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可持续的综合发展模式,对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两个跨越"具有重大意义。2006—2014年间四川低碳发展水平逐年增长,但增速缓慢,经济、社会、能源等高碳化特征依然明显,针对四川低碳发展的现状和资源禀赋,建议从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消费、低碳环境、低碳科技等探索低碳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四川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大问题。分析评价了四川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提出了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努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资源污染;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工作,努力补充有效耕地面积;搞好水土保持和治沙防沙工作;加快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徐刚 《环境教育》2011,(4):32-35
陕西,资源富集与生态脆弱并存,生态环境保护是陕西三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因此,陕西省委、省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历来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通过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科学发展,污染减排实现圆满收官,"一山两水三大板块",使环境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在全省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安徽省提出了打造生态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目标。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皖能集团)在省委省政府《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指导下,创新开展全省垃圾跨区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及"三线三边"环境治理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垃圾处理——城镇化绕不开的难题垃圾处理是老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关乎经济社会全局和子孙万代永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超过  相似文献   

5.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长江上游的内陆腹地,地域辽阔,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能源品种较齐全,特别是四川山区面积大,占全省总面积的49.51%,加之年均降雨量丰富。山高坡陡,自然落差大,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可开发的微水电资源量达50万kW。在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多数无供电系统,是制约山区农户发展经济和改善农户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户营承包生产责任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部份山区农户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搞活经济的激励下,经济  相似文献   

6.
开展青海省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即"三线一单")的划定和编制,通过青海省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对青海省空间生态环境基础状况、结构功能属性进行系统评价,衔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科学确定青海省"三线一单",明晰空间布局、污染物控制、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开发利用等管控要求,将行政区域划分为若干环境管控单元,在一张图上落实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资源利用管控要求,构建符合青海省实际的分区环境管控体系,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为青海省"一优两高"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自身的脆弱性和生态环境影响的全局性特点,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家战略决策。在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同时,在各级、各地区政府的决策中,建立适应西部大开发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家战略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是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我国西部大开发是环境与发展并举的国事战略决策我国西部地区包括西北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西藏等10个省、市和自治区。西部地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57%,人…  相似文献   

8.
正按照环保部宣教司的统一部署,四川作为全国首批8个试点省之一,于2013年试行开展了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绩效评估,目前试行工作已圆满结束。回顾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绩效评估工作,从一种单纯的理念具化为一种制度设计,最后变为实践在全国范围试行推广,一路走来,四川可以说  相似文献   

9.
胡瑛 《环境教育》2004,(5):40-41
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阿拉善盟.位于祖国大陆腹地干旱、极干旱区.由于自然、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生态基础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和制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怀与共同努力下,“中澳技术合作内蒙古阿拉善盟环境整治与管理项目”于2001年6月正式启动.项目旨在通过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消灭贫困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其中一个主要内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建设对四川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主要包括:优化电网电源结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脱贫致富,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以及对四川经济的拉动等.  相似文献   

11.
正四川广元市将进一步坚持"生态立市"总体发展思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大保护大转型战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的观念转变鲜明而深刻。近年来,广元市严格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环保主体责任落地落实,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不断加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补偿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国内外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的背景、内涵和类型,并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实践,梳理了生态补偿原则、主体、途径、标准等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全面启动组建包括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5大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上海、广东、四川、北方、东北、西北6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在内的11个执法监督机构。监管区域涵盖了25个省、区、市,直接受总局领导,受总局委托,承担监督地方对国家环境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消耗不断加剧,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补偿成为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在总结国内外重要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的背景、内涵和类型,并借鉴国内外生态补偿的实践,梳理了生态补偿原则、主体、途径、标准等生态补偿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不断改革和飞跃的40年。自1972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围绕着解决不同发展阶段突出环境问题的需要,每10年左右实现一次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大跨跃",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与模式。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逐步构建了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特征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包括完备的生态环境规划政策体系、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瞄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绿色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新格局,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经过建国5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宜宾市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83年至1999年间,GDP年均增速为9.5%,1999年经济总量达到178.6亿元,跃居全省第四位,比1983年上升10位,人均GDP达到3553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宜宾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环境优势远未充分发挥出来,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格局中,宜宾特殊的战略定位可以归为四个方面。    西部地区、长江上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 宜宾市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四川盆地的西南部边缘,西接大凉山,南接云贵高原,是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东西长153.2公里,南北宽150.4公里,全市13283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均属长江水系,是全国、全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和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    西部地区、长江上游推进城市化的重要中心 在西部大开发中,四川省将实施都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在今后10年内,建成8个大城市,城市化水平从22%上升到40%。截至1999年,在四川省1852个城镇中,只有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12个,小城市18个,明显断缺50万至100万人的大城市。相反小城镇数量过多,规模太小,城市等级结构很不合理。而围绕中心城市,依托区域内重要综合交通走廊和基础设施,形成带状分布的都市群是出路,四川规划在优先发展成都平原都市群基础上,发展川南地区、攀西地区两个都市群。川南都市群以宜宾、泸州为中心,以隆大、内筠高速公路、铁路和长江为轴线发展宜宾、泸州两个大城市,以无机化工、工程机械、名酒食品和能源、建材为支柱。……  相似文献   

17.
曹森  徐庆 《环境教育》2007,(10):15-17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但现实向人们提出:是该转变"资源无限,环境无价’的观念为"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观念的时候了;是该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暂时繁荣的不文明、不科学、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了。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纲领性文件,将生态建设放到文明的高度,这是一个创举,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立省,又在全国首开先河,提出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就是对"建设生态文明"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8.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报告2020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年度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评估报告采用实地调研法和政策分析法,对2020年我国环境经济政策进展进行了系统评估,总体结论认为环境经济政策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效支撑服务了高质量发展。绿色财政、环境资源价格、绿色税收、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政策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仍不够完善,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经济政策仍然存在结构性短缺,需要积极推进环保投融资、生态补偿等环境经济政策的创新运用,着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环境法治.本文站在完善环境立法的角度,从生态文明的內涵及价值取向、我国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环境立法的建议等方面做简单论述,以期逐步落实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姚建  张军  朱莞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977-979,982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岷江上游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选取了测度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20个指标、25个样本年的2500个数据,采用逆向测度法构建了岷江上游生态脆弱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影响岷江上游的六大驱动因子:生态环境背景状况、人口承载与结构水平状况、水土流失状况、土地垦殖与利用状况、产业结构水平状况、投资水平与结构状况,为岷江上游生态脆弱区恢复重建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