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视界     
《现代职业安全》2006,(12):96-97
重点警惕:煤矿事故出现回潮和反复10月份以来,中国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频率加快,当月煤矿事故起数比上月上升26.1%,死亡人数上升44.4%。就在山西同煤集团焦家寨矿“11·5”矿难确认造成19名矿工遇难、28名被困矿工生还希望渺茫的同时,太原一家私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0人被困井下。此前几天,甘肃连续三天发生三起重特大  相似文献   

2.
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因此,每个矿工和下井工作人员,必须根据本人工作环境的特点,认识和掌握常见灾害事故的规律,了解事故发生前的预兆,通过学习牢记各种事故的避灾要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3.
事故案例
  2012年9月23日9时50分,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泰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755回撤巷道残采工作面,矿工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正在现场作业的5名矿工被困井下。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救护大队接到事故救援电话后,先后出动3个小队,共计44名救护队员参加了事故救援。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于9月26日10时44分将第5名遇难矿工找出,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事故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4.
上海胶州路728号那场不该发生的大火,终于还是发生了一,无论怎样努力地救援,都不能让滚滚烈焰中的同胞逃出。紧接着,是河南中平能化集团矿难、贵州大坡煤矿透水事故,总共49名矿工兄弟死亡,南京在建高架桥垮塌,河南渑池县巨源煤矿瓦斯事故蓄意隐瞒死亡人数……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县龙泉矿冶总厂所属拉甲坡矿3号作业面发生透水事故,8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事故发生后,矿主与何池行署、南丹县一些官员相互勾结、隐瞒事故、封锁消息达半月之久。2002年12月22日,甘肃白银市平川区小南沟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夺走11名矿工的生命,事故发生的消息被封锁了整整10天。2003年6月9日,甘肃永登县哈拉沟煤矿发生煤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矿主报告有5人死亡,实际死亡人数为19人,其中14人被瞒报。  相似文献   

6.
正事故案例2012年9月23日9时50分,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泰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755回撤巷道残采工作面,矿工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正在现场作业的5名矿工被困井下。山东能源淄矿集团救护大队接到事故救援电话后,先后出动3个小队,共计44名救护队员参加了事故救援。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奋战,于9月26日10时44分将第5名遇难矿工找出,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事故救援任务。发生事故的一号煤矿755回撤  相似文献   

7.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煤矿最近发生爆炸,12名矿工不幸遇难。这一事件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因为在美国煤矿业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死亡人数超出3人的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22日11时许,巩义市大峪沟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竹林镇自行组织善后,与伤亡矿工家属达成赔偿协议,事故遭瞒报。媒体记者和相关政府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经相关媒体记者的进一步调查推动,河南省政府成立事故调查组进驻,就事故原因、涉嫌瞒报等问题展开全面调查。随后,巩义市副市长史建伟停职接受调查,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相似文献   

9.
煤矿事故中生命价值经济评价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煤矿事故发生 ,造成数千名矿工死亡 ,对死亡矿工的经济赔偿 ,往往是事故处理的一大难题 ,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对死亡矿工的赔偿标准偏低。由于赔偿费用低 ,经济赔偿的代价不足 ,以引起威慑和警戒 ,部分煤矿企业仍然不重视安全生产、不珍惜矿工生命 ,从而煤矿伤亡事故不断发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命价值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对煤矿事故中的生命价值进行了研究 ,提出采用净产值推算矿工的生命价值 ,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的赔偿标准不能体现矿工的生命价值 ,二者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面对煤矿事故频发现状,立足矿井安全实际生产困难,深入探索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煤矿安全事故中,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实验平台模拟煤矿员工工作现场,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以及安全文化教育后矿工不安全行为发生率趋势。对比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次数不一定越低,且安全文化教育的刺激作用具有保质期。  相似文献   

11.
致命43分钟     
陈江 《劳动保护》2010,(1):48-50
2009年11月21日凌晨2时30分左右,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国有煤矿,核定生产能力145万t/a)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井528人,其中420人获救生还。截至2009年11月27日,新兴煤矿“11·21”瓦斯爆炸事故已确认造成108名矿工遇难、65人受伤,其中重伤6人。国务院安委会文件指出,这是今年以来发生的遇难人数最多的一起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相似文献   

12.
2月14日15时03分,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事故,当时井下有244名矿工,现遇难者人数上升至214人,另有29人受伤,已送往医院救治.  相似文献   

13.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煤矿最近发生爆炸,12名矿工不幸遇难.这一事件成为美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因为在美国煤矿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死亡人数超出3人的生产事故. 作为世界主要产煤大国之一,美国煤矿业也曾经历过安全事故频发的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都比较落后,美国煤矿处于安全事故多发期.1907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达3242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西弗吉尼亚州一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62人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我国煤矿顶板事故一般性规律,从事故等级、事故地点、事故原因3方面统计分析近几年顶板事故的基本特征,并从地域、时间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顶板事故起数和总死亡人数最高;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的概率较大;工程质量差是顶板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5省市顶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的62.3%和60.0%;春节前后及8月份顶板事故多发,且事故频数白天大于夜晚,交接班与交接班后2小时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5.
一段时间,几起相继发生的灾难事故无法不让人心情沉重。2008年9月20日,黑龙江鹤岗市富华煤矿发生火灾事故,已有19名矿工遇难,12名矿工下落不明:同日,深圳市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死亡44人。21日,河南登封市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37人遇难。  相似文献   

16.
《现代职业安全》2010,(12):125-125
11月21日,四川威远八田煤矿发生透水事故,29名矿工被困矿井中。救援人员在事故发生后26h内,成功营救出所有被困人员,这个救援速度让人难以置信。在营救的29名矿工中,张洪良是煤矿副矿长,他是在发生透水事故后,下井通知工人时被困井下的。被救的张洪良讲述了被困在井下的25h。  相似文献   

17.
煤矿矿井避险硐室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人数的一部分。在相当一部分矿工都是因为在井下透水或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溺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而且井下自救器又无法提供长时间的氧气。因此,各国都在大力建设矿井避险硐室和研制矿用救生舱,以便为矿井发生事故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制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够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建立井下避险硐室,对事故幸存者来说,就是一个通向求生道路的中转加油站。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照事故级别、所属板块、事故类型、事故时间、涉及的化学品、发生国家,对2011年和2012年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死亡1人以上的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事故动态和趋势.结果表明:重特大事故呈上升态势,具有“小概率、大后果”的特点;事故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很集中;我国伤亡事故金字塔呈现出“底部小、形状陡”的特点;死亡人数/起数比值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爆炸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最高,事故起数增幅较大,火灾事故起数增幅不大,但死亡人数有大幅度增加,泄漏事故和其他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均有所降低.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从加强未遂事件管理、引进OSHA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危险品运输和化工企业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投入和提升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措施.对研究国内外石化行业的事故动向,从整体上防范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03,(2):36-36
1月23日23时16分,焦作煤业集团朱村矿发生炮后瓦斯突出事故,业已发现18位矿工遇难,另有1人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20.
2004—2008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采用柱状图和事故发生趋势图等方法对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获得了事故次数与死亡人数的年度分布和发展趋势、不同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次数、事故类型占总事故数百分比、地区分布、事故等级分布等统计特征。找出2004—2008年隧道施工事故的发生规律: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均呈下降趋势;事故类型以坍塌、物体打击、透水、冒顶片帮为主,其中坍塌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第一要害;事故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则很少;多数事故为较大事故,发生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较少,但多为恶性事故。同时根据隧道施工事故发生规律,提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