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As (Ⅲ)、As(Ⅴ)、Sb(Ⅲ)、Sb(Ⅴ)、Sc(Ⅳ)、和Sc(Ⅵ)立不同酸度下,与硼氢化钾反应形成氢化物的行为,提出了测定水样中不同价态As、Sb和Se的原子荧光法:用HAC—NaAC缓冲液控制水样pH=5.5和PH=5.0分别测定As(Ⅲ)和Sb(Ⅲ)含量,水样加HCl至2N直接测定Se(Ⅳ);另取相同量的水样,经KI和抗坏血酸还原后分别测定总As和总Sb量,水样加HCl至6N煮沸后可测总Se量。用差减法求得相应的As(Ⅴ),Sb(Ⅴ)和Se (Ⅵ)含量,方法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均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油酸钠作起泡剂,用松香共沉淀剂富集废水中的Cd~(2 )、Cu~(2 )、Mn~(2 )、Pb~(2 )、Zn~(2 )离子,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精密度与回收率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国内城镇与城市之间的三种内涵关系模式及乡村与农村之间的两种内涵关系模式的基础上,对农村与乡村,城市与城镇,空间与区域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相关概念的运用标准进行了界定。然后以2000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普查数据为案例,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对以上概念分别做了进一步的实例对比分析。最后,分析了城镇与乡村以及城镇、乡村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国城镇与乡村的主要关系体现为乡村城镇化道路应该是城镇化与逆城市化同时并举;城镇、乡村与区域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区域可分为城乡区域与非城乡区域两大类,当然,两大区域内部还可以细分,因为区域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无限分成大小不同的次级区域,并且不同特性的区域还可以组合成具有另一特征的区域。  相似文献   

4.
Al(Ⅲ)与Fe(Ⅲ)溶液共聚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AlCl_3·6H_2O和FeCl_3·6H_2O混合溶液通过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制备了不同Al/Fe(摩尔比,下同)和不同[OH]_b/[Al+Fe]值的共聚物.测定了聚合过程和熟化过程中的pH值变化,并对不同碱化度和熟化时间下的聚合物进行了混凝效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共聚过程中,Fe(Ⅲ)与 OH~-的络合速度比Ai(Ⅲ)快,即 Fe(Ⅲ)具有较强的共聚合活性.Al/Fe,[OH」_b/[Al+Fe]值对铝铁共聚物形态分布有明显影响.不同条件下共聚物混凝对比实验表明,在Al/Fe为5:5,[OH]_b/[Al+Fe]为 1.6,熟化时间为24h时,显示出了较优异的混凝效能.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在70年代期间各国政府业界为了克服燃料价格猛涨,曾过提高能效和节能的方针,那么,对全球变暖效应的关注已使得控耗的做法势在必行。在最近5年期间,国际科学界已相当一致的看法,认为大气中温  相似文献   

6.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北美燃料市场最常用的汽油添加剂,由于在土壤中的不吸附性和极高的水溶性.MT-BE已成为一种蔓延性的地下水污染物.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目前对MTBE污染治理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蒸腾流浓度因子(TSCF)作为植物修复技术中十分重要的参数,其通常是用污染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直接评估的。由于不同植物其体内脂肪含量不同,所以如果仅用污染物的Kow值来计算其TSCF值,往往不能准确表达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传输行为.由于MTBE在植物体内不发生降解,植物挥发是MTBE植物修复技术中唯一的作用机理.本实验用一自行设计的植物反应器来测定MTBE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TSCF值.长出新根须和嫩叶的柳树(Salix alba)枝条在一容积500mL的植物反应器中生长9-12d(其中MTBE溶液500mL,浓度4.81-6.60mg/L)来观察柳树对MTBE的吸收。MTBE的去除率和柳树的蒸腾量之间的关系用来计算其TSCF值.在15℃,20℃和25℃条件下,MTBE的TSCF值分别为0.58,0.75和0.49.本实验结果表明,柳树对MTBE的吸收是一个被动的行为,并且MTBE在柳树体内随蒸腾流的传输也有一定的限度。图2表1参11。  相似文献   

7.
外源可溶性有机物(DOM)活化土壤Cu(Ⅱ)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底泥水溶性有机质(DOM)活化处理土壤Cu(Ⅱ)的可行性,以寻求最优实验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DOM活化土壤铜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土壤铜潜在去除率(y)与DOM投加量(X1)、振荡速度(X2)、振荡时间(X3)和反应温度(X4)四个因素间的正交回归模型: y=47.73671+55176X3-2.63327X21-3.46235X22-1.09187X1X2+1.40813X1X2+1.40813X2X4-1.09187X3X4.从模型推知,最佳实验条件为:DOM投加量为31.1 m1、振荡速度159r·min-1、振荡时间为1.7h和反应温度为24.3℃.在此条件下,根据数学模型推知土壤铜潜在去除率可达53.4%,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加速溶剂萃取(ASE)-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土壤中青霉素钠的简单、快速的方法.样品以超纯水为提取溶剂,50℃提取温度为ASE提取条件参数;HLB型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6.0mL 5%甲醇淋洗、4.0mL乙腈-甲醇(1∶1)洗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PDA)测定,检测波长λ=191.1n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1∶1),采用等梯度洗脱程序,取得较好的检测分离效果.对0.5、2.0、8.0mg·kg-1等3个不同添加浓度水平的青霉素钠平均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3.1%—89.7%,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1.1%—2.9%(n=5),检出限可达235.0μg·L-1.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能够满足环境土壤样本中痕量青霉素钠检测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研究太原市城区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时空变化规律,可以为实施更有效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手段提供科学依据。以太原市9个国家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和Kriging插值法,对太原市城区2019年大气颗粒物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太原市城区PM_(2.5)和PM_(10)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6μg·m~(-3)和107μg·m~(-3),是国家二级标准限值的1.60、1.53倍,以PM_(2.5)和PM_(10)为首要污染物占总超标天数的44.03%和12.58%;PM_(2.5)/PM_(10)年均值为0.52,PM_(2.5)对PM_(10)贡献较大;PM_(2.5)季平均质量浓度为冬季(87μg·m~(-3))秋季(50μg·m~(-3))春季(49μg·m~(-3))夏季(34μg·m~(-3)),PM_(10)为冬季(123μg·m~(-3))春季(120μg·m~(-3))秋季(98μg·m~(-3))夏季(64μg·m~(-3));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月变化呈U型,二者平均质量浓度1月最高,8月最低;PM_(2.5)和PM_(10)24h质量浓度变化呈"单峰单谷"型,峰值在10:00,谷值在17:00;取暖期PM_(2.5)与CO、SO2和NO_2相关性高于其他时段;太原市城区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空间分布总体上呈北低南高之势,PM_(2.5)春夏秋季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太原市城区生产、生活、交通干道分布格局比较吻合。以上结果提示秋冬季是太原市城区颗粒物治理的关键时期,位于南部的小店和晋源区为重点防控治理区域。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了广州市农业土壤表层(0~20 cm)样品118个,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广州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分布及残留情况,并做出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HCHs的检出率为95.8%,残留范围在ND~17.96 ng·g-1之间,平均值2.10 ng·g-1,DDT的检出率为92.4%,残留范围在ND~327.87 ng·g-1之间,平均值为1 8.97 ng·g-1.HCHs的4种异构体中,β-HCH质量分数最高,平均质量分数为0.86 ng·g-1,而p,p'-DDT是4种DDTs异构体中质量分数最高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1.89 ng·g-1.不同土壤利用类型中,耕地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明显高于林地和果园地.与国内外部分地方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广州市农业土壤中DDTs和HCHs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条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第二条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第三条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条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第二条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第三条践行绿色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  相似文献   

13.
二维层状纳米材料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而吸附机制一直是研究难点和热点.为进一步提升材料性能,明确吸附反应机制,以典型的水滑石和二硫化钼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镁铝水滑石,然后利用水热法负载二硫化钼,制备了复合材料(MoS2-LDH).结果表明,MoS2-LDH对水中Cd(Ⅱ)、Pb(Ⅱ)和Cu(Ⅱ)的吸附作用机制包括沉淀、络合、同晶置换和静电吸引作用,其中沉淀作用为主导,贡献率占46.57%—58.32%,其次为络合作用(27.15%—32.08%)和同晶置换作用(10.75%—17.86%),静电吸引的贡献最小(3.33%—4.26%);吸附过程与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模型相符,最大吸附量达到48.31、71.33、77.16 mg·g-1.对高效去除重金属的吸附机制的详细研究,可为二维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戴安公司的产品主要有离子色谱(IC)、高压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CE)、超临界流体萃取(SFE)、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快速溶剂萃取(ASE)等高科技领域的新型技术.戴安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离子色谱先驱,其离子色谱仪的性能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较早获得国际ISO-9001质量认证的公司.离子色谱法是有效分离离子和带电分子的分析技术,自1974年发明以来,已成为水质监测、环境废水污染监测和生产工艺中原料及产品在线检测等许多分析领域内必需的分析技术(例如图1-5).  相似文献   

15.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在中国的开展—区域环境评价(RE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践和研究表明 :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 (EIA) ,即在项目层次上开展的EIA ,不尽完美。而包含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新一代EIA体系将很好的弥补项目EIA的不足 ,并且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真正贯彻到实际中去。中国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方面 ,也逐渐注重两个层次上EIA的开展 ,特别是结合当前发展的新特点 ,开展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文章论证了区域环境评价 ,无论从层次上 ,还是从评价的对象、内容上都是属于战略环境影响的形式。并基于这个观点 ,介绍了区域环评在中国的开展及今后发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条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发布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第二条节约能源资源。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夏季不低于26度,冬季不高于20度,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多走楼梯少乘电梯,人走关灯,一水多用,节约用纸,按需点餐不浪费。  相似文献   

17.
Nlll’llwrlStudy on Plladl。only TIre-Way Catalysrt--Study on Coaung Matenals””’”‘”””‘”””””””””””””””””‘”””””””””·””””””””·’·””’·‘…………··’……·ZeU Zrmp,it}z,lv XII,crlt,ng(6)Study on Dehalogenatlon。)t Ompc Hdk卜。n Watr CaiCaiyydyd by a Nc、Cmpst Conisting ot Blllletd[ic Systemand Two L。,‘,·、、……。、………………… OUp AIW,允a只g Ruhong,Han j。g et al.(11)The Study of th。KI。let。c la,e。s of Sontan。。Precl…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仪器和试剂 1. 主要仪器 AD-2型极谱仪,7JP-1型极谱工作台,XWC-100型记录仪,玻碳电极,Ag/AgCl,参比电极。 2。主要试剂 盐酸为特级纯,硫酸为优级纯,硫代乙醇酸、乙酸酐、乙酸,三氧化二砷为分析纯,金属锑、铋、金为光谱纯。所用水为高纯去离子水。 3。标准溶液 用锑、铋、三氧化二砷分别配成浓度为1mg/ml的贮备液,用时以水稀释。为防止价态发生变化,可于贮备液中加入少量硫酸肼。  相似文献   

19.
硒(Se)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微生物在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能够通过同化还原、异化还原等途径将Se(VI)和Se(IV)还原为硒纳米粒子(Se NPs).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知的能够还原Se(VI)和Se(IV)的微生物资源及其还原机理,并总结了在硒化合物转运、Se NPs尺寸控制和稳定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和酶.微生物对Se(VI)的还原主要通过硒酸盐还原酶实现,而对Se(IV)的还原则通过包括亚硫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还原酶、硫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等多种酶促还原途径、非酶促还原途径以及作为电子受体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来实现.多种不同的蛋白质和酶在Se(VI)和Se(IV)的跨膜转运、Se NPs的尺寸控制、稳定及外排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着硒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也会对Se NPs进行修饰从而改变Se NPs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硒在环境中的归趋.今后仍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能够代谢硒化合物的微生物资源,并结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多种组学手段对微生物转化硒化合物的关键基因和调控系统等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洋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为考察重金属对海洋藻类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而评估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一次性培养的实验方法,测定了2种重金属Hg(Ⅱ)和Pb(Ⅱ)对8种海洋单细胞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包括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