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陈主编:这个暑假,我过得很开心:我先到爷爷奶奶家住了几天,又到姥爷姥姥家住了几天。更开心的是,我还分别到这两个城市的动物园参观了。我最喜欢的是老虎,它们那么威武,那么神气!不过我注意到,两个城市动物园的老虎很不一样,一个动物园的老虎很胖,而另一个动物园的老虎很瘦。我想请教陈主编,胖老  相似文献   

2.
孔子乐水     
孔子爱水,喜欢观赏大江大河,尤其倾慕大海的博大浩瀚,包容一切。认为君子做人,也应像大海一样,大气象,大境界,做"大人"。孔子说:"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  相似文献   

3.
鼠事三题     
《绿叶》2020,(Z1)
正家中闹鼠姐姐送来了几只大南瓜,我随手放在地下室的角落,没想到大约一周后,我发现那个又黄又大的老南瓜肚子上有一个洞,我大叫不妙,地下室里一定有老鼠。我忙让老公把南瓜搬到楼上来,刚进门的刹那,我脑子灵机一动,说:"你先把南瓜放在楼梯口吧,我要用刀切开南瓜,若是南瓜里有老鼠,搬进室内,那麻烦就大了。房子里那么多东西,又有那么多食物,逮住这小东西是很不容易的。"老公说:"我搬南瓜时老鼠还不被吓跑?"我说:"你搬时它说不定还没来得及跑掉。"想不到的是,我一刀下去,南瓜里竟有两只十分机灵的小老鼠,小圆眼睛、细而尖的耳朵,望我一眼,慌不择路地跑起来,不,应该是蹿起来,真是灵巧若飞,飞一般往楼下蹿去。没有逮住小老鼠,真是便宜它们了。我对老公扬扬得意地讲":你看我料事如神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老公笑了。  相似文献   

4.
人离不开土地,故尊大地为母。土地养育着人类,却承受着无尽的痛苦。这是一首古老的爱斯基摩歌曲,是一个老猎人告诉我的。老肯尼带着我,驾着狗拉雪橇,在冰海雪原上奔驰。忽然,他停了下来,喘息着.茫然四顾,叹了一口气说:"嗨,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曲,没有人会唱,更没有人懂得它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5.
从"光盘行动",再到"天天光盘行动"、"光盘style",徐侠客不停歇的个人行动,打动的是全社会。由一个人发起的"光盘行动"正如蝴蝶效应般风靡社会。江南style、航母style方兴未艾,微博上又兴起了一种新的style——"光盘style"。"光盘"旋风如蝴蝶效应说到"光盘行动",就不得不说到一个关键人物——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副社长徐志军。他说,一个国家对粮食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6.
蔡豪茜 《环境教育》2011,(12):73-73
"环保"一个新时代"不老"的热点。正如现今社会人人口中流传"环保"一词,但事实上人们是否都做到了呢?环保并不是在口中讲了就会实现的。"环保言与心,创绿践与行",正如这句话所讲,我们必须要以行动来证明,看看我们学校‘永嘉十五中’,多次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像  相似文献   

7.
正黄泽清认为,关键是要实现三个转变:学生由分数型素质向素质型分数转变;教师由被动型工作向享受型工作转变;学校由盗版型人才培养向原创型人才培养转变。如今,人们每天穿梭于钢筋水泥的世界,面对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去自然化"的生活方式逐渐变成社会主流,由此产生了因"大自然缺失"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注意力紊乱、肥胖症、生活能力差、社交障碍、孤独自闭、过度保护、没有风险经验等。针对这种"大自然缺失症",湖南省郴州市苏园中学校长黄泽清,根据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相似文献   

8.
《绿叶》2020,(8)
正我原本对沙漠并不十分了解。我印象中的沙漠首先是古代边塞诗中的沙漠,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比如"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比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等。古诗里的沙漠是一片苍凉和悲壮之地。后来读到台湾作家三毛的散文,她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在三毛眼里,每一粒沙子都是  相似文献   

9.
索要     
如果万物会说话,我想:土壤会对人类说:"请给我肥沃,我不要沙壤。"小草会说:"请给我土壤,我不要干巴巴的化肥。"蝗虫会说:"请给我青草,我不要枯萎的草叶"。空气会对人类说:"请给我清新,我不要浓烟。"花儿会说:"请给我芳香,我不要有毒气体。"蜜蜂会说:"请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不污染地面,辛喜玉在山上建了沼气池,鸡粪入池发酵后,产生的沼气做饭,用沼渣肥地,沼液用于给核桃树打虫子。种植业带动养殖业,养殖业又反哺种植业。3月21日上午,记者走进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茅腊坪村杨山——全国人大代表辛喜玉历经17年打造的"家庭生态农场",刚参加完两会从京归来的辛喜玉,正向远道而来的专家请教生物菌肥制作技术。她说,今年她准备让她的核桃林全面"吃"上  相似文献   

11.
正大年三十的晚上,一阵"啪啪啪"的鞭炮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知道,那是人们在"驱逐年兽",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殊不知正是这驱逐"年兽"的鞭炮正慢慢地吞噬我们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清晨,我和爸爸去公园散步,在停车场看到地上一片狼藉,远处有一些清洁工人正在清理"战场"。我走上前去,问:"叔叔阿姨们,新年好!你们为什么大清早就来这工作?"叔叔疲惫地说:"唉,别提了,昨晚上许多人来这放烟花,放完以后也不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遇到余家华是在2005年12月初,四川康定,著名跨国环保组织"保护国际"和北京大学,在这里联合主办了"神山圣湖与保护地管理研讨会"。参加这个会议的农民并不多,所以余家华和我父亲一样,很容易辨认。2013年4月8日,余家华又一次坐在我的旁边,这一次,他没有唱歌,却带来了他的侄子余友强。余友强30岁了,余家华也已经62岁了。比起几年前的见面,余家华腰似乎弯了一些,头发略有些白,但是与以前一样的沉默和安静。在自己的村庄边,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人,似乎最后都会沦于沉默和安静。这沉默和安静,背后是依靠坚定的信念支撑。很多人信念是不坚定的,很多人的理想是飘移的,很多人的行动是易拐弯的。余家华说:"有人老问我是怎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个勤劳又节约的奶奶。每次去奶奶家,跨进大门总感觉黑乎乎的,因为奶奶不舍得开灯,我们责怪她太节约,她却笑呵呵地说"一个人,开那么多灯干吗?"上完厕所,奶奶很少用水箱里的水来冲,而是拎着水桶去井边打水,我觉得奇怪,便问奶奶":您干吗这样,累不累?"奶奶摸摸我的头说:"一点点小便,就用满满一箱水,太浪费了!"每当我洗完手,不拧紧水龙头时,奶奶更会严肃地批评我:"你太不  相似文献   

14.
喜爱小动物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动物怎样生活》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有生命的物体"单元的第一课。我的这节环保课,就是围绕着"动物怎样生活"而展开的。我首先向学生出示6种小动物图片,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出:"每个组领养一种小动物"这一驱动性任务。接着启发学生,要养好这些小动物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从而自  相似文献   

15.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由于水的这种"不争",使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好像已经漠视了她的存在,这种漠视导致河流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2010,(10):1-1
<正>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由于水的这种"不争",使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好像已经漠视了她的存在,这种漠视导致河流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7.
小记者证号:HJZJ0070我爸爸是个"低碳生活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家现在之所以这么节约,全是被爸爸给带动起来的。连我和妈妈这两个"老顽固"也被爸爸慢慢改变了,也变得节约起来。现在就讲讲爸爸的低碳生活吧!乘公交上班有一天,习惯早起练功的爸爸起床却睡过了头,起来后一连伸了好几个懒腰,朝闹钟无精打采地一瞧,立刻大呼小叫起来:"快,董芳快帮我拿衣服,上班快迟到了!"我妈妈一边手  相似文献   

18.
真心无价     
孔子有一天来到郊外,看见有个妇人伤心哭泣,就叫弟子去询问原因。弟子来到妇人面前,问道:我的老师孔夫子问你.为什么哭得如此悲痛呢?妇人回答:“我刚刚割草的时候,把丈夫送给我的那支用蓍草编的簪子弄丢了,怎么找都找不到,所以很难过。”弟子不明:“不过是一根蓍草编的簪子,太普通了,也不值钱,你用得着那么悲伤吗?”妇人说:“那是亡夫送给我的定情之物,不是瞢通的簪子呀,所以我才会那样悲痛。”  相似文献   

19.
老八第102次向领导打的关于住房的申请最终还是被退了回来。老八终于泄气了,在这座城市申请房子怎么就那么难呐?老八忿忿不平地走出领导宽敞而豪华的办公室,郁闷地徘徊在公路旁高大的香樟树下。老八瞥眼就看见了树上一只半圆形的巢穴,不屑说,那肯定是知更鸟的巢穴。巢穴体积不大,造型不十分讲究,给人邋遢的感觉。老八瞄了巢穴一番,心中突然闪出一个离奇的想法:既然不肯给我老八批房子,我老八就去当知更鸟,在树上做巢穴;还省得打报告,求爹求娘求老爷那么麻烦呢!说到做到,老八当即到书城找到了一本《华夏建筑史》,上面记载:“上古穴处,有圣人…  相似文献   

20.
我相信     
正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蜜蜂有个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我的家乡文明美丽。世界文学大师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近年来,由于人类对大自然掠夺式地开发,随心所欲,滥伐树木,乱建工厂,我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曾几何时,地球上像女孩飘逸的长发的森林变成片片秃疤;地球上像小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