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三亚市城市污水原计划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三亚河和榆林内港。经过反复论证,在详细分析计算三亚河、榆林内港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排放水域、排放方式、污水处理厂数目和处理程度等22 个方案后推荐采用污水海洋处置,岸上一级处理( 预留场地以后再提高处理程度) 后离岸深水排放。现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并正在分阶段设计施工中  相似文献   

2.
三亚市城市污水原计划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三亚河和榆林内港。经以反复论证,在详细分析计算三亚河、榆林内港水环境容量及自净能力的基础上,研究比较了不同的排放水域、排放方式、污水处理厂数目和处理程度等22个方案后推荐采用污水海洋处置,岸上一级处理(预留场地以后再提高处理程度)后离岸深水排放。现污水海洋处置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并正在分阶段设计施工中。  相似文献   

3.
选用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含水率80%)直接送入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煤进行混合焚烧;焚烧产生的烟气中重金属、二噁英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中国集中式污水厂污水处理现状,主要包括污水厂进出水监测指标和进出水水质指标设计不足,重金属处理效果不明显;同时对国外污水处理现状以及重金属排放限值进行比较,探讨了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水中重金属排放限值及控制的问题,污水中重金属处理工艺未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未将重金属指标纳入设计中,重金属排放限值远高于发达国家限值.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加强污水处理厂重金属源头控制与排放限值监管的相关建议,以确保排放水体的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工业区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工业区污水类型及基本处理方式.分析了工业区污水处理途径及不利于推进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因素,提出了推进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建议:(1)尽快制订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工业区污水排放标准:(2)统一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费征收原则:(3)建立对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的排水费返还机制:(4)对自建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区给予51进项目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排放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来源于污水处理站的污水接及处理设施以及污泥处理设备在废水的贮输及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恶臭气体,对大气环境及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通过对污水处理厂产生臭气的构筑物单元及从环评角度对污水处理厂产生恶臭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大气防护距离的确定综合评价分析,规定污染防治措施,减少恶臭影响,保护和改善周围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7.
某城市污水A~2/O处理过程中重金属去除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2/O法污水处理厂的城市污水实际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的变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六种重金属(Cu、Zn、Pb、Cd、Cr、Hg)在处理过程中的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A2/O法对城市污水中重金属总的去除率是比较高的,都在78%以上,但在处理过程中受其存在状态、污水pH和本身的沉降、吸附、交换性质的影响,各种金属去除率并不完全相同的,总的去除率的大小顺序是:Zn>Hg>Cu>Cr>Cd>Pb。一级处理由于在同一pH、Eh下,不同的重金属以颗粒态和胶体存在的量不同,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r>Cu>Zn>Hg>Pb>Cd。不同的金属离子与其配位基团的配位能力、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不同,生化处理去除效果不同。从设计处理能力和重金属监测结果来看:一级处理水的主要控制项目多数达不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要求,应加大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能力,减轻陆源污染物对海域的污染负荷,提高中水的回用率。  相似文献   

8.
西安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及减排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翟萌  邵越  徐福军 《环境工程》2016,34(2):23-26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水平相应提高,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往往被忽略。以西安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了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主要来源,采用IPCC推荐方法从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两方面核算了该污水处理厂温室气体排放量,总结出有利于污水处理厂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对污水处理厂实施气候友好型环境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天津市新发布的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599-2015)与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污水再生回用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和探讨该标准颁布实施后对工业园区污水排放体系的影响。该标准在适用范围上涵盖了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要求也更为严格,标准实施后会对工业园区的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厂、污水再生回用等环节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污水处理厂的不断增加,使得由此产生的臭气严重影响环境空气质量并危害人体健康,从而使污水处理厂除臭问题日益突出。通过介绍污水处理厂臭气的成因、成分、浓度及排放要求,分析了三种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都是采用二级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污水只能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随着对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建设要求,需要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介绍了人工湿地工艺的内容及特点,人工湿地作为深度处理工艺的优势,以及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污水重金属污染情况日益加重。为更深入了解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物实际情况,并能选择最优治理工艺,本文选取了泉州市某污水处理厂的A/O工艺处理流程中不同单元的水样作为分析对象,通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对水中多种重金属(包括Cu、Pb、Cr、Cd、Ni和Hg)的浓度进行了精确测量。研究发现,该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样本中Cu、Pb、Cr、Cd和Hg的浓度均超过了安全标准。尽管A/O处理工艺能有效降低这些重金属的浓度,但处理后的出水样本中Pb和Cr的浓度仍然超标,且Cu的浓度相对较高,达到0.283mg·L-1。为此,进行了以改性活性炭G作为吸附剂、投加量为200 mg·L-1、吸附时间为10min的活性炭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Cu、Pb和Cr的浓度均可显著降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人口越来越密集,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增多,污泥含有的污染物种类繁多,给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工作造成了难度。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已成为城市生产及生活产生的重要废弃物之一,如何处理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过程中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城市环保建设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从现阶段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投资大、成本高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实际污泥减量化的几种污水处理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病原菌、寄生卵、重金属及盐类等成分,分析提出污泥的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将污泥做成肥料、饲料、能源燃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实现变废为宝,这也是城市污泥处理和资源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某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要达到一级A标准,其难点之一为改造后总磷达标。为此进行了化学除磷深度处理的单元试验研究,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除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合成聚合物的广泛使用和持久性污染使得微塑料(<5mm)成为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污染物,污水的大量排放是淡水和海洋环境微塑料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污水处理厂也成为微塑料进入淡水与海洋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系统调研,追溯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来源,综述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迁移和污染特征的研究进展,分析国内外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特征和去除效果的差异性,为开展国内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污染研究与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并展望未来污水处理厂工艺的发展及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筹  王燕  郑凯凯  王硕  李激 《环境工程》2020,38(7):58-65
随着全国重点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迎来新一轮提标改造,其中部分污水处理厂对出水总磷(TP)的排放限值由0.5 mg/L降低为0.3 mg/L,甚至降至0.2 mg/L,这对城镇污水处理厂除磷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全国58座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调研分析,探讨了目前污水处理厂在实际生产运行中除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为今后高TP标准排放下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调研结果表明:各污水处理厂的释磷潜力为0.01~23.98 mg/(g·h),其平均值为2.77 mg/(g·h),释磷潜力普遍较弱。生物除磷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为进水碳源不足、厌氧区存在高浓度硝态氮及同步化学除磷的抑制作用。基于上述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调控措施,并建议污水处理厂要根据进水水质情况,通过静态实验确定最佳除磷药剂种类及合适的投加量,有效控制化学除磷过程,从而达到节省药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张灿  陈虹  余忆玄  王立军  韩建波  陶平 《环境科学》2013,34(4):1345-1350
采用ICP-MS分析法测定了我国3个典型沿海城市广州、上海和大连共13个污水处理厂污泥的7种重金属含量,并与2006年和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以了解我国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重金属污染状况、变化趋势和处置方案.结果表明,我国沿海城市污泥中重金属污染分布存在较大差异,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Cr>Zn>Cu>Pb>As>Hg>Cd,Cr、Cu和As的含量超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严重.相对于以前,我国沿海城市污泥中Zn的含量明显减少,Pb、Hg和Cd的含量与没有明显变化,但Cr、Cu、As均明显增加.各区域各类型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泥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来源于工业废水的城市污泥中Zn、Cu和Hg的平均含量较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泥高;广州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泥中Cr、Pb、As、Hg和Cd的含量均高于上海和大连.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超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污泥农用标准限值的占总调查污水处理厂的23%,我国沿海城市污泥大部分仍可采用污泥农用的有益处置方式进行处置.同时,本次调查数据也为我国沿海城市开展污水污泥海洋倾倒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水质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技术升级与改造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以某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例,从进水水质、工艺特点、节能降耗、安全运行、技术维护等方面,提出可行措施与技术方法,保证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城镇污水处理厂不同提标改造要求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围绕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提出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限值的分级体系设计.在排放浓度分级方面,梳理现行国家和地方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将其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分为四级,按照从宽到严的顺序,分别为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四级)、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准Ⅴ类水质标准(三级)、准Ⅳ类水质标准(二级)和准Ⅲ类水质标准(一级)的浓度水平,并对从四级分别提高到三级、二级和一级排放限值进行技术经济评估.结果表明:对于一座设计规模为10×104 t/d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由四级分别提高到三级、二级和一级,需增加的成本和占地面积逐步提高.当排放限值从四级提高到一级时,成本与占地面积增加最多,其中投资成本增加1.1×108~1.4×108元,运行成本增加1.6~1.8元/t,土地占用面积增加2 000 m2.以某中等城市为例,提标到最严格的一级限值最高需要增加投资成本24.4×108~31.1×108元,新增运行成本13.0×108~14.6×108元/a,增加占地面积6.8×104 m2.研究显示,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可直接与水质改善目标相衔接,且将大幅度增加污水处理厂的成本.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现有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结合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现状.分别从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督管理、排污者排放污染控制、法律责任认定以及法律效力问题就城镇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管立法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