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的热情,好像一把火,燃烧了整个沙漠……沙漠有了我,永远不寂寞,开满了青春的花朵……"这首脍炙人口的《热情的沙漠》把爱情的火热唱得淋漓尽致,不过今天估计没人再愿意说我俩的爱情好像热情的沙漠了,因为我国的沙漠正变成污秽之地。"2014年8月,在距腾格里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全球主要沙源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TOMS AI气溶胶指数和天文辐射资料对全球主要沙漠区沙尘气溶胶含量与太阳辐射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北半球的沙漠还是南半球的沙漠,其沙尘气溶胶指数和太阳辐射都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事实和理论均表明太阳辐射是影响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主要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1994,(2):32-33
“天一样辽阔”的腾格里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年降水量180mm,蒸发量300mm,沙漠表面最高温度达74℃,沙害尘暴频繁发生,年风沙天数高达300天,最大风力11级,植被自然覆盖率不到1%.新中国成立前,腾格里沙漠的前锋已逼近中卫县城西5km处.沙漠东南前缘的高大格状流动沙岭——“沙坡头”,又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域的“黄祸之源”.它给这里带来凄惨、荒凉和“天浑地暗”.1950年中卫固沙林场成立,开始致力于治理沙漠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工作.5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从这里穿过.中卫固沙林场又承担了该段铁路的固沙护路任务.经过林场工人和我区各族人民40多年的实践和创造,“麦草方格”固沙法把疯狂暴虐的“黄龙”锁住  相似文献   

4.
冀忠伦 《环境工程》2010,28(6):21-23
油气田开发产生的废弃钻井液具有富含水、有机质和黏粒的特点,是改良沙漠土壤的有用成分,可用来提高沙漠土壤团粒和黏粒数量,提高土壤肥力。探讨了一种既能实现在沙漠、半沙漠草地环境下对废弃钻井液实现环境友好处理,又能提高沙漠土壤保水、保肥和增肥能力的沙漠改良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海岸沙漠与干热沙漠的环境特征。方法 基于对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典型环境要素的极值、月变化、累计作用日和日变化等的对比研究,掌握2类沙漠环境特征的差异。结果 湿热海岸沙漠常年高温年平均气温接近30℃,最高气温达到47.2℃。干热沙漠环境月温度变化明显。湿热海岸沙漠环境高温累计作用时间长,日最高温超过35℃的天数为190d。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湿热海岸沙漠湿度比干热沙漠高约10%,因此湿热海岸沙漠更容易出现结露的现象。湿热海岸沙漠月辐射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干热沙漠在冬季月总辐射急剧降低。2种沙漠环境的年均降水量均较小,海岸沙漠环境略大于干热沙漠环境,干热沙漠环境年降水量波动不大。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海岸沙漠环境降水量年分布差异极大。结论 湿热海洋大气作用下的海岸沙漠环境酷热,且高温持续时间极长,湿热海岸沙漠环境中使用的产品需加强耐极端高温和长期高温的环境适应性设计,高分子材料更易变形。相比于干热沙漠,湿热海岸沙漠湿度更高,更易出现结露的现象,金属材料更易发生腐蚀。湿热海岸沙漠总辐射比干热沙漠高,高分材料易发生老化,寿命降低。受海洋气候影响,海岸沙漠降水量年分布差异极大,湿热海...  相似文献   

6.
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中国大陆气溶胶指数(TOMS AI)、太阳辐射、沙尘能见度、降水量等观测资料,对中国西北部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AI值不但取决于沙尘暴的发生,而且取决于太阳辐射.这表明沙尘暴起沙模型和尘卷风与干热对流的联合起沙模型互为补充,沙漠地区上空的沙尘气溶胶含量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由太阳辐射引发的尘卷风与干热对流较沙尘暴过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大陆气溶胶指数(TOMS AI)、天文总辐射、地面太阳总辐射和沙尘能见度等观测和理论计算资料,对中国北方沙漠戈壁区沙尘气溶胶与太阳辐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地区太阳辐射和沙尘气溶胶指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且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由太阳辐射触发的热对流是影响沙漠地区沙尘气溶胶最主要的因子;沙尘气溶胶进入大气中,必然也会对太阳辐射产生重大的影响.晴日时沙尘气溶胶吸收和散射辐射可达沙尘暴(含扬沙)天气时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球沙尘气溶胶气候模式GEM-AQ/EC模拟的1995~2004年的沙尘起沙量和干湿沉降量,分析了沙尘气溶胶源汇的全球时空变化特征.全球沙尘起沙量集中在各个主要沙漠地区,北非对全球沙尘气溶胶贡献最大为66.6%.沙尘气溶胶沉降的高值区分布在沙漠源区及其紧临的下风地区.最大净沙尘气溶胶接收主要分布在沙漠周围地区并形成净接收量大于10t/(km2×a)的位于0°N~60°N之间的北非、欧亚大陆、西太平洋、北印度洋、北美和大西洋的带状分布.在北非、阿拉伯半岛、中亚、东亚和澳大利亚5个主要沙漠地区中,起沙量和沉降量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除中亚其他4个区域干湿沉降量和起沙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起沙量和总沉降量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而北非沙漠起沙量和总沉降量的季节变化最小,其他3个区域的季节变化幅度基本相同.中亚起沙峰值和阿拉伯半岛起沙次峰值出现在夏季,其他区域的峰值均出现在春季.10年间全球陆地年平均起沙量为(1500±94)Mt,保持略微上升趋势.以北非沙漠起沙量年际变化率最低(6.3%), 而以东亚(28.3%)和澳大利亚(45.0%)起沙量年际变化最为明显;全球陆地的沙尘气溶胶沉降量以约9.9Mt/a的速率递减,全球海洋的沙尘气溶胶沉降递增.  相似文献   

9.
以色列的贝克里昂大学设置在内格夫沙漠中。以色列60%的国土是内格夫沙漠。将沙漠改造成绿洲,对以色列发展经济是至关重要的。以色列将贝克里昂大学设置在内格夫沙漠,是让这所大学的研究人员真正认识沙漠、进行富有实效的各种开发研究。 贝克里昂大学建于1969年,有学生5500人、教师600人,设四个部: 自然科学部 研究水质、土质、土层、气象及沙漠开发必要的自然科学。 工学部 研究沙漠住人技术、水的利用、太阳能住宅及太阳能利用等工程研究。 人文社会科学部 研究沙漠与人的关系、与当地贝都因人共存、沙漠生活文化及沙漠历史等。 健康科学部 研究沙漠医学。  相似文献   

10.
江镕 《环境》2008,(4):38-40
在浩瀚的毛乌素大沙漠,有一个名叫牛玉琴的普通农村妇女.她带领全家在那里植树,同无边无际的黄沙顽强斗争.风沙太大,树苗难以成活,她毫不气馁;失去爱人的痛苦也没有把她压垮.她以超常的毅力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沙漠上植树十几年,用苦涩的汗水为万顷荒原浇灌出一片绿荫.  相似文献   

11.
沙漠陨石     
笔者介绍了对非洲撒哈拉沙漠陨石和澳大利亚纳拉伯沙漠陨石的野外考察工作以及对沙漠陨石的研究概况,期望以此促进在我国开展沙漠陨石的寻找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自由感觉 《环境》2004,(5):22-23
在内蒙古大地的某处,有这么一群大写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在沙漠旁竖起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碑。究竟这是怎么样的一群人呢?对他们我同样曾有着太多的惊奇与感慨。  相似文献   

13.
亲历阿拉善     
题记: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说没有亲历沙漠的人生不算完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3.我国历史时期的沙漠化沙漠化是指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在干旱多风和砂质地表条件下,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致使在原先非沙漠地区产生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从而使土地生产力衰退,造成土地资源丧失的过程。我国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109.5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戈壁),占全国国土面积的  相似文献   

15.
<正> 前言 沙漠和冰川同是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它与气候有着直接连系,沙漠和冰川的移动一般都是气候变化的良好标志,虽然对古冰川的运动已有很好的记录,但是对沙漠的移动至今仍了解得很少,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适合于确定沙漠边界的气候或环境指标,对于这一点,沙丘倒是有用的指标,但并不是什幺地方都能找到它。沙漠“前缘”往往会在宽广的现代干燥与半干燥混合地区的过渡带中移动,在这一过渡带中,沙漠“前缘”的确切地点甚至会受到微弱的气候波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应用RS、GIS高新技术遥感手段和美国大型图像处理软件ERDAS,对全盟生态环境现状进行1996年、2000年、2002年度定量动态对比监测;应用arc/info v8.0建立生态环境现状本底数据库.定量动态对比监测GIS数据结果显示:阿拉善盟沙尘源区域荒漠化问题继续存在,沙漠、戈壁面积在继续增加,草地覆盖度下降,导致地表裸露程度增强,沙尘源物资增多,草场生产力不足;梭梭林面积减少,乔木林演变为灌木林;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扩大速度较快;动态分析表明沙漠治理速度尚赶不上沙漠扩大速度,全盟"握手"沙年度间呈较快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简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新闻·UNEP News● UNEP已正式同意中科院兰州沙漠所的要求,决定资助2万美元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参加1990年7月23~2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沙漠发展会议。● UNEP对1990年9月5~9日在中国杭州召开的第四届国际湖泊会议十分重视,除托尔巴博士将到会主持开幕式外,还有环境署亚太办公室主任吴健生、资料查询处处长李我炎先生、法律处处长Bulska博士来中国参加这一会议。  相似文献   

18.
利用Li-8150系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了冬季近地层(£6m)CO2浓度数据收集,结合同步气象资料,分析了近地层CO2浓度变化特征,土壤呼吸速率及气温、风速等气象因素对其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地层CO2浓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结构,白天浓度高于夜晚.沙漠腹地冬季近地层大气CO2浓度主要集中分布在371.6~387.1μmol/mol,日平均最高值出现在12:00,最低值出现在凌晨;近地层CO2浓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响应程度较好;不同高处气温与CO2浓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近地层(31m)的CO2浓度受风速变化影响较大,而风速对0.5m及以下高度CO2浓度分布特征的影响相对较小;流动沙漠腹地,土壤呼吸和微弱的气象条件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和控制着近地层CO2的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19.
纳米布沙漠南部的生态环境特点表现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冬夏两季降水量的差异、极端的气候条件和相关的地形学过程.此外,人们对这里生态学方面的特点知之甚少,加上混乱的发展决策造成了多方面的环境威胁.从长远的观点出发,为了开展以纳米布沙漠南部恢复生态学为重点的研究,本文对目前有关生态方面的现有知识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可能的优先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腾格里沙漠东南部近地层沙尘水平通量和降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漠是近地层沙尘物质的重要来源之一,沙漠地区近地层水平输送的沙尘物质随高度的变化特征和不同高度处的沉降量直接影响着沙尘的输送过程. 选择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流动沙丘区的风沙科学观测场为研究区,利用沙尘水平通量采集器和降尘测量器对近地层约50 m的不同高度水平运动的沙尘和降尘进行了近2年的观测,对沙漠地区近地层水平运动的沙尘随高度变化特征及不同高度的降尘量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沙尘的水平通量和降尘量均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二者与高度均可表示为指数函数的关系; 同时,沙尘水平通量与降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二者可用线性函数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