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微信的发展势头强劲,凭借着其庞大的用户群和功能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个人及企业试图对微信的商业价值进行开发和利用,微信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渠道在品牌推广中注定会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主要从微信的自身价值、微信用户的视角及广告主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这三个方面分析微信在品牌推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支付时代的到来和手机终端的日益普及,微信支付依托微信平台发展迅速。尤其是微信支付用户四个突增期的出现,人们对微信支付的关注与日俱增。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联系微信本身特点,通过对微信支付的传播模式和营销策略的分析,探究其在发展和营销当中的优势所在和所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微信支付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信用户规模的迅速扩张,微信营销正逐步成为一种新兴产业,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瞄准了这一商机。特别是随着精准营销概念的引入,微信的点对点精准营销优势更加明显,这给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一场营销革命,但微信营销的劣势也逐渐凸显。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分析微信营销的几种模式和特点以及微信营销的利和弊,为传播主体进行微信营销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信(WeChat)网络作为当今主流的社交网络平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分析在线社交网络的复杂传播模式以及模型中信息的传播方式,根据微信网络中信息的传播特点,改进传染病在线传播模型(SEIR),结合微信网络结构拓扑特征以及传播行为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EIR的在线社交网络即微信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型(SEIRO)。利用matlab仿真工具构建该传播模型,调整模型中的各类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了评估,验证了SEIRO模型可以确切地反映微信网络的传播行为,得到谣言在真实微信网络中最大可以传染约70%用户节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今年七夕前夕,乐百氏公司为其维生素饮料脉动推出了一款微信小游戏"#回复状态,收获唇爱#",这款游戏形成了由微博话题引流至微信客户端再回到微博分享的传播链环,平衡了游戏的传播性和品牌的植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从该个案着手,试分析以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如何互动传播以实现优势互补机制,并为其它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了解和认识到了媒体力量的强大。作为新生媒体产业,微信自研发以来倍受各界人士的关注。微信利用现代"手机党"对手机的依赖,推出一系列方便大众、取悦大众的理想功能。微信时代的到来,在给大学生带来更多信息的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理认知能力与价值观等方面受到了影响。本文对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政策研究做出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分析浙江卫视与湖南卫视的微信公众账号是如何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运营的,从信息发布频率、版面设计、内容和主题等方面去考量,进而比较这两大媒体微信公共账号的区别,并对电视媒体在微信平台进行宣传方面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化手机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传播特性与优势,在知识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对新媒体传播方法与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班组安全"微信公众号为例,探讨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安全知识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2013年初,微信是否收费的问题引发了社会讨论。本文从微信的传播特征探析"微信收费"事件舆论的形成,并分析事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对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信发展势头迅猛,成为网络社交的宠儿。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搭建属于自己的媒介平台。由于微信的使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只需通过智能手机即可完成操作,用户的使用自由度较大。本文通过剖析微信用户及其使用习惯,以加深人们对微信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微信是一款即时通讯应用软件。随着微信的迅猛发展,加强微信传播内容的管理,监测微信谣言、及时辟谣追责成为当下一项重要任务。微信谣言具有隐蔽、封闭传播的特征,建立完善的微信辟谣机制,形成"五位一体"的辟谣方阵,树立"双微互动"的治理思路,可以有效的进行微信谣言防治。  相似文献   

12.
如今,新媒体呈席卷之势冲击着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惊人。手机媒体凭借其高度的便捷性、兼容性,成为了移动媒体中的佼佼者。笔者从四屏一云的建构、手机报的优化、微博微信的利用、影像传播的适应性以及盈利模式等方面对传统媒体如何借力移动媒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片成为了主要的传播内容,随之发展兴起的兴趣图谱网站,也进入人们的生活,它不仅实现了对信息的分类处理,而且对于庞大杂乱无序的网络信息进行了重新的梳理,进而成为网络信息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本文对兴趣图谱类网站的用户社交进行研究,探讨兴趣相投的"陌生人"的社交机制,研究其社交网络化功能对用户间互动和提高用户"弱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政务微信公众号凭借即时性、互动性、信息推送快捷性等优势,在地震震情信息发布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以27个省级地震局认证的地震政务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WCI指数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进行量化分析,再对公众号的不同文章类别进行数据挖掘,最后提出了地震政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微信的崛起,受其运营方式的特性以及用户对自我信息私密性的关注,打破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缺乏私密性的现象。这一改变对于用户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但必须注意到,用户私密性获得的同时,意味着某些利益集团控制舆论的形成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微信打压订阅号"这一举措入手,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以来的发展状况和近期的调整动态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潜力和运营策略,并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未来趋势进行剖析,在发现当前问题的基础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的迅速发展,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已经到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意味着丰富的注意力资源以及潜在的巨大商机。对于企业而言,充分利用新兴媒介既是企业品牌良好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立足新时代长远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切入,通过分析"微时代"背景下新兴媒介的传播模式与特征,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相关原理,提出企业在"微时代"背景下品牌形象建构的相应策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及潜在目标客户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信的广泛应用,为纸媒提供了除微博外的又一线上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现阶段纸媒公众平台建设状况如何?公众平台与官方微博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它又如何在纸媒传播矩阵中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好微信三级阅读界面及多媒体信息交互的特点,是纸媒公众平台良好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扬子晚报三家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为例,分析探讨纸媒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罗辑思维》自2012年12月开办以来,其微信用户突破110万,每周一集的脱口秀视频被总计6000万人次观看。像《罗辑思维》这样的自媒体是如何进行传播扩大影响力的呢?本文结合自媒体的特点、以《罗辑思维》为例探讨自媒体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方法,以及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微博、微信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备品",不仅是社交工具更是实时了解社会资讯的重要途径。在马航失联事件中,微博、微信为受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不乏有谣言夹杂其中,并呈现出不同的传播特点。本文根据拉斯维尔的"5W"传播模式,探析马航谣言在微博、微信中的传播特点及阻断机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