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提高我国铁路机车运营管理安全绩效,基于心理资本理论,设计量表,对我国北京、上海、广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的870位机车乘务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调查结果数据,并从个体和铁路管理部门2个层面提出机车乘务员心理资本培训和提升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资本总体情况较好;铁路机车乘务员安全关系绩效优于安全任务绩效;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资本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2.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395名铁路调度作业人员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铁路调度人员职业任务责任感子项分、个人紧张反应总均分及心理、躯体紧张反应子项分都比常模样本要高,而应对资源总均分、自我保健和理性处事子项分都比常模要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紧张反应与职业任务呈明显正相关,与应对资源呈明显负相关。应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职工的职业紧张程度,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安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西安机务段497例机车乘务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西安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大部分职工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不同机车乘务员之间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建议定期对机车乘务员进行心理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设立心理护理团队,定期为机车乘务员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机车乘务员的身体、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机车乘务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观察其心理素质动态变化,初步筛选关键的影响因子。方法抽取共450名铁路机车司机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12年测评结果比较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结论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职工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了解机车乘务员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更好改善职工睡眠状况、为保证行车安全提供依据。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及睡眠呼吸障碍问卷等心理测量法,选取某铁路局集团公司864名机车乘务员开展相关调研。结果表明,机车乘务员睡眠问题较严重,有失眠和可疑失眠的机车乘务员合计占调查人员总数的96.5%;睡眠问题主要表现为睡不好和睡觉中打呼噜,分别占调查中有失眠问题机车乘务员总数的86.7%和65.3%;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大导致的睡眠问题是机车乘务员失眠的主要原因,体重指数超标与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风险的机车乘务员占有失眠问题人员总数比例较高。进而提出加大睡眠健康宣传、降低职工体重指数及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改善机车乘务员工作环境、提高职工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改善职工睡眠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施工现场工人不良职业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关系,利用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构建工作压力、不良职业心理与不安全行为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工作安排、工作环境、管理政策及人际关系带来的工作压力与不良职业心理及不安全行为均显著相关;个体因素带来的工作压力对不良职业心理无显著影响,但对不安全行为有显著影响;不良职业心理在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之间不仅存在直接显著关系,且工作压力还可以通过产生不良职业心理从而影响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7.
铁路机车乘务员在运输生产中处于一线位置,其作业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火车的安全运行和乘客的人身安全,由于其作业的特殊性和工作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铁路机车乘务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受到很大影响,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通过查阅、汇总近年来有关不同地区铁路系统机车乘务员身体状况的相关文献研究,分析共性,对比普通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找出机车乘务员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等,为下一步开展健康维护,保障铁路机车乘务员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检观察发现机车乘务员血压升高的情况,及时控制、治疗高血压,为铁路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方法对5 987名机车乘务员进行体检,按年龄分组统计高血压患病率。结果血压升高人数为1 512名,占总体检人数的25.3%。结论高血压是机车乘务员的多发病,应当加强机车乘务员的健康监护,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前机车乘务员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为决策者提供合理化建议,确保行车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机车乘务员504人,包括值乘客车的机车乘务员260人,值乘货车的机车乘务员244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基本情况,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机车乘务员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比例较高,两组人员存在焦虑情绪的分别为46.4%和56.5%,存在抑郁情绪的分别为51.5%,64.9%,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并超出以往文献报道数据。结论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不良倾向严重危害机车乘务员的健康,也将是行车安全的重大隐患,值得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绩效,以煤矿安全监管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压力、安全行为、管理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提出假设并构建模型;然后,调查山西省8家煤矿,获得有效问卷308份;最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管理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煤矿安全监管人员的安全责任压力与安全行为正相关;工作环境压力、工作任务压力、组织内部压力、角色冲突压力和职业发展压力与安全行为负相关。管理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与安全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组织管理因素对矿工不安全心理及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情况和预测作用,采用自行编制的组织管理测评量表及不安全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对安徽两家大型煤矿的250名一线矿工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组织管理因素与矿工不安全心理及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矿工不安全心理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行为水平与组织公平、组织支持、组织安全态度呈负相关,与生产任务呈正相关;矿工不安全心理受组织公平、组织支持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矿工不安全行为受组织安全态度及生产任务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为煤矿企业提供了参考,煤矿管理者可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改善矿工的不安全心理,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机场安检员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基于心理资本调节作用提出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任务绩效、周边绩效、适应绩效)影响研究假设,以机场安检员为研究样本进行纵向实证研究,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工作不安全感与3种工作绩效的作用路径及心理资本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工作不安全感与任务绩效、周边绩效、适应绩效3种工作绩效指标间存在纵向U形曲线关系,并且这种U形关系只存在于心理资本较低的机场安检员;心理资本在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可开发的心理资本能够削弱机场安检员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间的纵向曲线效应。研究结论可为改善机场安检员工作绩效管理模式、提升民航业安检运行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绩效与工伤事故发生率的关系,首先,提出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绩效、基础管理考评绩效、基础设施安全条件考评绩效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数量4个因素,与工伤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假设关系;然后,以实地调研的江苏省一自然年中所有申报安全生产二级标准化的机械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线性回归计量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绩效、基础管理考评绩效、基础设施安全条件考评绩效以及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与工伤事故发生率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其中,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绩效、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基础设施安全条件考评绩效与工伤率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而基础管理评定绩效与工伤率之间存在一般强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飞行安全绩效,基于航线安全审计3要素,并结合我国1988—2003年49起民航飞行事故中机组资源管理缺陷统计分析数据,确定影响机组资源管理的4个要素:机组沟通、工作负荷、机组决策和情景意识。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机组资源管理与飞行安全绩效关系假设模型,并选取我国航空公司一线民航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机组沟通、工作负荷、机组决策、情景意识与安全情境绩效和安全任务绩效显著相关;安全情境绩效与安全任务绩效显著相关。改善机组沟通、提高情景意识、优化机组决策以及均衡工作负荷,均能有效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破坏性领导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与边界作用条件,提高员工安全绩效水平,以辽宁省8家制造业企业基层员工为调查对象,引入情绪耗竭为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采用条件过程分析方法,对315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破坏性领导与自我效能感、安全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情绪耗竭与自我效能感、安全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破坏性领导对安全绩效有直接负向影响,并可以通过情绪耗竭间接影响安全绩效。自我效能感负向调节破坏性领导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调节情绪耗竭在破坏性领导与安全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改善领导风格、控制情绪耗竭的发生、增强员工自我效能感,可有效提高安全绩效水平,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列车乘务员在工作过程中既要完成服务旅客的任务,又承担着确保列车安全运输的责任,这就需要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而现有的劳动保护及防病工作侧重于机体疾病的防治,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制度建设、强化健康宣传教育与培训、开展心理咨询和进行健康评估等综合性干预措施,以达到改善列车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绩效,积极探索正念对安全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采用跟踪调查法对辽宁、内蒙古、陕西等地1 125名矿工进行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并验证假设模型。结果表明:正念与安全绩效呈显著正相关;正念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正念与心智游移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与安全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与心智游移呈显著负相关;心智游移与安全绩效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控制在正念与安全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心智游移在正念与安全绩效间起中介作用;自我控制和心智游移在正念与安全绩效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即高正念水平的矿工会提升自我控制能力,进而减少心智游移发生频率,最终提升矿工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18.
为更系统地归纳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关系,探究安全氛围、安全绩效及安全结果间的影响机制,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2000—2020年54篇文献的55个独立研究样本进行定量综合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各维度间的关系,同时运用Meta二元回归探究潜在调节变量对2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安全氛围显著正向影响安全绩效,在高危行业中安全氛围对安全绩效影响更大;安全氛围与安全参与、安全遵守均显著正相关,且安全氛围对安全参与的影响强于对安全遵守的影响;安全氛围和安全绩效均与安全结果显著负相关,且安全绩效对安全结果的影响强于安全氛围对安全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安全绩效的影响因素,提升员工安全绩效,设定工作沉浸和组织自尊作为中介变量,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安全绩效影响机制的概念模型,采用来自高危行业从事生产管理工作的543名员工的有效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对安全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沉浸、组织自尊均在员工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与安全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庸思维正向调节工作沉浸及组织自尊在基于优势的心理氛围与安全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工作压力、工作资源和心理社会安全氛围(PSC)与矿工心理社会安全行为(PSB)的深层关系,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 model),将PSC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工作压力、工作资源与PSB影响关系的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SEM)和回归分析进行实证分析和假设验证。结果表明:PSB与工作压力显著负相关;PSB与工作资源及PSC显著正相关;PSC在矿工工作压力与PSB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