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但近年来因诸多原因,湿地生态功能日渐退化,保护扎龙湿地已刻不容缓。我国湿地类型众多、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居于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扎龙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原生态的湿地美景、丰富的鸟类资源、世界闻名的丹顶鹤等已为世人瞩目,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除具有一般湿地的生态  相似文献   

2.
中国红树林湿地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现有面积约1.5万hm^2,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中国红树林湿地直接经济价值不高,而防浪护岩、维持海岸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等生态环境功能显,属于特别容易被价值低估的海岩生态关键区。1960年代以来的毁林转海造田或盐田,毁林围塘养殖,毁林围海搞城市建设等人类不合理开发活动,使红树林面积剧减,环境恶化,红树林湿地资源濒危,急需加强管理和保护。现已建成各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8个,还需要吸收科学家积极参与,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以尽快扭转退化趋势,实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湿地类型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共4大类,总面积12 188.57 hm2,占深圳市国土面积的6.12%。本研究提出深圳市湿地保护和利用模式。湿地保护模式分重点保护湿地和一般保护湿地两个层次,重点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湿地利用模式划分为防护型湿地、资源利用型湿地、水质净化型湿地和湿地公园。水质净化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水质净化技术,可应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河水水质净化、面源污染控制与水源保护等领域。湿地公园是对城市湿地面积缩减的弥补和平衡,具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对城市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阳  张亦 《环境工程》2014,32(7):43-48
湿地科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从植物、动物、微生物、景观多样性和水文循环等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湿地的生态功能、研究现状与不足,在分析中国湿地退化原因、退化评价指标体系、恢复技术方法等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初步展望了未来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和方向,推进了湿地科学向多学科定量化综合发展,为中国湿地科学全面、深入、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胡明祥 《环境》2004,(2):10-11
广东湿地资源十分丰富,总面积186.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5%,而且类型多样,从近海及海岸湿地到内陆湿地,从天然湿地到人工湿地,联合国《湿地公约》中列出的各类湿地,广东几乎都可以找到。在各类湿地中,以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最多,面积也最大,达108.2万公顷,占全省湿地的58.04%。比较有意义的湿地类型有:  相似文献   

6.
2009年联合国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确认了红树林、盐沼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我国滨海湿地受围垦、港口开发、陆源污染等人为活动干扰,面临湿地面积骤减、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亟须实施一系列对策措施来保护我国珍贵的滨海湿地资源。最新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滨海湿地面积为524. 5万公顷,相比1975年减少了约28. 7%。本文对我国滨海湿地类型和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对湿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管理与保护我国滨海湿地的对策建议。如下:(1)落实制度方案,制定《滨海湿地管理办法》;(2)完善滨海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分批发布《重要滨海湿地名录》;(3)建立滨海湿地修复制度,落实《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4)健全滨海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建立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站。  相似文献   

7.
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沼泽分布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对三江平原进行多次大规模的开垦,这些开垦基本上是天然湿地,从而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使湿地的面积不但减少,其功能不断退化,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现有的湿地,开展受损湿地的生态恢复,战缓和消除导致温地退化因素的影响,实现三江平原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松江湿地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型城市湿地.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态功能正在逐步退化.目前,从实地调研情况看,松花江哈尔滨段下游湿地保护较好;而上游湿地保护工作不到位,大量湿地丧失,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整体看来,松江湿地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严重,湿地片段化、斑块化现象严重.针对这一现状,列出了湿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退化和受损的原因,同时,筛选出了适合松江湿地的修复技术及生态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9.
河南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黄河下游地区重要的湿地之一,本文针对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鸟类资源进行了叙述,对保护区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存在的湿地退化,土地管理权滞后,人为破坏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若干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滨海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之一,其资源、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的潜在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滨海湿地遭受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当前,如何基于科学发展观,将滨海湿地纳入循环经济系统之中,更加合理地进行开发、保护,已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基于对山东滨州地区典型滨海湿地资源开发实践的研究,结合中国其他地区湿地开发保护的经验教训,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进而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滨海湿地资源开发思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对中国“十一五”时期的湿地开发、保护工作以及部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借鉴、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遥感和GIS技术及转移矩阵模型,对江苏省海滨湿地区域1987年、1997年及2007年3个时期图件进行信息提取。分别对两个时段该区域湿地资源演变趋势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近30 a来,江苏海滨湿地资源演变趋势主要为自然湿地向人工湿地及非湿地转移,两个时段自然湿地面积分别减少11.57%和24.63%,整个研究期间人工湿地及非湿地分别增加了27.75%、6.92%;②影响江苏省海滨湿地资源演变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及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的入侵,与1987年相比米草沼泽增加了71.94%。整体而言,社会经济因素是江苏省海滨湿地资源演变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南中国海具有丰富的浅海和热带的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红树林分布的中心之一.南中国海地区红树林面积大约占全球的28%,该区红树植物的多样性为世界最高,共有46种真红树分布于此.由于受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南中国地区红树林资源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虽然南中国海周边国家过去都实施了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然而缺乏区域协调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行动的有效性.本文在对南中国海地区红树林资源的利用现状和退化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中国海地区红树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以期能在双边或区域的层面上共同协作,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扭转南中国海地区红树林生境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Two representative zones in Chongming Dongtan which faced the Yangtze River and East China Sea respectively we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variabil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reservation capability between coastal wetland and riverside wetland in the Chongming Dongtan wetland as well as its mechanism by analyzing soil characteristics and plant biomas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SOC content of riverside wetland was only 48.61% (P = 0.000 < 0.05) that of coastal wetland. As the organic matter inputs from plant litter of the coastal wetland and riverside wetland were approximately the same, the higher 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 (SMR) of riverside wetland led to its lower SOC reservation capability. In the riverside wetland, the high soil microbial biomass, higher proportion of β-Proteobacteria, which have strong carbon metabolism activity and the existence of some specific aerobic heterotrophic bacteria such as Bacilli and uncultured Lactococcus, were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higher SMR compared to the coastal wetland. There were additional differences i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coastal wetland and riverside wetlands. Path analysis of predominant bacteria and microbial biomass showed that soil salinity influenced β-Proteobacteria and microbial biomass most negatively among these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Therefore the low salinity of the riverside area wa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microorganisms, especially β-Proteobacteria and some specific bacteria, which led to the high SMR and low SOC reservation capability when compared to the coastal area.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Wetlandisoneoftherichestbiodiversityareasintheearth .Biodiversityshouldincludefourlevels:hereditydiversity ,speciesdiversity ,ecosystemdiversityandlandscapediversity .Speakingfromcertainangles,theprotectionofecosystemdiversityandlandscapediver…  相似文献   

15.
余成  陈爽  李广宇  相景昌 《海洋环境科学》2015,34(6):925-929,941
江苏辐射沙脊群是世界上最大的潮间带辐射状沙脊群,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在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背景下,围垦沿海滩涂迅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规划在2020年前完成18104 hm2围填海工程,工程的实施将会使沙脊群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降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量化了2011年沙脊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保护的支付意愿,利用非使用价值损失评估方法,计算围垦对自然景观的损失为64.07亿元,生物多样性价值损失为8.36~9.31亿元,得出围填海对景观价值的损失明显高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损失。同时将沙脊群非使用价值损失纳入沿海围垦的成本效益分析,得到益本比应小于1.50,低于《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开发规划研究报告》的结论(2.15),表明现行的围垦效益分析夸大了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资源耗损和退化所造成的损失,本文研究反映的围垦开发活动成本效益更趋合理。此研究结果可为江苏省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对江苏沿海开发和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Wetland is one of the richest biodiversity areas in the earth. The main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wetland protected area is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system diversity and landscape diversity is the key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In order to protect regional ecosystem and landscape, it is a good way to establish wetland comprehensive protected area which connected wetland nature reserves by habitat corridors. The Sanjiang Plain as a study area, its landscap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wetland protected area was studied, and some problems o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y construction were further approached in this paper. It showed that establishing wetland comprehensive protected area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tect regional wetlands, to maintain ecological balance,and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7.
若尔盖高原湿地资源变化过程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整个若尔盖高原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遥感、GIS技术、DEM和野外调查成果,系统分析了湿地资源变化的一般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①若尔盖高原湿地主要分布在高原内部海拔3380~3550m的丘陵区域,并且呈现出与草地相间分布的空间格局;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湿地排水和泥炭开采活动,湿地面积萎缩了62%,典型区域达到88%左右;③典型区域植物群落调查表明,该区湿地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退化;④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系统退化的程度,导致啮齿类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大;⑤湿地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是区域环境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1 ThegeneralsituationoftheSouthDongtingLakeWetlandLocatedinthenorthofHunanProvinceandthesouthbankoftheYangtzeRivermiddlereaches ,theDongtingLakeisoneofthefivelargestfreshwaterlakesandofthesevenmostimportantlandscapesofinternationallyimportantwetlandsi…  相似文献   

19.
滨海湿地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针对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资源特征,划定区域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对于生态红线制度的落实和滨海湿地开发利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例,基于陆海统筹原则,建立滨海湿地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区选划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实现对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性的评价,划定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提出分级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