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在江苏某癌症高发县5个乡镇10个村进行布点取样,采集深层地下水与浅层地下水共计20个水样。采用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水样中14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出二氯甲烷、1,3-二氯丙烷、三氯甲烷、苯和四氯化碳5种VOCs,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14~1.71、ND~50.98、0.29~90.02、0.09~2.35、0.18~3.45μg/L。2个水样中的三氯甲烷和6个水样中四氯化碳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限值。采用优化的美国环保局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其非致癌风险指数为0.000 7~0.072,致癌风险水平1.70×10-7~2.03×10-5,70%水样的致癌风险水平超过10-6水质监控值,2个浅层地下水的致癌风险水平较高。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对非致癌风险指数和致癌风险水平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2.
GC-MS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固相萃取的方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再进行GC-MS分析测定,对饮用水源水中的痕量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采用C 18固相萃取柱富集,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以1∶1∶1比例洗脱、自动固相萃取的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连用,分析水源水中33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并与液液萃取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500~5 000μg/L范围内,33种SVOC线性良好,相关系数0.990,回收率为70.1%~114.2%,相对标准偏差为2.4%~13.4%,方法检出限为0.06~0.25μg/L;而且该方法较液液萃取,检出样品种类多。适用于饮用水源水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某市饮用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毒性及其影响因素,在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期间采集该市A、B两个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测定水样有机提取物对费式弧菌(Vibrio fischeri)发光的抑制作用,计算引起50%发光抑制的浓度(EC50),并分析其与水样在254 nm波长处的紫外吸光度值(UV254)、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的关联。结果表明:饮用水有机提取物EC50值范围为0.23~98.97 REF (相对富集系数),中位数为3.37 REF。水文期、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管网输送过程及水源水UV254和DOC浓度水平对饮用水中有机物的毒性无明显影响。饮用水UV254、DOC浓度与有机提取物EC50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025(P=0.807)、-0.237(P=0.020),表明不能用UV254、DOC浓度检测代替毒性测试来监测饮用水有机物污染的潜在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6.
采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F-、Cl-、Br-、NO3-、SO24-、PO34-等6种阴离子,水样经0.22μm滤膜过滤,自动淋洗发生器产生20 mmol/L~40 mmol/L KOH淋洗液梯度洗脱,在流量0.25 mL/min条件下采用IonPac AG19保护柱和IonPac AS19分离柱分离和定量。方法线性良好,6种阴离子的检出限为0.005 mg/L~0.057 mg/L,标准溶液平行测定6次,测定值的RSD在0.5%~2.2%之间,水样加标回收率在83%~106%之间。 相似文献
7.
孙睿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5):43-45
采用动态顶空气相色谱FID法测定水中乙醛、丙酮、甲醇、丙烯醛、丙烯腈、乙腈、吡啶等7种极性水溶性有机物,通过优化动态顶空条件,使该方法在0.157mg/L~7.92mg!L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在0.008mg/L~0.048mg/L之间,空白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103%~111%,RSD为5.4%~8.7%。用该方法测定某制药企业排口污水和地表水,只有污水中甲醇、乙腈、吡啶有响应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酚类化合物,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在0 mg/L~4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14种酚类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6μg/L~2.6μg/L,水样平行测定的RSD为0.2%~2.7%,加标回收率为96.3%~99.9%。 相似文献
9.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通过萃取条件优化试验,选择正己烷为萃取剂,使目标物在0μg/L~38.5μg/L之间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2μg/L ~0.005μg/L。实际饮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80.8%~104%,RSD<3%。用该方法测定桂林市4个水厂饮用水,结果硝基苯、间-二硝基苯、2,4-二硝基氯苯未检出,其余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虽有检出,但检出值均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10.
11.
郭瑞娣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5,7(4):25-26
石墨炉原子吸收,水溶液直接进样测定钴,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3.36%,回收率在90%-105%。 相似文献
12.
GC/MS法测定自来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9,11(6):21-22
应用GC/MS联用仪对自来水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测定,实现了了吹扫-捕集装置与联用仪的连接,并由DPFC控制,使整个过程自动化。检测的自来水样中,主要有氯甲烷类,溴氯甲烷类和苯类等挥发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根据监测资料,采用国家有关标准,本文对伊犁州县市饮用水源地(河流、水库、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吹扫捕集法浓缩样品中的氯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2种氧苯类的方法。经色谱分离后用质谱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利用中等极性毛细管柱(DB624,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达到12种氯苯的分离效果。该方法的检出限范围为0.031~0.78μg/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7~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3%~11%,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75%~107%。本文建立的方法简单,重现性好、检出限低,适用于水中氧代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管理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评价,分析了水源地水质超标的因为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市某饮用水源地饮用水的钼、铍、硼、锑、钡、钒、钛、铊、砷、镉、铅、汞、镍、铜、锌共1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美国环保局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所引起的健康风险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通过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由致癌物砷所致的健康风险为8.15E-6 a-1,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a-1;由非致癌物所致的健康风险中砷最大,铜和硼次之,二者的风险水平为10-9a-1和10-10a-1,均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7.
18.
新疆主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新疆环保系统的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16个主要城市的31个现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总供水量为4.47×10^8m^3,担负着供应420万常住城市人口的生活饮用水、部分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的责任;城市饮用水源地总体水质良好,水质达标比例为83.9%,不同地区、不同水源类型间存在差异;由于受原生土壤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有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超过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而且部分饮用水源地中有机污染物有多项检出;受水源保护区划工作滞后、监管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部分城市饮用水源地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