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时间和成本最低的应急车辆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灾害发生后如何科学地进行救援,考虑受灾地区物资需求量及车辆运输时间为模糊变量,利用三角模糊数法建立以物资调度时间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非线性多目标模型。首先应用Buckley提出的模糊量处理方法,通过α截集和加权法将模型转化为单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最后求解得到初始模型最优可行方案和各目标值。仿真实验表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在考虑了调度成本和调度时间两个目标前提下,能较好地满足应急救援车辆调度优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对应急物资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基于应急物资调度问题的特点,引入三角模糊数描述应急调度的不确定属性,建立三角模糊信息环境下应急物资调度问题的时间最小化模糊优化模型,并给出与其等价的模糊机会约束规划模型,探究参数为三角模糊数时模型的确定化转化方法,通过实证案例分析,验证转化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应急调度过程中的应急物资需求量、应急调度时间等都有不确定性特征,用三角模糊数表征有关模糊属性,有助于提高应急物资调度决策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判断老旧电梯运行失效的可能性,应用三角模糊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拓展评价维度,克服传统评价偏差。首先从故障频率、日常运行管理、使用年限3方面构建评价模型;然后由专家通过三角模糊数建立两两比较三角模糊判断矩阵;最后,利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模糊权重,得出评价指标最终权重。结果表明,安全部件失效的风险最大,应予以重点考虑,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处理和处置设施的选择、危险废物的分配、废物残渣从产生地运往处理处置点运输路线的选择等。在考虑了不同危险废物的不同特征、不同废物间的相容性、废物与处理技术的相容性、废物处置设施产生的废物残渣和选址问题等,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方法,提出了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优化模型。其中,经济目标包括运输费用、处理与处置成本、处理废物经济效益,环境目标包括处理设施总的环境影响、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并从经济和环境影响方面,提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费用和环境影响相关目标的复合效用函数。所提出的危险废物管理系统优化模型对我国区域性危险废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应急资源调度模型无法完全适应海上应急保障环境的问题,建立了基于多目标模糊规划的海上应急资源调度模型.首先,将不确定的航行时间和资源需求量表示为三角模糊数,用时间隶属度函数的全积分对模糊应急开始时间进行确定化表示,用需求量隶属度表示需求点所接收的资源数量满足需求的程度.然后,考虑各需求点和各类资源的重要程度,以系统的时效性、需求满意度、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最后,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危险废物多目标规划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危险废物系统管理的原则,采用全过程管理理念,运用最优化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建立了危险废物多目标规划模型,并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废物间的相容性和复合效用函数,将所建立的危险废物多目标规划模型应用于重庆市主城区危险废物系统管理规划。结果表明,在设计的案例和场景下,分别以环境影响、经济因素、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为首要因素考虑时,得到不同的优化方案。该模型的应用为环境管理者对危险废物系统管理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分析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考虑多风险因子交互影响的情境,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决策实验室分析法的加工车间关键风险因素定量分析方法。首先,从人员、设备、环境、物料和管理因素等5个维度辨识加工车间风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因素集;基于此,采用三角模糊数对专家判断语义进行表征,然后运用DEMATEL法计算多因素耦合下的风险重要度,从而确定加工车间的关键风险因素。最后,以安徽省某机械加工车间为例,说明所提出方法的应用过程。结果表明,加强对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建设等关键风险因素的控制,有助于加工车间的风险控制,改善车间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兼顾经济与安全效益,实现危险化学品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与运输路径选择的联合互动,建立综合选址-选线模型。该模型考虑危险化学品的风险特性、时间属性、路线路面状况及沿线周围环境随车辆移动的变化,以配送中心建设运行费用、运输费用、选址风险、运输风险和敏感目标人数为优化目标。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子目标权重进行打分,将多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决策问题来求解,并根据模型给出一种启发式算法。网络选址-运输优化可降低危险化学品物流事故率和沿线人员伤亡风险,优化影响人员风险与物流成本冲突问题,实现最佳网点布局及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海上溢油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物资需求,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根据海上溢油应急物资调度的特点,构建基于应急物资需求量和调度时间模糊不确定下应急成本最小和延误时间最少的双目标调度模型。引入三角模糊函数描述应急物资调度中物资需求量和调度时间的不确定性,构建模糊环境下溢油事故点对应急物资应急成本最小和应急延误时间最少的双目标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三角模糊数能很好地表征调度中物资需求量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及模糊属性,确定的调度方案能为海上溢油事故发生时应急物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风险评价系统的模糊性出发,结合区间数与三角模糊理论,将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不确定性用区间数表示,以隶属度反映区间数浓度值范围的置信水平,将模型的其他变量参数转换为三角模糊数,并对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模糊化分级,构建了基于区间数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2009年FZ市5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市的5个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水平总体上处于Ⅲ级,为中风险状态;随着置信水平a的降低,风险率范围值随之扩大,相关信息和参数的模糊性相应增加,选取a≥0.90对应的区间值作为环境风险决策管理的依据易于被接受.  相似文献   

11.
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是安全运输决策的依据和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的关键。笔者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评述。以时间为主线,归纳总结出4阶段5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即核燃料或核废料的运输风险分析研究;危险化学品运输的事故率和伤亡数分布研究;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度量模型研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更精确、更全面地分析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研究和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分析框架研究,并对其进行评述,指出在风险定义、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不足。最后针对国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蒙德法在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掀起了投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高潮。垃圾焚烧发电安全评价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而国内关于垃圾焚烧发电过程的安全评价方法及研究还比较匮乏。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存在着粉尘、噪声、毒物、微生物等危害,极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环境的污染。结合垃圾焚烧发电的实际情况,采用英国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方法对某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评价,得出该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同单元的总危险系数R在补偿前后的差别,说明利用蒙德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对采取安全措施前后的火灾、爆炸、中毒等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并根据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可行性的对策措施。评价结果对今后在垃圾焚烧发电中评价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天煤业井田范围内存在大量废巷问题,通过现场调研、钻孔窥视、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废巷的存在形式,依据废巷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完整型与冒落型两种形式。基于此研究了治理方案,提出针对完整型废巷的地面建站注浆充填工艺与针对冒落型废巷的井下移动式注浆加固工艺,并分别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注浆材料,即粉煤灰基材料与新型双液材料。工程实践表明:地面建站充填工艺治理完整型废巷效果较好,系统制浆能力可达60 m3/h,并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井下移动式治理工艺对于冒落型废巷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解决冒落区的成孔难与漏浆问题。通过对以上两种类型废巷注浆治理后,工作面推进均较为顺利,没有出现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的顶板、瓦斯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运用卫星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按国家、省、市、县4级模式,建立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预警系统.国家级预警系统主要对跨省界及跨国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对省级应急事故处置进行指导;省级预警系统主要对跨市界突发性污染事故进行应急处置,并指导市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市级预警系统主要负责跨县界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并指导县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县级预警系统主要负责本行政区内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建立4级预警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使各级政府突出重点,集中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从管理层面上在全国建立一个能对突发性污染事故实施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快速监测和应急处理,又能对污染隐患进行监控和警告的应急响应系统.以辽宁省辽河为案例,通过3S技术的综合运用,构建省级流域突发性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预警系统方案,为政府应急决策提供快速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分析总结了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中常出现的4个安全问题,即沼气爆炸和火灾事故、边坡和大坝不稳定性造成滑坡、填埋区作业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填埋场周边环境污染等。笔者以建设部科技示范工程广州市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成功的运行经验为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针对垃圾填埋场常见安全问题相应的解决办法,即科学的填埋场设计、完善的安全运行制度、规范的营运管理和营运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危险废弃物物流网络构建的各个不确定因素,构建基于成本和风险最优的危险废弃物物流网络多目标多周期优化模型,然后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从不同置信水平导致的优化结果不同可知,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所设计的物流网络留有一定的容错空间,对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造成浪费。故进行多周期规划,降低网络中各个因素的不确定性,可有效降低成本,减少风险。  相似文献   

17.
In 2006, an unprecedented atmospheric confined space accident took place in a sampling shed at the Sullivan Mine in Kimberley, British Columbia. This accident suggests that a risk assess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a regular basis at mine reclamation sites for many years after closure. In this paper, an Atmospheric Fuzzy Risk Assessment (AFRA) tool is described that can assess atmospheric risk given heuristic and measured data at such sites. It can also serve to transfer knowledge about atmospheric hazards in an enclosed structure. The system uses fuzzy logic to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and to perform weighted inferencing.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as well as system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based on a number of known test and reference waste dumps. AFRA is a heuristic expert system based on fuzzy logic and the first tool that was developed to assess the atmospheric risk of mine waste dumps. The atmospheric risk is estimated by fuzzy Mamdani system given the values of four major elements of risk comprising of: gas generation, gas emission, gas confinement, and human exposure. The ability of AFRA to adapt its risk assessment to different climate conditions is explained. There are many physical,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hich fluctuate over time affecting oxygen-depletion in waste dumps. AFRA can help mining engineers and mine managers recognize this type of danger when conducting a confined space inventory at a reclamation site.  相似文献   

18.
卫生填埋是处理城市垃圾和各种危险固体废物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场在接纳了大量垃圾的同时容易引起填埋气体爆炸、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泄漏和填埋场使用年限缩短等环境安全问题。完善的填埋法律法规体系、科学的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是保证卫生填埋环境安全的核心。德国垃圾填埋处理有很长的历史,技术和管理都比较成熟。介绍了德国垃圾填埋处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技术指标以及填埋场日常运行系统,为我国垃圾的卫生填埋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冻土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对未来的寒区经济发展、保护冻土及寒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笔者总结近年来我国冻土区所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和资源开采活动,表明冻土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是必要而迫切的。通过介绍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对冻土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技术,并分析其成果与不足;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冻土区寒冷的气候条件、冻土的冻融循环、回冻等特性及永久冻土层的隔绝作用来处理冻土区的废弃物;同时给出了冻土区废弃物处理的研究成果及对策,还对未来研发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针织染整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1.3%、88%,最终排放污水达到国家污水Ⅰ级标准.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好、经济、运行稳定等特点,在染整废水处理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