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环境管理》创刊整整十年了。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照、日哺;三千六百五十个祝愿、祝福……今天,我们可以说:《中国环境管理》出落的有几分姿色,有几分可爱了,在国内外都有几分声誉,即使是淡淡的……作为杂志的编辑、编务人员面对今天的盛况,不能不首先想到多年来与我们相濡以沫的广大读者、作者,一惯支持、关心和爱护我们的领导和朋友,他们是我们杂志的脊梁,是我们事业的柱石。十年前,《中国环境管理》诞生了,她既没有辉煌的历史,也没有沉重的包袱,没有那些制约的枷锁。每一个人都怀着一颗跃动着、燃烧着、裸露着的心和所有盼望并躬身为中华振兴、民族腾飞而默默劳作、勇敢进取的人相通相知、同频同律。十年来,我  相似文献   

2.
蔡豪茜 《环境教育》2011,(12):73-73
"环保"一个新时代"不老"的热点。正如现今社会人人口中流传"环保"一词,但事实上人们是否都做到了呢?环保并不是在口中讲了就会实现的。"环保言与心,创绿践与行",正如这句话所讲,我们必须要以行动来证明,看看我们学校‘永嘉十五中’,多次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像  相似文献   

3.
今天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环境教育课,我知道了现在世界上大都面临着两个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张老师给我们出示了好多图片,这些图片震撼着我的心,也刺痛着我的心。因为环境污染:鸟类品种逐渐减少、逐渐灭绝,其中渡渡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森林被大量砍伐,动物失去聚居地;无家可归。冰  相似文献   

4.
最美的景观     
正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确,一进入我们学校的大门,你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平时的"垃圾",其实都是宝贝呢!步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绿色的墙",墙上许许多多的"小袋子"里种着一棵棵多肉植物。这些多肉植物形态各异:有的叶子扁而大,好像一朵莲花;有的叶子饱满而剔透,仿佛一碰水就会溢出来似的;有的叶子小而圆,一条一条地挂着,宛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4,(1):38-40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为了共同的未来,需要我们通过环境教育去唤醒孩子们那份热爱自然的心灵,再通过孩子们去唤醒更多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怀念草莓     
我注意到山坡草丛中的小女孩挎着一篮草莓,一颗颗吮尽五月芬芳的童心她采撷着快乐的时光,一边回头睃我一眼——想我是她篮中的一颗草莓,被她甜蜜地含着她的甜蜜是我们生活的甜蜜是春天的根,波光粼粼的音阶嬉闹着,奔跑着和春天的雨燕一起出发天真和纯稚,如同香榧的气息占据了这个忘情的乐园这仅仅为心而红的草莓呵总让我在一种温情的目光中照见自己的羞惭,多年以后当我在市声熙攘的果店中频频出现时,为什么我的眼前晃动的始终是她妃子一样的脸怀念草莓@温陵子  相似文献   

7.
我在高校工作,也曾经是高校中的一名学生。在宿舍卫生间,开着水龙头泡脏衣服,冲凉西瓜;在开水房,用开水冲洗饭盒;在浴室,肆意的尽情的冲洗。上述这些现象在今天的高校可以经常看到。是我们的水多?还是我们没有更好的节水办法?都不是,关键是我们的节水意识还有待提高。现代的大学生们有的是来自边远地区,家乡的贫困落后,使他们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他们对所拥有的一切都十分珍惜。从城市来的孩子,有的由于生活的顺利,从来没有过忧患意识,对于水,就更没有想过。现今的社会是个价值社会,所以我想,在高校节水,从学生角度,是…  相似文献   

8.
徐鲁 《绿叶》2019,(Z1)
正喜鹊走在任何一处乡村,你会发现,在田野间、小村旁、树林里,一些高大的树顶上,会有一些巨大的鸟巢。它们是小村庄和田野上不能缺少的风景,因为没有这样的大树和鸟巢,我们的乡村就会显得十分寂寞,像缺少了许多生机一样。这些建筑在大树上的巨大鸟巢,多半是喜鹊们的"杰作"。民间俗语说:"喜鹊叫,喜事到。"喜鹊也是一种喜庆和吉祥的鸟儿,它们和人类很有"缘分",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大巢筑在村口和民宅旁的大树上,平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人都是一颗绿色的种子,我们想搬去种子头顶的砖石,通过环境教育让绿色的种子更加开阔地认识外面的世界,让绿色的种子更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每个人都是一颗绿色的种子,我们想搬去种子头顶的砖石,通过环境教育让绿色的种子更加开阔地认识外面的世界,让绿色的种子更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济大学绿色之路协会环境教育组组长刘子鹏这样介绍他们的愿景。  相似文献   

10.
<正>环保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你瞧,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呢。那是一个星期天,我陪姥爷去公园走路散心。公园可漂亮了,弯弯曲曲的小路旁绿树成荫,五颜六色的野花静静盛开。远处的小湖,被午后那暖洋洋的阳光照耀着,如同镶嵌在公园里的一颗巨大的宝石。微风吹过,湖面上便荡起一圈圈美丽的波纹。"我们去划船吧!"我向姥爷提议道。"好呀!"  相似文献   

11.
纪潇晗 《环境教育》2012,(11):83-83
走进我们的校园,你会看见到处都充满着绿色的气息。一进校门,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绿藤"垃圾分类回收站;走上楼梯独具特色的校园"绿藤"景色便展现眼前;徜徉在校园间,有我们同学们自主创编的绿色提示语以"绿藤"心语的小卡片形式和介绍有关花草树木知识的"绿藤"知识牌,或悬挂或张贴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还有专门开辟出的展示"国际生态学校"创建工作的成果的"绿藤"文化长廊。作为学校的一名"绿色小记者",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同时,我也时时处处以一名  相似文献   

12.
正21世纪的今天,电视、电脑、手机几乎家家都有,足不出户,我们也能感受外面的精彩世界。可我们在享受着发达的科技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正在一步步地倒退。以前虽然没有高楼大厦,却有着蓝天白云。白天,鸟儿在高声鸣叫,空气中弥漫着花的香味,深吸一口,令人心旷神怡;深夜,天上满是星星,池塘里的河水倒映着星光,波光粼粼,相映成辉。现在,这种景象似乎已难以寻觅。随着工业的日益  相似文献   

13.
视界     
《环境教育》2014,(5):44-45
正1仙人掌上写着一万处"到此一游",却没有一处写着"文明"。自古以来的文人墨客就有题字到此一游的雅兴,在名山大川几乎被题遍的当今,大多数普通人只能见缝插针,因地制宜,连植物都不放过。摄影:郑浓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的PX项目就像被施了诅咒,所到之处几乎都硝烟四起。不明就里的激进民众坚决守护着"自家后院",将PX项目视为随时引爆的炸弹,能扔多远就扔多远。然而,PX项目真的是令人恐怖的恶魔?我们不妨看看国外。没有根据的百里之外在中国驱赶PX项目中,有一个传言颇有感召力,就是"国际组织规定PX项目至少应该离城市100公里才安全"之说。但在国外,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法规硬性规定,PX项目必须建在距离居民区  相似文献   

15.
谢湘宁 《环境教育》2014,(12):58-59
正我发现,那些流传广远的经典爱情歌曲中,总少不了关于河边的情景。比如《九九艳阳天》中:"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转哪,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比如《纤夫的爱》中:"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比如《小芳》中:"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在回城之前的那个晚上,你和我来到小河旁,从没流过的泪水,随着小河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参加中日韩环境意识培养教师项目的交流与研讨,深入韩国社会、民间、学校,了解韩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优秀成果,带着体悟与感想进行交流活动,可以提升我们的环保意识。多年前,前"自然之友"会长梁从诫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名为"与自然为友——一种现代公民意识"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梁先生说:"一颗小小的绿色种子在你们心里能够发芽、开花,那也将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片绿荫。我们所有人,特别是青少年,如果没有环保意识,我们中国也就不会有一个绿色的明天。环境意识是一种现代公民意识"。梁先生生前时时牵挂着环保事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忧心忡忡,对青少年环境意识的培养寄予厚  相似文献   

17.
植物志     
《绿叶》2021,(6)
正一每日穿行在都市的高楼大厦之间,眼神和视觉都很疲惫。但凡见着植物,我都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乃一活脱脱的"植物控"。若是有郁郁葱葱的一大丛,我便会走近观看,就连那些长在行道旁稀稀拉拉的杂木或者普普通通的杂草,也会让我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红土地上生长着的村子。年少时,我常常坐在屋后的山石上思考:为什么我出生的这个地方叫银矿?从乡亲们渴望致富、渴望过上好日子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他们对这个地名寄予的厚望。  相似文献   

18.
正夜空中最亮的星,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千万颗亮度不一的星星,点缀在暗蓝色天空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颗星星都像一只神秘幽邃的眼睛,牵引着你的灵魂与它一同震颤,吸引着你的魂魄穿越数十亿光年的距离去探寻那未知的神秘地带。那是浩瀚的星河赠与我们的无穷的震撼和极致的享受。但是渐渐地,夜空中的星却在慢慢淡去。  相似文献   

19.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13,(Z1):62-64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0多年来,他以全市100万在校青少年及其200万学生家长为服务对象,先后开展了累计5000多万人次环保主题教育活动。为此,他贴出现金15万多元,自己则过着近似苦行僧式的生活。2012年11月28日,以"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12年第十三届福特汽车环保奖在上海圆满落幕,23个环保团体分获两大类共23个奖项,  相似文献   

20.
日前,榆树市环保局迎来6位特殊的客人。家住黑林镇新建村的村民特地送来一面绣有"尽职责秉公执法,重效率情系民生"的锦旗和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做梦都没想到环保局能把悬在我们心上两年多的闹心事给解决了。"村民孟宝道出了积攒多时的心里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