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额尔齐斯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指出额尔齐斯河水质已轻度污染,管理不善是额尔齐斯河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张光贵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5):27-29
针对单项生物指数评价水质的片面性不确定性,提出了用综合生物指数法评价水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综合各种生物指数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能对某一水体水质作出明确的评价结论,且与用理化监测结果评价水质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河流水质评价指标筛选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计算各条河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和各项水质指标的污染分担率,对深圳市8条主要河流1999—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最终从15项常规水质指标中筛选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和六价铬9项指标,建议作为深圳市河流水质评价的统一指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数学法对伊犁河(伊宁段)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时,由于分别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五类标准值的平均值及其中三个标准值,计算后的结果不一致,而模糊综合指数法避免了这类问题的出现,计算结果比较满意.从而表明,该法是对模糊数学法的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应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太湖湖滨带水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2009年12月和2010年4、8月的全太湖湖滨带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以TN、TP、NH3-N、CODMn、DO为评价指标,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太湖湖滨带水质进行评价。水质指标基本信息显示,NH3-N冬季、春季空间变异较大,TP夏季空间变异较大;单因子标识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太湖湖滨带水体水质因子污染风险时空差异显著,TN冬季、春季全区域污染风险均较大,NH3-N冬季和夏季在竺山湾、西部沿岸区域污染风险较大,TP三季在竺山湾、西部沿岸区域污染风险较大;综合标识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东太湖、东部沿岸、贡湖区域水质较好,为Ⅲ类水,竺山湾和西部沿岸水体水质最差,为Ⅴ类水,且竺山湾和西部沿岸水体三季均处于重度污染状态。该研究可为太湖湖滨带水环境的生态恢复和标识指数应用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7年分3个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采集妫水河及其支流12个断面表层水样,分析了COD、氨氮、TP、DO、pH值等水质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水污染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评价,根据4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分析4种方法在小流域河流评价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目前妫水河12个断面中S2、S10和Z2 3个断面水质较差,基本属于地表Ⅴ类水,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其他9个断面水质等级为地表Ⅳ类水,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中段世园会段水质较好,优于上段和下段,主要污染指标为COD;妫水河主要污染源于农业和生活,枯水期水质优于平水期和丰水期。水污染指数法更适合小流域水体水质的定性定量评价,且计算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7.
8.
城市水质指数法能够量化、直观地反映不同流域、地区或城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运用城市水质指数法测算了江苏省不同流域或地区的城市水质指数。结果表明,相应时段内苏南城市地表水水质略优于苏北城市;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优于淮河流域;城市水质指数变化程度(△CWQI)的统计结果基本为负值,表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呈改善趋势;长江流域a市△CWQI为正值,表明该市2020年上半年水质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淮河流域总磷水质指数波动范围最大,该流域总磷污染问题较突出,与水质监测结果总体相符。大量数据测算发现,城市水质指数法在应用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时存在数据修约、方法检出限、断面统计基数及现状与变化程度排名倒挂等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与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乌鲁木齐地区几个水体中浮游植物的调查,根据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数量、优势种和污染指数来评价这些水体的水质。 相似文献
10.
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应用中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有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较多,应用比较广泛的为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分析这2种方法存在的优势和局限之处,将其分别应用于贵溪冶炼厂和无锡市2个实例评价中,比较2种方法评价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受到区域尺度和污染程度的影响。当研究区域污染严重且区域尺度较小时,内梅罗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当研究区域污染较轻且区域尺度较小时,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较为准确;而当研究区域污染较轻且区域较大时,2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无差别。 相似文献
11.
在评价微污染水体中均值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和活性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均值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在微污染水体环境质量评价上存在的缺陷,提出新的改进方法即活性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根据吉林省白城市月亮湖水库2001~2005年监测结果,同时利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活性污染指数法评价白城市水库水质更客观和真实有效. 相似文献
12.
水环境质量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水环境管理与治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为科学评价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基于基础资料数据库,遵循全面性、区域性、易量化性等原则,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详细分析了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情况,进一步揭示了2020年水质季节变化规律,并对主要超标因子进行了深度解析。结果表明:随着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管理措施的实施,2015—2020年黄河呼和浩特段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了75.87%。在时间尺度上,各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平均值由2015年的93.81下降至2020年的22.64,整体水环境质量评价等级由G4转为G2,对应的水环境质量状况由中度污染转为较好;在空间尺度上,上游水环境质量优于下游,城区段水环境质量较差。此外,评价结果显示,部分水体当前仍存在氨氮超标问题。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黄河呼和浩特段的水环境质量,可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15年松花江流域国家监测网30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和断面水质变化、各项指标超标情况和浓度变化、污染负荷等方面分析了松花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特别是2007年以来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该流域长期以来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污染均有明显改善,但氨氮污染改善不明显。在继续加强COD排放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有效削减氨氮排放是促进松花江水质改善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环境质量的均值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的缺点,提出了利用活性污染指数法评价微污染水体环境质量。经对此方法的运用,并与均值污染指数法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16.
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2、2003年塔里木河中游水质现状的分析及上下游水环境质量对比和污染因子对比,得出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形成污染的原因。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新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检验已订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解决各单项水质指标的评估结果的不相容性问题,提高水质等级模型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水质评价模型-逻辑斯谛曲线(LOG)模型,它的水质等级是连续的实数值;根据LOG模型的参数值可以分析各水质指标值对水质等级的影响程度,从而检验原订水质等级标准的合理性;并给出了基于实码遗传算法的LOG建模的实施方案.实例研究说明,这套方案是实用的和通用的,在其它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计算城市各环境单元的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及其变化率,用比较直观的数字来表示城市的综合环境质量及其动态变化,从而提高了环境质量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9.
WPI指数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提出了 WPI指数 ,并对其使用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提供了计算 API指数和判定水质类别的 wpix( data,bh,lx)函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