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运中的污染防治,是水体环境保护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1988年5月至1989年6月,我们对余杭镇以下獐湾以上航道中船舶航运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价,并对今后航运事业发展进行初浅的预测,以期为东苕溪(余杭段)水环境预测分析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一、东苕溪(獐湾以上)航运概况 (一)东苕溪河道状况 1.东苕溪航道东苕溪起源于临安东天山望江尖,经德清县至湖州市与西苕溪汇合后进入太湖,全长110千米。本文所说的航运污染,主要指余杭镇以下至上牵埠船闸的河道,全长为28千米(余杭镇以上至青山水库大坝,全长29千米,称南苕溪,目前暂不通航)。余杭镇至瓶窑河段全  相似文献   

2.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面源污染模拟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流域面源污染模型往往忽略或简化河道内污染物变化过程的缺陷,探讨了河道水质模型对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的影响.以太湖流域浙西区的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一定物理机制的分布式面源污染模型SWAT模型,分别以激活和不激活其嵌套的河道水质模型QUAL2E,即SWAT模型与QUAL2E模型紧密耦合和松散耦合两种情况进行模拟,并比较了对TN及TP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丰水期与平水期的模拟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别;但在枯水期,由于水量较小,河道内污染物变化过程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同时引入QUAL2K模型,分析认为改进河道水质模型对提高SWAT模型模拟精度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内梅罗污染指数在运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内梅罗污染指数公式,计算了1994-1998年运河(杭州段)各监测点位的污染指数,用较直观的数据来评价运河(杭州段)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
大型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氮磷污染控制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现已成为太湖流域水产养殖的重要形式。主要针对某大型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氮磷污染控制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和养殖池塘水体总氮平均浓度分别为0.887、1.263和1.745 mg·L~(-1),人工湿地、生态沟渠和养殖池塘水体总磷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97、0.081和0.169 mg·L~(-1)。该系统内养殖池塘水体总氮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DB32/T 1705-2001)》的二级排放标准(TN≤3.0mg·L~(-1)),总磷均达到一级排放标准(TP≤0.3 mg·L~(-1));人工湿地和生态沟渠水体总氮和总磷均达到《太湖流域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TN≤2.0 mg·L~(-1),TP≤0.3 mg·L~(-1))。分别采用物料平衡法和化学分析法估算出养殖池塘原始氮磷污染负荷和系统最终氮磷污染负荷。养殖池塘原始氮磷污染负荷分别约为152.66 kg·hm~(-2)(20.46 t·a~(-1))和32.52 kg·hm~(-2)(4.36 t·a~(-1)),系统最终氮磷污染负荷分别约为2.72和0.15 t·a~(-1)。该大型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氮磷污染削减功能,适合作为以后构建水产养殖系统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水系富春江段水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钱塘江水系(富春江段)水质状况的监测调查及桐庐、富阳两县(市)主要污染源的排查,分析了富春江段水环境质量现状,以及主要污染来源,为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苕溪流域景观单元角度研究重金属污染特征,因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所以在苕溪流域内选择采集典型工业区、农业区和城镇生活区附近河道的沉积物,分析各典型区域重金属Pb、Cd、Cr、As、Hg、Cu和Zn的含量特征,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苕溪流域典型工业区主要是Hg、Cu和As的污染,典型农业区和城镇生活区主要是Hg的污染。各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工业区:Zn-As、Zn-Pb和As-Pb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它们的同源性很高。在农业区:Cu-As、Cu-C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来源有可能相似。在城镇生活区Zn-As、Zn-Cd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说明它们有很高的同源性。由多种重金属潜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可知:苕溪流域典型工业区、城镇区和农业区的沉积物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政府日前决定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各市、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确保流域群众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运河在浙江境内长104公里.流域区内人口密度为830人/平方公里.全省共75个重点染污源,位于运河水系沿岸的有25个. 据大量监测结果表明,运河污染居全省八大水系之首,其主要特征是: 1.有机污染严重.全流域DO、COD和N-NH_3的年平均超标率分别为6.3%、14.6%和39.6%.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管理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了水环境质量现状、剖析了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总量控制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从面源污染控制、总量分配技术、总量控制因子和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方面分析了总量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浙江省太湖流域未来水环境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初步设计了总量分配方案的制定、评估与优化技术;明确提出了氮磷污染控制的建议,以期能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环境管理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某矿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湘南某矿区土壤和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对该矿区东河流域附近重金属污染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地下水和土壤样品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该矿区东河流域附近的主要污染源有18个,其中有色金属选厂、尾矿库、采矿场和冶炼厂是排放重金属较多的污染源;(2)20个采样点中土壤重金属Pb、Cd、Zn、As和Hg大部分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综合污染指数P综〉1,该矿区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和Hg,且土壤中Cd、Zn和As的含量两两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3)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不明显,该矿区附近20个采样点的地下水并未受到污染,综合污染指数P综〈1。20个采样点地下水Pb、Cd、Zn、As、Hg浓度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中的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11.
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综合分析与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随着通水时间的临近,南四湖入湖河流的水质状况更加受到关注.通过对4次南四湖水质空间分布35个入湖河口的监测数据的统计比较和污染负荷量分析,在分析计算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和等标污染负荷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河流的污染状况比较和水质改善效果评估.研究表明,2010-2011年南四湖入湖河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1.56)比2006-2007年(2.73)下降了42.9%,重污染河流由12条减少为3条;南四湖入湖污染负荷总量削减率总体达到了66.0%,入湖污染负荷量分布75%以上集中在主要排污河流,南四湖流域的污染物以TN为主;南四湖的重污染河流为房庄河、老运河和洸府河,10条主要排污河流为老运河、洸府河、东鱼河、房庄河、泗河、洙赵新河、白马河、薛城小沙河、新薛河、新万福河,这些河流是南四湖流域治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太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太湖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太湖流域生态环境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因此,分析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太湖流域生态的影响,对研究太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围绕流域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安全的影响,建立湖泊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在此基础上,以太湖流域2005年和2006年相关数据为依据,以MATLAB为工具,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利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太湖进行生态综合评价,确定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整个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个重要指数得分高低顺序依次为:水体环境状态指数>水体污染负荷指数>社会经济压力指数;除了点源污染以外,面源污染也是太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3.
1986~1998年运河(杭州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水质和污染源的调查,分析了运河(杭州段)的水质在13年间的变化状况及水质现状,提出了影响运河(杭州段)水质的6个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海安县城镇“三河”(洋港河、翻身河、老焦港河)流域为例,分别对城市地表径流、农村地表径流进行了分析、测算,并通过对水质现场监测,给出了“三河”流域内的面源污染量。初步探讨了面源水污染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有色金属采选矿区污染往往呈现历时长、污染重、污染面积大、环境介质复杂等特征。为了解某小流域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和成因,对该区域重金属污染的潜在来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有色金属采选活动造成河道、农田、地表水、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其中As、Pb、Sb、Zn是重点防控的元素。流域潜在污染源有13个,其中长城岭矿及周边区域、废弃冶炼厂及周边地下泉水、下涟选场尾矿及周边区域是最主要的显性污染源。流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复杂,包括尾矿砂释放、矿石淋溶、矿坑水、矿井水、地下泉水等点源和面源,其中青头江、下涟两个区域对流域下游河水Sb浓度的贡献分别达到约60%~75%和15%~20%。区域历史遗留面源污染问题突出,河流底泥、沿岸尾矿砂冲积物等污染贡献度很难定量,针对河流水体采取的应急工程措施难以完全解决流域Sb浓度升高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北方典型干旱缺水型河流-滏阳河流域邢台段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年(2013年6月—2014年5月)的水质监测,阐述了流域内氮磷时空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水平。结果表明,流域内水体T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28.27 mg·L~(-1)(其中NH_4~+-N占67.94%),TP的平均质量浓度为1.37 mg·L~(-1)(其中SRP占62.01%);流域内氮磷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在时间尺度上,水体中氮磷浓度均呈现出旱季(9月—次年5月)高于雨季(6—8月);空间尺度上,氮磷质量浓度分布差异明显且均呈现出市区流域高于市郊流域,沿河流流向逐渐减少的趋势;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结果显示:无论从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所有采样点都处于极富营养状态,其变化趋势与氮磷有明显的一致性,同时富营养化程度与地区污染水平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水资源匮乏以及河流湖库化严重是造成该地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通吕运河水系概况和通吕运河例行监测断面的水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通吕运河历年水质变化趋势。针对通吕运河的水体水质氨氮等污染,提出了6大措施、6大工程、111个项目,并分析了通吕运河水质达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2月 15日开始 ,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为组长、由 7个部委组成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组 ,对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的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实地检查。 2 1日 ,检查组在杭召开总结会议 ,并听取了两省一市的工作情况汇报。浙江省副省长卢文舸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欢迎 ,并介绍了浙江省在这一方面的工作情况。按照国务院提出的目标和统一部署 ,省委、省政府把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到去年 12月 5日前 ,杭州、嘉兴和湖州都通过了“一控双达标”验收 ,约有 5 0 0 0余家工业企业实现达标管理。同时 ,全面推行工…  相似文献   

19.
王峻 《污染防治技术》2002,15(3):20-20,37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作者的访荷观感,简要介绍了沙轮(SHARON)工艺的原理,先进性及其在荷兰的应用,并对其在在我省太湖流域污染防治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络麻精洗造成水的污染,是农业生产上周期性的一大污染,也是国内产麻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海宁县是浙江省重点产麻县之一,年产量达86万担,络麻水污染面广,危害严重,患及邻县。如何有效地控制和解决络麻水污染,是农业和环保部门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调查了海宁络麻水污染现状,并对控制污染的途径提出建议,以供借鉴。一、污染状况及危害损失海宁县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东毗海盐县,西接余杭县,北连桐乡县,东北与嘉兴市郊接壤,属太湖流域,杭嘉湖冲积平原。境内河道密布,纵横交错,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