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伊宁市空气质量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伊宁市空气质量长期监测数据不同月份、不同年度、不同污染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结合当地能源结构、气候特征、城市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出影响伊宁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防治或减轻伊宁市的空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连云港市2002—2011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连云港市空气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结果表明,近年来连云港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SO2浓度逐年下降,NO2浓度变化较平稳,PM10浓度下降显著。污染物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浓度较低,春冬季较高;主城区各污染物浓度高于其他地区,但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污染季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评估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广州市2016年第四季度空气质量实测及预报数据,对广州市污染季节空气质量预报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第四季度广州市空气质量级别预报准确率83.7%、AQI范围预报准确率67.4%、首要污染物预报准确率67.2%、综合考核评分87.4分、相关系数0.78,预报效果总体良好,预报准确率在优良级别时相对较高,而在轻度污染以上级别时相对较低。预报误差分析表明,气象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足、模式预报不确定性等客观因素,预报员缺乏对污染过程物理化学机制的深入理解等主观因素共同导致了预报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博乐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博乐市2001-2005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在不同月份、不同年份、不同污染因子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当地能源结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城市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出影响博乐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防治或减轻博乐地区的空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阿图什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阿图什市“八五”至“九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不同年度、不同季节及不同污染因子的动态变化趋势.结合当地能源结构、气候特征、城市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指出影响阿图什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为防治和减轻阿图什市的空气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奎屯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改善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奎屯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显示出大气污染三项因子随年、季变化的趋势(其中20%的天数TSP超标)。结合当地的能源结构、气候特征、城市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探讨了改善奎屯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的途径,为防治和减轻奎屯市的空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秸秆焚烧对南通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加强对秸秆焚烧的管理,通过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夏冬收获季节卫星遥感探测的火点情况的统计分析,2004年-2009年夏冬收获季节南通市空气质量日变化趋势分析及典型秸秆焚烧日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小时变化趋势分析,得出秸秆焚烧对南通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程度,掌握了南通市秸秆焚烧地域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依据秦皇岛市5年的空气监测资料,对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不同方法对该市空气环境污染物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徐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徐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徐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污染现状,污染特征及成因。并利用“九五”期间监测结果对环境空气质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回顾和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历程、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不足,针对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我国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发展思路,并提出构建区域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3—2022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10年来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13—2022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74个重点城市ρ(PM2.5)从2013年的68μg/m3降至2022年的29μg/m3,降幅为57.4%;一次排放污染物ρ(SO2)和ρ(NO2)10年降幅分别为71.9%和27.6%,ρ(CO)自2015年以来下降42.1%;全国ρ(O3)波动变化,受高温干旱影响,2019和2022年ρ(O3)为148和145μg/m3,其他年份ρ(O3)在137~139μg/m3波动。全国74个重点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从2013年的65.7%上升至2022年的83.0%,相当于10年间每个城市优良天数增加65d;重污染天数比例从2013年的7.9%下降至2022年的0.6%,重污染天数减少90%。2020—2022年,90%以上的非沙尘重污染天出现在秋冬季(11—12月和1—2月),夏秋季O3超标问题对优良天数比例影响显著,建议进一步强化重点区域污染联防联控与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2.
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污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皿沉降法对洛阳市空气微生物浓度进行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真菌和总菌的浓度分别为7448CFU/m^3、782CFU/m^3和9063CFU/m^3,真菌与总菌的浓度比值为8.64%,空气质量处于微污染水平;空气微牛物浓度空间差异显著,可分为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微污染和较清洁4个等级;从功能区划看,商业交通混合区污染最重,生活区和工业区空气质量最好;空气污染微生物主要为G^+球菌和交链孢,其次还有少量芽孢杆菌和青霉、曲霉、毛霉等。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15—2017年秋、冬季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从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首要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浓度分析空气质量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江苏省秋、冬季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在60%左右,其中沿海地区空气质量达标率最高(71.1%),西北地区达标率最差(52.2%).污染日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2.5,占比高达...  相似文献   

14.
杭州主城区大气臭氧对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4年至2007年空气污染监测数据,比较现行API指数和修正后API指数的差异,分析修正后O3污染的变化状况,研究O3污染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O3作为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指标,对修正后API指数的影响很大。与现行API指数相比,4年来修正后API指数的污染率大幅度增加,并且各季节的污染率越来越接近,2007年污染率在25%左右。2007年各季节修正后API指数污染天数中O3污染天数所占百分比分别是春季为52%、夏季91.6%、秋季20.8%、冬季O3,未出现污染。  相似文献   

15.
从欧盟空气质量监测政策和监测网络建设现状两个方面描述了欧盟空气质量监测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空气污染现状和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欧盟的经验,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力度、逐步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研究、完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库、开展能力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等加强我国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商业步行街的环境空气污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商业步行街的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造成危害的原因,通过在广州市北京路和下九路,以及周围交通街道模拟行人行走方式的采样和分析,得出在广州市商业步行街及其周围交通街道空气中,除了含有有毒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PM10、和CO等,芳香烃类等化合物的浓度水平也普遍较高,特别是苯和甲苯。另外,周围交通街道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商业步行街的环境空气质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双碳\"战略背景下,基于2018-2021年中国30个省域的数据,采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供的方法,运用能源消耗数据和排放因子核算碳排放量,分析了中国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并运用减排协同效应量化评价法评估了各省市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结果显示: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在逐年增加,但增速自2021年开始减缓;形成了以华北、华南地区为中心的碳排放高值区,大致呈\"南低北高\"格局,多数省(市)的碳排放量及增速仍表现为增加态势;约70%省(市)的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空气质量尚未形成协同改善效应,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碳排放的控制.建议中国各省(市)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低碳技术以减少碳排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