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胜利作业三号平台是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设计,青岛北海船厂建造,隶属井下作业公司使用的第一座齿轮齿条升降的自升式浅海钻井平台,该平台钢质非自航,由平台主体、桩腿和桩靴、升降系统3部分组成.平台主体平面形状接近三角形,3根圆柱形桩腿布置在艏、艉,桩靴为正方形.平台主要任务是对水深5~25 m范围内的油井进行修井作业,适用于4 500 m深度井筒.文章对浅海钻井平台拖航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洋石油161平台液压插销升降系统改造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电控系统改造方案,系统硬件配置、网络结构、监控画面。  相似文献   

3.
对岸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时,需要确定库水位升降和降雨联合作用下岸坡中浸润线的位置,为此以均质土坡为地质模型,考虑在库水位升降与降雨入渗联合作用下岸坡中的非稳定渗流计算,推得库水位升降和降雨联合作用时岸坡中浸润线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得到浸润线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压力传导系数、库水位升降速度和降雨强度对浸润线的影响,为库水位变化和降雨条件下岸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海洋石油161平台升降系统提升油缸存在不同步问题,增加同步马达实现提升油缸的同步控制,对同步马达使用要点进行分析,正确选择同步马达的规格型号,实际现场数据表明,同步马达能够解决提示油缸不同步问题。  相似文献   

5.
系留气球垂直观测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 600 m~3车载系留气球,构建大气复合型污染垂直观测平台。利用该平台对近地大气边界层的多种气象要素、多种污染物浓度水平及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高分辨的垂直测量,用以研究大气边界层的形成和演变及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和变化特征、大气光化学过程的垂直变化以及污染物的区域输送。该平台以0.5 m/s的速度进行升降,于2013年12月在上海成功应用于大气污染垂直观测,观测中共获取大气污染物有效廓线50余组。利用观测数据,初步探索上海近地层复合型大气污染的生消机制及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为上海市空气污染预警和防控对策机制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管道走向和卡箍位置对管道应力的影响。方法以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为优化对象,对管路系统及支持结构进行动力学参数化建模,使用MATLAB和MSC.NASTRAN构筑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减振优化计算平台,以管壁结构和飞机支持结构的动态应力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对管路走向(包括拐折位置、曲率半径)、卡箍位置进行优化计算,从而建立一种飞机管路系统设计中的自动减振优化计算方法。结果使用建立的减振优化计算平台优化计算设计后,飞机典型液压管路系统最大动态应力值降低了50%。结论提供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通过优化管道布置参数降低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具有全新运转方式的RBC系统———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 ,并对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征进行了论述。通过实验 ,对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小型实验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8.
利用PSO-DE混合优化算法结合移动监测平台研究了污染物源项识别问题,包括单点固定源和多点固定源位置的反演.该方法把源项识别反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用N个移动平台检测并记录所在水域的污染物浓度,将各自位置的坐标值记为此移动平台的p_(best),每一个移动平台均对应一个p_(best),即共有N个p_(best),将N个移动平台获取的污染物浓度值进行对比,选择最大污染物浓度值对应的水域坐标,记为g_(best),以此作为初始种群先进行PSO优化获得的种群,再进行DE优化,取两者浓度高的作为g_(best),直到获得浓度值最高的点,即污染物初始投放点.多个算例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对含点源的二维水域污染源溯源问题能够得到精度较高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自然灾害的灾后救援、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以及提高救援效率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四轮差速驱动移动平台加载可自由升降移动的机械手机构的新型多功能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带有摄像头并内嵌新型机械手机构,并配置碰撞传感器以实现自动避障。以图传系统、GPRS及ZigBee技术可实现灾害现场数据检测分析,通过二维环境地图实时构建技术实现路径规划,运用语音识别技术控制机器人系统动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三通两平台"的逐步落实,电子白板设备为教师和学生处理信息提供了方便,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全面落实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提供了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洗槽机清洗头运行中的升降故障进行了原因分析,找出了解决方法,为今后类似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对国土空间实行分区差别化管理,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从源头预防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浙江省县市为例,研发基于环境功能区划的生态空间管控信息平台,推进环境功能区划的落地实施,为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分区差别化管理提供基础平台和决策支持,提升生态环境空间管制效力。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湖泊近岸浅层地下水升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化与反硝化功能微生物基因丰度的影响,以洱海湖滨带菜地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下水升降过程,分析了水位升高(S1)、水位降低(S2)及落干(S3)过程中土壤剖面AOA-amoA、AOB-amoA、nirK、nirS、nosZ基因丰度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功能基因与土壤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S3阶段的土壤剖面AOA-amoA和AOB-amoA基因丰度显著高于S1和S2;S1阶段的土壤剖面nirK、nirS、nosZ基因丰度均显著高于S2和S3.AOA-amoA基因丰度显著高于AOB-amoA基因丰度,nirS基因丰度显著高于nirK、nosZ基因丰度;不同取样时期的土壤剖面AOA-amoA、AOB-amoA、nirK、nirS、nosZ基因丰度均表现为A层B层C层D层.水位升降对土壤剖面AOA-amoA、AOB-amoA、nirK、nirS、nosZ基因丰度有显著影响,且AOA-amoA和nirS基因对水位升降更敏感,分别在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中占主导地位;pH、有机碳(SOC)、全氮(TN)为功能基因AOA-amoA、AOB-amoA的环境驱动因子,而功能基因nirK、nirS、nosZ的环境驱动因子为土壤含水量(W)、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TN、SOC、pH.该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浅层地下水升降过程中菜地土壤剖面氮素循环的微生物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RA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可靠性模型,以及该技术在某石化公司FCC装置的应用研究情况,提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的设想:建立中国石化炼油企业设备故障数据库,开发基于RAM分析的炼油企业设备故障管理、可靠性与维修策略优化统一平台,开展设备故障规律研究、可靠性评价、维修策略优化,建立基于RAM分析的设备绩效指标,设备故障报告机制等,为探讨设备优化实现炼油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全面地掌握湖泊水域的水质指标分布状况,以广西大学镜湖为实验研究对象,以无人船为平台将RBF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对监测点的优化选择进行了讨论研究。分别对水质参数的单目标与多目标进行优化实验,并绘制拟合分布图。结果表明:遗传神经网络比传统的等距监测在水质参数的分布误差上具有明显优势,并在优化后至少6周内,其结果反映的数据依旧准确有效,说明遗传神经网络可明显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数字环保"是环境保护与相关污染源管理的综合信息平台,是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向公众负责的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环境监测与优化、污染源管理、政策制定等信息,并进一步探究环境管理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装置运行现状,结合内蒙古环保厅工况在线平台和总量核算需求,以双膜理论为基础模拟脱硫喷淋塔内部的化学反应及相际传质过程,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含硫组分浓度及传质速率的数学模型。得到的常系数微分方程用Runge-Kutta法求解。为适应环境监管平台的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一个脱硫效率模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误差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且对不同的机组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大创计划”的背景,指出高校图书馆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条件保障的创新服务的路径选择;以及通过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组建用户信息库及服务反馈平台,健全学科馆员制度,发掘整合网络信息资源,优化馆藏,构建基于校企战略合作联盟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及一体化的知识服务平台等举措来创新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为“大创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优化北江流域自动监测网络思路与方案,在此基础上,深化网络运行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构建网络化管理信息综合平台,实现流域监测网络系统的集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溢油发生后实施及时合理的应急物资调运计划对减轻灾害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理想点法"对渤海石油平台溢油应急资源调配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应急开始时间最早"和"出救点个数最少和应急开始时间最早"的溢油应急物资优化调运模型,最后借助计算机技术完成了渤海石油平台溢油应急物资调运系统的开发,为有关部门实施及时合理的溢油应急物资调运计划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