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为揭示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与旅游者信息搜索的关系,引入主观知识变量,分析两者间的影响过程。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风险社会理论构建调节模型,针对出境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旅游者主观知识在信息搜索及各维度与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与信息搜索及各维度显著正相关;主观知识虽强化了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但对旅游者网络和传统口碑信息搜索与旅游安全风险传播效果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我国应建立分区域、分层次且体系深入的旅游安全预警体系,其预警结构包括突发事件预警、环境污染预警、旅游容量预警和旅游业务预警等4个模块。提出建立由外交部和国家旅游局相互协作的出境旅游预警机制,建立由国家旅游局作为信息发布主体的全国性和区域性旅游预警机制,建立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信息发布的区域内旅游预警机制,并可在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建立相互间的旅游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高校应对社会实践安全风险的能力,首先,采用文献研究和风险分类归纳法,确定学校教育、实践环境、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4类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其次,设置4类因素的调查问卷题项,应用SPSS软件进行信度检验、效度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最后,对变量数据作基础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学校教育和实践环境2因素影响明显,除性别外的其他个体因素影响不明显;学生个人安全防范意识较强,但学生对安全风险的化解能力有限;安全演练、防范技能、跟踪教育与安全风险具有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内地游客赴港澳旅游安全事件时空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厘清港澳地区的潜在旅游风险,需先研究该地区旅游安全事件的时空分布现状。以2010—2014年旅行社责任险出险案例作为数据来源,选择其中的723起内地游客赴港澳旅游安全事件作为样本,采用最优尺度分析方法探究旅游安全事件类型变量与时空变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旅游安全事件类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台风、食物中毒、交通安全事件、意外摔倒、旅程延误、票务事故等均是高发类型;旅游安全事件具有较强的时间分布特点,第1季度和第3季度是高发季节,上午和下午是高发时段;旅游安全事件具有区域集中分布的特点,交通、餐饮和住宿场所是高发场所,机场、公路和关口是高发地点。  相似文献   

5.
为识别不安全状态下风险容忍度关键影响因素,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研究建立风险容忍度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李克特量表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相关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变量交互作用分析的结构方程模型,识别关键指标并挖掘指标体系中决策层与风险容忍度的关联关系。结果显示:员工心理和工作性质与风险容忍度相关性显著,对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影响较大;生理因素、心理状态、工作性质、安全文化和外部环境与风险容忍度正向关联,关键决策层指标分别为员工体力、员工情绪、工作强度、作业过程监督和行业标准;个人安全素质和安全资源与风险容忍度负向关联,关键决策层指标分别为安全技能水平和现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防范与降低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境外风险损失,从政治、经济、社会3个风险维度构建境外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3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客观赋权方法,识别并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安全风险。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境外安全风险基本处于中等偏低的状态。其中,新加坡和捷克2国属于低风险国;波兰、马来西亚、以色列等18个国家属于偏低风险国;白俄罗斯、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等8个国家是中等风险国;乌克兰和伊拉克2国属于偏高风险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发达经济体普遍呈现较低的风险等级;从投资区域来说,东南亚国家普遍适宜投资,中亚5国中哈萨克斯坦最适宜投资;从风险因素来讲,战争、债务水平、与华关系等是影响风险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水电工程高危作业的事故致因机理,耦联分析水电工程施工风险管理过程,从"施工企业影响"、"施工安全管理"、"施工人员行为"、"现场作业相关因素"等方面归纳总结水电工程施工事故风险要素及构成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础数据并定义研究变量属性,抽象风险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概念模型,建立与检验高危作业风险的SEM模型;然后,以修正指数MI为判据,修正和优化SEM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培训、职业健康环境、个人决策能力对水电高危作业风险具有显著影响,是风险监管的重点,同时也启示风险管理者应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顶层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1日长江"东方之星"号游船的特大沉船事件,以及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带来的大面积游客退团,无不显示出旅游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旅游业的大发展,旅游风险管控的实施已迫在眉睫。全民旅游时代到来,旅游风险也层出不穷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日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曾预计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8 300万人次,城乡居民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直升机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研究直升机安全运行风险管理中风险因素的变化规律和不同风险因素间的耦合碰撞机理。不同的风险因素可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的风险或影响系统的风险值。当风险值超过系统的风险阈值时,就会形成安全风险事件。使用N-K风险耦合模型研究了导致民用直升机安全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关系。首先,对影响直升机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将其分为人、机、环、管四类。考虑不同的风险耦合方式,建立相应的风险耦合模型。然后,用MATLAB编程进行迭代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的风险耦合值。该值越大,证明系统内的风险越大,从而确定直升机运行安全事件的主要风险因素。最后,对2004—2019年我国直升机运行安全事件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与风险耦合的因素越多,安全事件形成的概率越大,安全事件形成的概率与风险耦合值成正比。此外,当人为因素参与风险耦合时,其他因素的风险值进一步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民航直升机运行安全风险事件的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从而促进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区域建筑的运维安全,通过调查、收集国内外典型建筑结构运维安全事故案例,并考虑结构倒塌事故各风险因素概率分布,构建考虑时间参数的蒙特卡洛模型,以评估运维阶段结构倒塌风险的多样性因素。以上海市及其代表性的行政区域为例,对该区域建筑结构倒塌相对安全态势水平进行评估,进而实现对区域建筑运维风险的主动控制,提高安全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人热爱旅游,在旅游中欣赏自然风光,体验不同的人文风情,增长见识,获得良好的精神体验。然而,旅游行程中往往存在某些可能影响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风险因素,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充分考虑和了解旅游行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因素,提高出行安全意识并学习和掌握旅游安全风险防控方法及应对技巧。《旅游安全管理——有效地管理旅行风险与安全的策略》一书共9章,分析了旅游活动中的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防控对策。第1章为旅游安保简介,主要探讨旅游行为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包括现代旅游的定义、旅游安保的界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我国涉水旅游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事故成因机制,提升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水平。以2010—2018年我国旅行社责任险平台的1 752起涉水旅游安全事故保险案例为数据源,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并结合Ucinet可视化分析技术构建事故时空分布模型及事故成因模型。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规律上,我国涉水旅游安全事故具有较强的时间导向性和空间异质性;在事故成因规律上,游览环境因素和游客自身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不同影响因素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旅游者及安全管理人员对涉水旅游安全风险认知,为相关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疫情期间旅客出行感染风险,助力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提出考虑实时区域感染风险的铁路旅客安全出行路径动态规划方法。首先,基于概率风险理论,将区域感染风险定义为区域疫情爆发概率和疫情影响程度的函数,考虑旅客交流强度、区域人口及流动性,评估区域感染风险;其次,综合考虑区域感染风险、旅行时间与旅行费用,运用Logit模型得到广义出行成本,将路网相邻服务节点间的广义成本作为网络边的权值,进而构建考虑旅行感染风险的铁路出行服务网络;最后,基于疫情背景下旅客出行需求与出行路径决策原则,建立以广义出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铁路旅客安全出行路径规划模型,并运用Dijkstra算法求解。以衡水至北京的路径选择为案例,将所提方法与仅考虑旅行时间、旅行费用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对比,并分析各路径方案实际客流分担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铁路服务网络的旅客出行数据,利用所提方法可以评估疫情感染风险,且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感染人数存在显著相关性;旅行感染风险是影响旅客选择出行路径的重要因素,造成了广义出行成本显著增加,所提方法的路径规划结果与疫情期间旅客实际出行特征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为防控飞行风险,利用安全风险矩阵的构建思想和概率论知识,研究飞行品质风险的量化分析方法。通过对满足偏态性的数据进行正态性转换,由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严重度;基于"风险为概率与严重度乘积"的思想,提出飞行品质风险度量方法;从轻、中、重、综合等4个不同角度度量飞行品质风险,并运用快速存取记录(QAR)数据对方法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整合事件发生的概率和事件的严重度,能够度量4类飞行品质风险,所得结果可用于指导风险的差异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工作安全分析(JSA)模式在施工现场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环节,常用的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危险可操作性研究、故障模式分析、事故树、事件树、故障树分析等等。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工作的目的是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包括对系统要素本身可靠性研究和要素问协调性的研究。过去我们通常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来分析要素协调性的问题,由于影响要素作用的变量因素多,难以查找并建立统一的安全检查标准,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并不高。相比而言,工作安全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要素协调性作用变量进行细致深入分析的科学方法。本文通过引入工作分析、评价单元方法,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理论最新成果,对传统的三过程工作安全分析模式进行完善,提出规范的四过程工作安全分析模式。同时,在施工现场领域对工作安全分析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863计划"基于物联网的石化工业风险识别与安全应急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课题通过了技术验收。石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流程状态实时监测、厂区生产风险识别、安全应急等方面有较高要求。随着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各种重大危险源数量不断增加,其安全性已成为重大生产事故预防与环境安全重要影响因素,而不同类型危险源参数(开关量、模拟量、快变量、缓变量)等数据信息的采集、传输、整合、交互和分析就成为了石化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发生在S国当地时间2014年4月当地某A井队遇袭绑架事件的案例对比,突显S国项目的社会安全管理体系在面临主要社会安全风险时相对于外部企业所表现出的优势,并从提高社会安全风险的识别水平、强化集团公司"四防"技术、组织全员培训、建立健全社会安全制度措施、构建防恐社会安全管理体系等关键环节入手,探讨加强境外社会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旨在通过简单的对比分析阐述社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更好地提高我们海外社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闵鑫颖 《安全》2013,(11):31-33
本文根据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出发总结出建立风险链的重要性,指出风险链中危险源、危害因素、隐患、事故事件及风险等各个要素的区别和联系,结合现场最为常见的风险作业案例,列举说明其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化工园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价,以某化工园区为例,分析了化工园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通过计算区域个人风险值和社会风险值对其整体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对园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整体个人风险值和社会风险值均未处于不可容许范围内。区域多个危险源的多米诺半径过大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应加强对区域的安全防范以及应急救援管理。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化工园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旅游景区安全投入-产出关系,以C-D生产函数为理论基础,引入安全经济贡献率变量,衍生出安全资金经济贡献率变量、安全劳动力经济贡献率变量和安全技术经济贡献率变量,采用比值方法量化安全经济效益,建立旅游景区安全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然后以某风景名胜区为例,检测、验证模型,并评价该景区的安全经济效益。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满足旅游景区安全经济效益量化研究的基本需求;实例景区的安全经济效益均大于1,安全投入为增加景区总经济产出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