识论。在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的支持之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性的生产一生活方式。摈弃了物理主义和独断理性主义.我们就能明白.人类必须敬畏大自然.因为大自然永远握有惩罚人类之背道妄行的无上权力。大自然不允许几十亿人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一生活方式。走向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4.
自然悟语     
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在于它以无私和广博的胸襟孕育了人类丰富的精神生活。“名家走笔”刊登的《自然悟语》,提出了这个曾经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无论是中国的古典名作《诗经》,还是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交响乐和莫扎特的小夜曲,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都感悟于自然的造化,是朴实无华、宽广神奇的大自然给人们以灵魂深处的震撼,使之创作出永存于世的不朽之作。大自然给人类以生命,给艺术以源泉,我们应当加倍地珍惜这一切,珍惜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5.
李亚鹏如是说从生物的角度看,人类和动物是平等的,但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是最大的;保护环境不是人类在对其他的动物做什么,而是人类在自救。只有身体力行,去参与一些公益的事情,才能真正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投入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生命总是脆弱和短暂的,我真心地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亲人和朋友,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因我们大家的爱心而变得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6.
<正>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一切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破坏大自然,就等于破坏了我们的环境。现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水资源、空气和食品等都受到了污染。生活中,一条条清澈的小溪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水沟;一株株美丽的花草树木被水泥地取代;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在一阵隆隆的机器声中倒下……这些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哭了     
一天,大自然收到月亮大夫开的病单,看了病单后,大自然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原来,病单上写着一、人类排放“三废”,污染大气和河流,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河里的鱼儿越来越少。二、人类滥砍乱伐森林,使地球森林覆盖面积越来越小,引起水土流失。三、人类大量采挖矿石,使地球千疮百孔,  相似文献   

8.
陈冬冬 《环境教育》2012,(10):82-82
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既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滥建厂房,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海啸怒吼,河流干涸,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河中死鱼漂荡,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废渣成堆……抬头观污  相似文献   

9.
几乎所有接触《河长》电影题材的人都倾注了高度热情,它汇集了从环保部领导到全体演职人员的心力,承载着大自然对人类的呼吁。环境保护应该成为公民意识,成为道德行为。我们非常期盼这部影片能够唤起全社会对水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10.
绿荫的留恋     
翟福琼 《绿色视野》2010,(10):57-58
又是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不知为什么,这几年的夏天特别热。有专家说,这是人类过分向大自然排放危害大气层的有害气体,而使地球变暖的缘故。可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不也有专家预言随着"暖冬"的到来,长江以南的冬雪将成为历史了吗,那为什么2008年冬天的雪灾那样狰狞可怕,让"预言"成为笑谈?  相似文献   

11.
浅谈防治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之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标志之一。但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带来享受,给社会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大气环境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对大中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事业是公共事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恶劣的大自然环境已经向人类展露它的峥嵘。是该直面它的时候了,我们必须珍惜它、爱护它、保护它。我们应该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如果有一天没有了水,没有了空气,那么也就没有了人类。道理虽然人人都懂,但更重要的是把意识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倡议:人人参与,人人动手,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似文献   

13.
问你     
窗外的空气不再透明,前方的路变得模糊。人类总是在失去那湛蓝天空后才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微风飘动,湖面泛起阵阵涟漪,依旧是那熟悉的地方,不同的是前方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脏乎乎的空气,遍地的白色污染,烟囱排放出来的黑色气体,这就是人类所谓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绿叶》2018,(9)
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关注点总是在其自身,而对于大自然却不那么重视,更别说是为其著书立说了。我们熟知历史上丰功伟绩的人物和他们扣人心弦的事迹,但对于大自然的历史却知之甚少。那么,大自然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大自然视角下的人类又是什么样的呢?英国学者克莱夫·庞廷的《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则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团。作者以"绿色"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试图撰写一本"绿  相似文献   

15.
一、天人合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古今谈我国古代哲学十分重视天人合一,认为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也不是匍伏在大自然脚下的奴隶,而是参与天地化育、维系阴阳谐调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人是大自然的朋友,同时参加大自然造化养育万物的活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身上。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提出,“为人君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那时他就注重保护山林川泽,并且认识到山泽林薮是国家的“天财  相似文献   

16.
我的倡议     
孙俊炜 《环境教育》2016,(Z1):126-127
正地球是我们目前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现在,她已伤痕累累,没有当初那么美丽的容颜了。因为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我们的地球妈妈发烧了。我们为什么不尽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给她降温呢?少开车,多种树,这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啊!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地球上的水资源极为缺乏,现在还有些人仍然不知道节约用水,如果水没了,那我们该怎么生活呢?大自然的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每一环都是不可断裂的,珍爱动物,就是珍爱我们的生命,为了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论述了环境中的SO2 只是在浓度足够大时才对人体、动植物及大自然产生危害 ,同时论述了在背景值不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情况下 ,微量SO2 对自然生态环境及生物的益处 ,同时讨论了人为排放SO2 的控制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远古时期,在地质的作用下,大自然就为我们储存了巨大的资源,她就像一位母亲,哺育着地球上无数的生灵;同时她也是一位严肃又和蔼的老师,教育着我们无知的人类。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开始,大自然就与我们结下了切不断的关系,光着小脚丫,走在光滑的鹅卵石上,伸着小手,抓来一根树枝,枝顶的花儿垂到你的  相似文献   

19.
<正>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那么人类的发展将因此而受到极大影响。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  相似文献   

20.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使人赏心悦目:鸟类、花类、树木,给人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最大的恩赐。可现在人类却大量砍伐树木,土壤就因为森林植物被的消失使土地变得更脆弱,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小花小草被狂风吹得无法停止身子,空气中,弥漫着黄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