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湿式旋风脱硫除尘器短期内出现破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其原因是高速含尘气流对除尘器锥体内壁的冲刷磨损和不锈钢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提出防腐耐磨综合措施。实践证明这种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鉴于生物质气化站旋风除尘器内飞灰颗粒的浓度较高且难以测量,其分离效率与高温强旋湍流场密切相关,为获得其内部飞灰颗粒的浓度分布特性,研究分离效率与生物质燃气温度及其速度的关系,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并结合气化站旋风除尘器的特点建立仿真模型;然后以气化炉产出的高温燃气为研究对象,应用气体-颗粒耦合模型对风流-飞灰的耦合运移情形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旋风除尘器环形空间内出现"顶灰环"现象;筒体空间对飞灰的分离能力明显优于环形空间;锥体和筒体内颗粒浓度分布曲线为两边高、中间低的浴盆曲线;燃气温度升高,飞灰在同一径向位置的浓度升高;旋风除尘器分离效率有随燃气进口速度的增加而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气化站旋风除尘器的内部流场为高温强旋湍流流场,研究其中生物质飞灰颗粒在该高温流场中的运动和分布规律十分必要。鉴于高温下测量飞灰颗粒的运动和分布规律较为困难,应用FLUENT软件对高温旋风除尘器内部风流-飞灰耦合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旋风除尘器内部的静压、动压和全压分布均呈现良好的轴对称性;飞灰颗粒整体浓度分布呈螺旋状分布,分离空间的浓度较高,而环形空间顶端出现"顶灰环"现象,器壁附近则呈现波浪状;当燃气温度为200℃时,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在风速为24 m/s时最高;在生物质气化站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进入旋风除尘器燃气的实际温度来调节风机参数,以使燃气的进口速度调到最佳,进而使分离效率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
在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有力推动下,我们乘一九七二年全国烟囱除尘现场会的东风,对 SW-10型双旋风除尘器作了多次改进, 解决了易磨损的问题,设计了新的冲灰器,降低了阻力,发展成GM除尘器,国家建委列入了重复使用图纸的设计研究计划。 DG型除尘器的研制,从一九七四年初开始第一阶段工作,在北京汽修,绒毯、761和西郊木材等厂大力协作下,先后装设了4、6.5、10吨/时容量的DC型除尘器,进行生产性试验,同时建造了3.000米3/时风量的有机玻璃模型试验台,进行实验室试验。经过一年来模型试验和生产实践,初步推荐出现阶段比较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水封冲灰器     
我厂在锅炉除尘器上安装了水封冲灰装置,解决了排灰时的扬尘问题。 这台每小时20吨抛煤机倒转炉排蒸汽锅炉安装了一台多管式旋风除尘器。原设计该除尘的排灰装置为重锤式定期放灰阀,但漏风量大,影响除尘效率,飞灰到处飞扬,严重污染环境。后改用单级、双级圆锥式闪动锁气器以及湿式排灰装置的其他形式,均未解决漏风、堵塞和环境污染问题。1977年设计安装了水封冲灰器后,效果一直很好。这种除尘器运行稳定,既解决了漏风堵塞问题,又大大地改善了环境卫生,很受工人欢迎。 水封冲灰器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由除尘器的贮灰斗收集的飞灰,经扩散管落于…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烧结机尾惯性+布袋两级除尘系统存在的破袋及壳体磨损问题,利用CFX软件对百叶式惯性除尘器内部气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惯性除尘器内部灰斗中气流速度偏高,达10m/s,易引起二次扬尘;含尘气流对壳壁的高速冲击是引起壳壁磨损的主要原因;含尘气流在惯性除尘器的出口发生偏流导致布袋除尘器大烟道斜板磨损严重。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后的百叶式惯性除尘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除尘器内部气流分布得到了优化;改进后的除尘系统运行良好,破袋及磨损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相对端面比对旋风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旋风除尘器的分离效率,利用RSM湍流模型构建三维旋风除尘器模型,研究了相对端面比对旋风除尘器主要性能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相对端面比的减小,总压和切向速度随之降低,颗粒的停留时间缩短,因而提高了分离效率,为旋风除尘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 前言 燃煤锅炉配套使用除尘器主要为多管旋风除尘器和静电单管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存在除尘效率低、磨损快等缺点;静电单管除尘器效率很高,但设备造价偏高,难以推广。因此我们研制了一种除尘效率高,脱硫除尘一体化的高效除尘器——多功能射流除尘器。武汉建筑机械厂有一台卧式炉排2t锅炉,原配装一台XZD/Gφ810型旋风除尘器,处理风量为6500m~3/h,热态阻力774Pa,除尘效率94%,并伴有SO_2烟气排出,选配Y5-47-5C型风机。由于该除尘器长期外排  相似文献   

9.
1 除尘器概况 湖南东安水泥厂生料车间Φ2.4×15生料磨,安装了一套XDC-4/14型组合式多管旋流电除尘器。该除尘器是近年在除尘设备领域出现的用多种机理共同作用而构成的新型除尘器。它将旋风离心力与静电力除尘机理组合于一体,在传统的立式多管电除尘器中引入旋风分离机理,利用旋风作用捕集粗大尘粒,使含尘气流得到初净化,将复杂的二级除尘系统转变为组合式除尘设备,节省了设备投资和占地面积,十分适合于老厂的除尘系统改造设计。 XDC-4/14型组合式多管旋流电除尘器结构见图1。含尘气流自下而上运动,通过五通管分流进入四个伞形罩,在伞形罩下部设有轴向叶片旋流器,使气流在伞形罩中呈螺旋上升,经旋风离心力和静电力分离出来的尘粒经伞形罩缝隙抖落到下部的灰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攀钢(集团)公司二期工程上马的5种类型除尘器性能进行监测评价,重点对除尘器除尘效率和处理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值相比较,调查监测结果表明:电除尘器、水膜除尘器、大型布袋除尘器和旋风多管除尘器性能良好;小型布袋除尘器运行情况良莠不齐,泡沫除尘器运行情况差。针对其使用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旋风除尘器内气固流动特性,采用CFD-DEM耦合算法研究不同入口气体速度下旋风除尘器内颗粒流态、静压、径向速度及轴向速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煤屑颗粒在离心力和径向曳力的作用下以螺旋颗粒条带靠近除尘器的壁面稳定向下移动,随着入口风速的增加煤屑颗粒条带变宽,条带与除尘器的第1次接触的拐点上移,螺距减小;除尘器内部压力轴向变化较小,径向变化较大,随着入口气体速度增加,除尘器壁面附近高压区范围和压力也随之增加,除尘器上方和下方的负压区变宽并朝轴向方向延伸;随入口气体速度增加,除尘器内径向速度和轴向速度逐渐增加,煤屑颗粒在除尘器中部聚集较多,煤屑停留时间变长,入口气体速度为15 m/s时,煤屑颗粒在除尘器内停留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卧式滤筒除尘器内部气流的不均匀性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卧式滤筒除尘器内部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参考目前市面上常见卧式除尘器,设计有、无挡板的2种卧式滤筒除尘器模型,通过分析2种模型下过滤过程的速度分布和滤筒流量分配情况得出:在无挡板模型下存在射流冲刷、气流分布不均等问题,而在进风口加设挡板能解决气流冲刷问题,滤筒流量分配得到明显改善;在相同滤室高度下分别对挡板角度为150°,160°,165°,170°,175°,180°对比发现,挡板角度在165°~170°时其内部气流组织能达到均匀标准。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电改袋"除尘器不易实现在运行中更换滤袋且内部气流分布不均匀等问题,结合某烧结厂190 m2"电改袋"工程实例,提出一种可以在运行中更换滤袋的分室式"电改袋"除尘器结构,并利用CFX软件模拟其流场。结果表明,烟气由进气烟道进入袋室时速度大小和方向均发生突变,大颗粒粉尘受惯性力和重力作用易被中间灰斗捕集,有效减缓粉尘对滤袋的磨损;滤袋底部附近区域和两侧灰斗内的烟气速度分别小于5 m/s和6 m/s,可有效防止滤袋间的碰撞磨损和灰斗二次扬尘;各袋室的烟气流量分布比较均匀,标准差为0.152。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双鸭山、徐州、大同等矿区通风除尘技术发展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研究,对目前国内外煤矿常用的“长抽长压”、“长抽短压”、“长压短抽”、“单机前抽后压”、“独立式负压除尘”系统的布置方式、适用条件、技术特征、安全效益及优缺点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出优化系统设计必须遵循多指标综合分析的选型为依据的原则,同时重点阐述了直接影响系统通风除尘效果的“工作面风量”、“除尘器处理风量”,巷道不同阶段“风速”等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理论计算公式。对煤矿安全生产和通风除尘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矿井风机叶片磨损机理与抗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固体颗粒冲击叶片和气固两相流动过程两个方面论述矿井风机叶片磨损机理和规律,分析各种冲蚀磨损理论的优缺点,进而归纳出影响矿井风机叶片磨损的各种因素,其中材料硬度、颗粒特性、冲击速度和冲击角度对叶片磨损影响较大。分析矿井风机叶片多种抗磨防护技术原理并指出:冲蚀磨损机理研究应从宏观的力学分析深入到磨粒与材料的微观和宏观组织相互作用;深入研究动力学机理,将材料单纯的抗磨与抗冲击缓冲相结合;进一步应用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方法,提高流场磨粒速度和冲击角时空分布的预测计算精度。从而设计开发出耐磨弹性梯度材料、耐磨新材料和新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选煤厂转载点扬尘问题,结合煤矿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了一套等比例缩小的转载点诱导气流实验装置系统,分析煤料在转载过程中单位时间下料量,煤料的下落高差,胶带运行速度等因素对产生诱导气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导料槽内诱导气流的速度随着料仓下料量的增加呈现幂指数的增长趋势;同时,随着下料槽角度由30°增加到60°时,诱导气流的速度由0.55 m/s增大到0.7 m/s;转载点落差的有限性使煤料下落时处于一个加速阶段,且随着高差的增大,诱导气流增加明显;当单位时间下料量和下料高度相对较小时,胶带运行速度越大,胶带上煤料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曳力作用越明显,并通过数据拟合出了单位时间下料量、下料高度以及胶带运行速度与诱导气流的定量关系公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旋风除尘理论及湿式纤维栅除尘理沦,提出了一种旋风-湿式纤维栅除尘器,并对影响其性能(效率、阻力)的有关参数(旋流入口风速、喷水量等)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旋风-湿式纤维栅除尘器不仅性能优良,并对资源回收利用及污物的后处理提供很多便利。  相似文献   

18.
振动纤维栅除尘器中单纤维振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振动纤维栅除尘器中,气流绕流纤维时旋涡脱落频率(Re>40)与纤维的固有频率相近,发生同步效应,使振动纤维栅中的纤维产生共振响应。本根据弦的波动方程,运用振型叠加法计算纤维的振动响应,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的共振幅响应与固有频率、阻尼比、旋涡脱落频率(Sr数)、流体的作用力有关,并给出了振幅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气旋分离和滤筒过滤的除尘原理,采用气旋分离作为一级除尘分离大颗粒粉尘,滤筒过滤作为二级除尘去除细颗粒物,设计并构建了适用于抛光打磨车间的便携式除尘器试验模型,并对其运行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除尘器处理风量为117~179 m3/h,漏风率和设备阻力随处理风量的增加而升高,漏风率控制在3.52%以内,设备阻力最小为163 Pa,最大为393 Pa;除尘效率随风量的增大而发生轻微降低,该便携式除尘器的最高除尘效率达99.63%。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静电脱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粉煤灰静电脱炭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利用YNDF-I型立式电场粉煤灰脱炭装置进行优化试验,提出电压、极板间距、摩擦分散器材料、粉尘浓度及气体流量等运行工艺特性参数与静电脱炭率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该立式电场脱炭装置在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下运行时,可使粉煤灰脱炭后的精灰含炭量降低到1.20%,脱炭率达86.74%,能够直接代替水泥用作建筑材料或修筑公路路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