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首先从实践和理论层面论证了目标意志对一个人成才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目标意志的具体措施和途径,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指出了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目标意志方面应转变的观念、应克服的偏见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学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在师生互动中主动构建知识和技能,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高中体育"合作"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开发了智力、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意志,使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体育课应如何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体育课教学肩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任,对于学生意志毅力的锻炼以及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体育教师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和课堂模式,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理念,规范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从而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中学体育教学实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四个不同层面谈谈优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的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爱好整洁等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素质。给学生以审美的教育,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项任务。为了指导学生写好字,我在培养学生练字的同时,注意书法的艺术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字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见,德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在课前、课中、课后有效渗透德育,一定会达到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下面我就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谈几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设计高职教材,要突出实践性,同时还要具有新颖性和吸引性,最终的目的是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企业理财》教材的编写结合了学生的特点,体现了理论够用为度、强化实践训练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正>英语新课程标准及大纲中明确提出了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且更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从大纲中很容易看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激励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逐渐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锻炼他们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和谐、健康的个性,引导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给学生自己的课堂,那教师如何引导呢?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 用和教师、教材的媒体作用,并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坚持的学生主体性原则,以及教学实 践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英语教学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分析了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教材的媒体作用。并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坚持的学生主体性原则。以及教学实践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成才必先育人,只有当知识与品格、意志、价值观倾向等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才能培养健全人格,造就有用人才。因此,面对21世纪现代基础教育的挑战,各级学校应鲜明地树起“人格教育”的旗帜。人格教育是指对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人格  相似文献   

12.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说明培养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做了粗浅的探索。一、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找准自主学习的方向学习目标应是全面、开放的,符合发展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习兴趣。我们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及课文的重点、难  相似文献   

13.
随着"阳光体育"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强势进入校园,"阳光体育"得到各级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形势的发展,对阳光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析,以促进实现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的教学行为,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价值目标的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命脉",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这与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模式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以便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基本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被动听、记、应考等活动。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素养,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已有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运动的技术和要领,还要通过体育教学环节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初中体育教学既是一门学科知识,又是一种艺术。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寻找到最适宜、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确能够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初中体育教学的任务。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掌握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要领,通过各种项目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在重视学科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强自己的体魄。因此,我们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体育,从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  相似文献   

17.
<正>当信息技术成为中学素质教育中培养信息素养的必修课时,除了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传统思想品德进行正确的引导。那么信息技术课堂应如何构建?该怎样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呢?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技术与应用性,课堂教学趋向技能目标和科学性推介。笔者通过探索尝试,认为具有"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呼唤弘扬人的个性"特点的人文教育能很好地将知识和道德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和信息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高校数学教改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为此,应以启发式教学代替注入式,把计算机引入课堂和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启蒙。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对《环境质量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引入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设计了多组专题讨论课、课程实习和期中小论文答辩,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已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并明确了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具体要求,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教育模块中加入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对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任务的积极践行,同时也是对高校教育现代化改革目标的具体落实。客观而言,当下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落地时间仍然较短,其在教育理念、机制、主体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结合由胡欢编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