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地测算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费费率,考虑数据时效性和施工环境差异性对费率的重要影响,提出精细化限时测算方法。将建筑工程安全施工费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2部分,构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误差BP神经网络模型,以此预测工程结算造价,分析费用后得到与实际安全施工费对应的费率计费基数,进而得到费率。选取41个已完工样本项目进行网络训练,确定模型最优网络结构。对武汉市15个典型在建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限定时间以及调研采集数据时效性约束条件下,用该模型算得的费率能反映不同地域施工环境对安全施工费动态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测算装配式建筑安全文明施工费,开发一种基于粗糙集(RS)-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的预测方法。根据装配式建筑作业空间并行多维且以吊装施工为主的特点,分析影响费用的主要因素并通过RS属性约简算法确定其测算因子;引入LSSVM,构建装配式建筑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费测算模型,给出计算方法以及模型流程;以某城市群部分装配式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模型学习训练和仿真测算,以此为例完成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样本数据较少、指标成多维非线性关系的情况下,用该方法测算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为4.92%),比BP模型和回归分析等2种传统方法(11.78%和17.67%)测算结果更准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测算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提出案例推理技术(CBR)-最大信息系数(MIC)-随机森林(RF)预测模型方法。通过实地调研61个典型工程样本数据,选择12个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影响因素作为候选特征变量,采用CBR进行样本相似度检索以构建模型的训练样本集,运用MIC确定关键特征变量输入模型,组合建立3种RF模型(RF、MIC-RF和CBR-MIC-RF),并通过实证分析其预测精度。结果表明:通过样本相似度检索和识别关键特征变量,可显著提高RF模型的预测精度(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3.35%);模型预测精度随不同等级的相似度阈值呈“U”型变化,设置合适的相似度阈值对提升模型的预测效果至为关键;CBR-MIC-RF模型可获得比支持向量机模型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4.
点将台     
<正>本期点题来自北京市丰台区某建筑工地王晓蒙Q:财企〔2006〕478号文和财企〔2012〕16号文,都规定民用建筑安全生产费率是2%,财企〔2012〕年16号文里还详细写明了费用使用的范围。但在京建发〔2014〕101号文中,安全文明施工费率快到5%了,还明确写明不包括财企〔2012〕16号文件里说明的几项内容。请问专家,今后单位在填写安全生产费用的计划时,应该按照多少费率来计算?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降低地铁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风险,预防事故发生,提出一种基于智能监控的工人不安全行为改进的统计过程控制(ISPC)方法。首先,依据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利用摄像头行为分析功能自动识别施工现场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将其分类;然后,通过智能视频动态监控,发现不安全行为的异常变化征兆,建立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实时预警机制;最后,以武汉地铁某车站工程现场"起重吊装过程中,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不安全行为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可智能监控施工现场,及时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安全生产投入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保障,本文从施工企业视角,按企业安全文明施工费的组成、取得、管理、统计分析全过程对如何优化施工企业安全文明施工费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建设工程,研究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合理提取和使用对于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措施费用管理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措施费用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前期广泛调研和资料收集,界定了安全措施费的范围,分析了我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取现状和影响条件,最后提出了科学的计取方法、选取合理的计费基数、细化取费费率等建议,以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措施费的合理使用和提取。  相似文献   

8.
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可变因素多,是一项安全系数低的系统工程,其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取费率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安全生产水平。首先建立万人死亡率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基本费率的函数关系,并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的社会总成本函数,构建最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的非线性计取模型;然后以江苏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为例应用该模型,经过优化后的江苏省措施费的基本费费率为2.33%,现场考评费率为1.28%,奖励费率为0.47%-0.82%;最后得出目前江苏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较低,同时也证明该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构建了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糊认知图方法。首先,以扎根理论为指标筛选框架,识别出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及其路径系数。最后,通过模糊认知图进行动态预测与诊断推理。以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综合风险预测分析与推理诊断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各阶段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隧道开挖、超前支护、结构防水、辅助措施、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隧道超挖、欠挖,开挖循环进尺、步序确定不合理,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不合理等关键风险,研究结果与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具有隐患特质的未遂事件、忽略隐式证据等现象,从认知偏差角度发掘隐式证据;标准化未遂事件,通过文本挖掘识别黑暗事件(残缺事件和隐藏事件),与完整事件组成未遂事件库;将未遂事件梳理成初始未遂事件链,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探寻机会因素影响下未遂事件的影响因素、方式和两类事件网,并分级未遂事件;制定预防机制,采用蜜罐技术和权变管理进行未遂事件双重预防设计,应用可靠性对预防效果进行动态测度,借助韧性评价进行实时监控,验证预防措施效果。通过分析,完善"隐患即事故"的理念和方法,丰富和发展地铁工程安全管理理论,为提升地铁安全管理水平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揭示地铁电气火灾机械方面影响因子的基础之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分析 方法,构建地铁电气火灾机械方面影响因子仿真模型,对各影响因子进行动态预测。通 过对比分析不同因子的安全投入增长率对机械方面安全水平的影响大小,论证安全投入 与系统安全水平的相互关系,总结出最为有效地投资方案。结果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提 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有助于提高地铁安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地铁系统事故中应急方案的合理制定问题,针对网络化条件下的事故蔓延机理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脆弱性进行内涵分析,明确脆弱性概念在安全管理和安全评价中的特点,阐明脆弱性作为事故蔓延扩散特征参数的合理性;其次,以脆弱性为依托,分析地铁事故沿网络拓扑的蔓延机理并据此构建地铁网络事故蔓延引力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为例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测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西直门发生事故时,车公庄、新街口、积水潭和平安里是4个一级应急响应站点。  相似文献   

13.
正《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第七条规定了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划提取依据,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各不相同,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提取标准为2.0%。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新项目中标组建完成后,项目经理部按规定标准,编制项目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指导项目各施工阶段安全生产费  相似文献   

14.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越来越多城市正在新建、扩建或计划建设地铁,而地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值得地铁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单位非常关注、重视的课题.结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重点针对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安全责任,介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主要安全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对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工程同一般建设项目相比,受不可预见的水文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施工技术的可靠度、经济发展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较重;就必然使地铁工程成为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然而目前对其风险评估工作还停留在简单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水平上。为此,笔者在研究系统论的基础上,从动态系统风险评估的观点出发,运用动态控制的原理,着重研究适合于地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的理论框架,及建立理论框架时应考虑的诸多问题;同时对动态系统风险评估、评价因素可靠性分析技术、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及评估技术的运用做了简要论述。该框架体系不仅适用于地铁工程的风险评估,同样适用于其他复杂的工程系统的风险评估评价。  相似文献   

16.
对现有安全维度研究进行总结,结合中国项目安全管理特征以及地铁工程特征,在专家调查及一轮补充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决策实验室分析法(DEMATEL)对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气候的维度进行筛选,获得可以对安全效果进行预测的安全气候的维度。结合各个维度在安全气候问卷调查中的调研要素,概括中国地铁工程建设安全气候主要调查指标。研究确定的安全气候主要因子可以为地铁工程建设中安全气候问卷调查提供基础,并通过对安全效果的有效预测指导安全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为实时监控地铁施工门吊作业,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事故信息,构建地铁门吊作业能量隔离系统是必要的。分析门吊垂直运输作业中的危险能量,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和风能。基于能量隔离分析方法,设计危险能量动态隔离方案。采用无限射频识别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及红外侦测技术,实现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动态隔离。采用风力计及车载报警装置,实现风能隔离。整合3个能量隔离方案,综合硬件配置及软件应用,全面研发能量动态隔离系统。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检验隔离系统效果。结果表明,地铁施工门吊作业能量隔离系统能够实现地铁门吊垂直运输中危险能量的动态隔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管控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8.
地铁与燃气管道等高危管道均为线性工程,地铁隧道下穿管道的情况不可避免,一旦因地铁施工导致管道泄漏,后果难以承受,管道沉降值是考量其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为对双线盾构地铁隧道下穿管线安全性进行预测,采用修正的Peck公式理论方法进行计算,并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双线盾构地铁隧道下穿管道安全风险可控,修正Peck公式及数值模拟法均能较真实地描绘地表以下任意土层的沉降槽曲线,进而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土体竖向沉降,可作为一种用于计算隧道开挖所引起管道竖向位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尹义  钟斌 《中国安防》2023,(6):95-99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地铁系统作为一种快速、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然而,随着地铁运营规模的扩大和乘客数量的增多,地铁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地铁系统的安全问题往往涉及到人员疏散、疫情防控、恐怖袭击、重大安全事故等关键性的问题。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些安全风险,需要在地铁系统中实现对人员身份、行踪轨迹、同行人员等信息进行溯源分析,以及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应对措施。由于地铁系统乘客的高度流动性,要实现对所有人员的实时监控是不现实的,因此对地铁系统内人员行踪的溯源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人员归档技术的地铁溯源分析方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紧邻地铁隧道的安全状态,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与Mamdani模糊推理的隧道安全评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紧邻地铁隧道状况、工程地质条件与深基坑支护条件等一级指标,以及隧道沉降、隧道收敛、隧道紧邻距离、岩土体抗剪指标、地下水位、支护结构厚度和围护结构插挖比等二级指标,归纳出指标的各级评价标准;其次,运用粗糙集理论进行离散化、约简、等价类划分处理,得到相对客观的权重向量;最后,将权重向量代入Mamdani模糊推理,通过映射得出精确的评价得分。研究结果表明:在多指标因素影响下,基于粗糙集理论与Mamdani模糊推理的安全评价方法能够得出深基坑紧邻地铁隧道的安全状态精确得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