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甘肃省城市大气中颗粒物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传凤 《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1998,11(4):10-13
通过分析甘肃省14个城市(1990-1995)大气颗粒物年均值和日均值超标率,说明城市大气中颗粒物污染现状,分析了造成污染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3个功能区2002年4月—12月环境空气中TSP、PM10的监测结果,了解了不同月份和不同功能区TSP、PM10的污染水平及相关性,TSP与PM10比值分析结果表明,TSP、PM10质量浓度差别不大,存在相关性。通过分析安阳市环境空气中TSP月变化趋势,得出PM10和TSP的污染状况相近,都是春季最重,冬、秋季次之,夏季最轻。 相似文献
3.
选用敦煌、酒泉、河西走廊气象站2005年可吸人颗粒物PM10逐时浓度监测资料,较为系统地统计分析了河西走廊地区主要空气污染物-PM10的时空分布特征,其中包括PM10平均浓度和各等级出现频率的逐月变化.揭示了河西走廊站PM10污染年变化趋势,并分析了PM如浓度与地面常规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6.
城市大气中PM2.5污染控制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控制城市大气中PM2.5污染的意义。在剖析PM2.5组成与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PM2.5的途径,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8.
采集2012年3月-2013年2月遵义市丁字口(市区点)、凤凰山(背景点)监测点的 PM10样品,并对 PM10中元素污染特征、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遵义市 PM10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市区点高于背景点,冬季超标率均为100%。PM10中 As、Pb、Hg、Mn质量浓度市区点高于背景点,且均为冬季最高。富集因子分析表明,Pb、As、Cd、Hg、Mn、Cu、Zn来自人为污染,生态危害顺序为:Cd>Pb >As>Cu >Zn >Ni >Cr,其中 Cd 的潜在生态危害为极强。 相似文献
9.
2015—2016年在百色市布设3个采样点采集PM_(10)和PM_(2.5)样品,分析其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结果表明,PM_(10)和PM_(2.5)中OC、EC四季均值分别为15.0μg/m~3、5.55μg/m~3和11.7μg/m~3、4.72μg/m~3;OC与EC相关性不显著,存在不同的污染来源;OC/EC值多数2,存在二次污染,主要来源于柴油、汽油车尾气和燃煤的排放。由总碳质气溶胶(TCA)和8个碳组分丰度分析可知,百色市碳气溶胶(CA)来源于汽车尾气、道路扬尘、燃煤的排放。二次有机碳(SOC)在OC中的占比均75%,表明百色市大气颗粒物中OC以SOC为主,夜间污染重于昼间。 相似文献
10.
以2002-2004年嘉峪关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嘉峪关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PM10是影响嘉峪关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并对污染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