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选择合理的回采顺序和采矿方法1.1 选择中央向两翼回采的顺序 塔什塔戈尔斯基矿于1981~1982年回采期间,曾形成2个矿块相向的回采顺序,产生了极高的动压,频率和能量均达到最高水平。研究表明,不管是整个矿床或单个矿块的回采顺序,都应从中央到两翼,尽量不留矿块间柱,以免矿柱回收时危险性更大。该矿采用的阶段强制崩落法就是从各水平的矿体中央向两翼回采的。为了对矿块中的矿体进行应力卸荷,在矿块中央沿最大应力作用方向开凿卸荷槽和安全补偿槽。采用深孔挤压爆破一步崩落矿石,不留矿柱,有发生矿山冲击地压危险的巷道,采用混凝土支护或可伸缩性  相似文献   

2.
武山铜矿北矿带一号矿体为主矿体,沿其垂直方向划分三个地质带:+40米以上为氧化带,+41~-120米为混合带,-120米以下为原生带。矿体上盘为石炭二迭系灰岩,下盘为泥盘系砂岩。矿床为含铜黄铁矿类型,含硫一般约30%,最高达40%以上,此外还有铜品位不够工业价值的单硫矿石。矿石结构有致密块状、  相似文献   

3.
锡矿山锑属缓属缓倾斜似层状中厚矿床,赋存于厚层页岩之下的硅化灰岩中。矿体厚1~3m不等,倾角一般为10°~20°,局部达35°~45°,矿体坚硬稳围,f=10~18。顶板有厚层页岩、黑色薄层页岩或页岩互层、破碎炭质页岩,不稳固或极不稳固,f=2~6。底极为稳固的灰岩或硅化灰岩,f=10~18。锡矿山开采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60年代以前普遍采用顶板留矿护顶的房柱开采法,矿石回采率始终在70%左右徘徊。随着生产的发展,薄矿体比例逐年增加,且其品  相似文献   

4.
第七讲矿岩自燃倾向的测定矿石与岩石(以下简称矿岩)自燃的难易程度叫做矿岩自燃倾向,它是衡量矿岩自燃危险性的重要指标。矿岩自燃倾向系指组成矿岩所有物质综合的自燃倾向,而不是指某单一矿物的自燃倾向。一般来说,矿岩是由各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非均质体。按其自燃倾向可以分为三类:有自燃倾向的矿物;  相似文献   

5.
充填采矿法是在矿房中分层回采矿石,用充填料充填采空区,充填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充填体进行地压管理以控制围岩崩落和地表下沉,同时为进行下分层回采造成适当的工作场地和安全环境。这种方法多用于开采矿石或围岩不稳固的急倾斜薄到中厚矿体,特别是矿体形状不规则,分枝复合现象严重,厚度变化大,探矿程度较差或在回采时需要随采随探的矿体更显示其优越性和灵活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浅孔留矿法是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急倾斜薄和中厚矿体的常用采矿方法.这种采矿法的特点是工人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作业,采用浅孔爆破落矿,自下而上的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做为继续作业的工作台.采场布置如下图.矿房全部回采完毕,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进行大量放矿.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浅孔留矿法是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急倾斜薄和中厚矿体的常用采矿方法。这种采矿法的特点是工人直接在矿房中大暴露面下作业,采用浅孔爆破落矿,自下而上的分层回采,每次采下的矿石靠自重放出三分之一左右,其余暂留在矿房中做为继续作业的工作台。采场布置如下图。矿房全部回采完毕,暂留在矿房中的矿石进行大量放矿。然后用其它方法回采矿柱和处  相似文献   

8.
银山铅锌矿属井下开采的中型有色金属矿山,矿石主要为硫化铅锌矿、硫化铜铅锌矿和硫砷铜矿,绝大部分矿体用浅孔留矿法开采。矿井已建立了分区通风系统,利用先行通风天井(通上部水平)将新风送入采场进行通风。没有先行通风天井的采场,可用局扇将新风从采场上风侧的顺路天井送入,污风从采场下风侧的顺路天井排入回风段(见附图)。近年来,开采含硫较高的矿体的采场中,出现35~38℃的高温,虽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增加采场中的局扇、将风简直接送至工作面等,但收效都不大,致使回采工作面作业条件恶化,采矿台班效率下降。采场中出现高温,是含硫较高(10~13%)的矿石被崩落后,矿石表层的硫化矿  相似文献   

9.
以巷道中空气流动体系的能量方程为基础,推导出井巷系统节点风温计算式.根据热压差形成矿井自然风流这一基本成因,将自然风压表达为节点风温的函数,并结合井巷通风网络解算法,建立了自然通风参数计算模型,编制了自然通风参数解算程序.通过对酒钢镜铁山矿Ⅱ矿体自然通风参数的计算,得出自然风量在1、7、8、12月达到高峰值,在4、10月处于低峰值.经与全年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得出其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从而证明了数学模型的合理性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汞的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俗称水银,银白色,易流动,是在常温下惟一的液体金属。常温下汞不易被氧化,但易蒸发,汞蒸气有毒!加热时氧化为氧化汞。汞有溶解许多金属的能力,所构成的合金统称汞齐。汞不溶于水,易溶于硝酸,也溶于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等都不起作用。焙烧含汞矿石可  相似文献   

11.
梅山铁矿为一巨透镜状盲矿体,埋藏于地表以下100~500米处。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为了形成该方法所需的松散复盖层(简称垫层),需将上盘围岩(安山岩)强制崩落。但是,随着开采深  相似文献   

12.
芦苇床与传统干化床污泥脱水和稳定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污泥干化芦苇床中积存污泥的脱水性能和稳定化进程,进行了为期3 a的试验研究.试验分3个单元,Ⅰ单元为对照床,未种植植物;Ⅱ单元和Ⅲ单元种植芦苇.Ⅰ单元和Ⅱ单元底层通过穿孔PVC通风管与大气相连通.前2 a为负荷期,植物生长期进泥,冰封期闲置,期间每个单元进泥总厚度为8.4m;第3 a为污泥自然稳定期.结果表明:种植芦苇的Ⅱ单元和Ⅲ单元对污泥中有机质的去除效果优于传统干化床Ⅰ单元,对应的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54.5%、51.5%和43.3%,填料层设置通风结构利于污泥有机质的降解;具有通风结构的Ⅰ、Ⅱ单元比不设通风的Ⅲ单元污泥脱水率略高,平均脱水率分别为33.69%、34.15%和32.79%.经过3 a芦苇床处理,稳定化污泥最低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8.7%,可以作为土地利用的营养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汞的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除辰砂(HgS)外,均属剧毒物质,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汞经呼吸、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进入体内,排出缓慢,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中毒。据国外资料报导:在含汞0.06~0.72 毫克/米3 空气的环境中,日久将造成慢性汞中毒;在含汞1.2~8.5毫克/米3 的空气中,会发生急性汞中毒。含汞0.01~0.02毫克/升的水,能使鱼中毒;含汞到0.03毫克/升时,能使水生虫类中毒。人饮用2升含汞50毫克/升的水,会中毒死亡。人脑中蓄积的汞量达到百分之二十时,会引起手脚麻木,神经失调,以至疯狂,痉挛而死亡。 我们党和国家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防止汞毒污…  相似文献   

14.
贵州汞矿研制的GQ6-1型汞罐自动清洗机,有效地解决了高纯汞盛汞罐清洗时的汞毒、噪声、劳动繁重且工效低、质量差等问题。该机的主轴定位系统采取电气制动与液压定位相结合,可保证频繁重复定位的精度。还采用顺控器、液压集成块等技术,设计了汞罐自动上、卸料多功能机构,为汞成  相似文献   

15.
煤层自然发火指标气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样进行热解实验,研究了神华金烽公司唐公沟矿煤层自然发火特性,测定了煤样在不同热解温度下CO、CO2、CH4、C2H4、C2H6和C3H8等气体的浓度,确定了这些气体的检出温度。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指标气体优选原则,分析了自然发火指标气体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性,选出了适合本矿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的指标气体,对提高煤炭自燃早期预测预报的准确度和矿井防火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矿厂粗破碎车间的矿石,一般从采场用电机车运至破碎厂后,卸入破碎机上部矿槽。在卸矿过程中,矿石将槽内大量含尘气流排出、扩散,不但严重危害操作工人,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和农田。某选矿厂粗破碎设在居民区附近,要求设计单位搞好粗破碎机卸矿处的除尘系统设计。目前该除尘系统已投产运行近2年,除尘效果明显,经有关方面测定,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一、卸矿时含尘气流的运动规律卸矿石时扬起三股含尘气流:一股是矿石和空气相对运动时,矿石表面的碎料随即脱离,其数量较小,分布在卸车侧整个长度上。第二股是矿石冲击破碎机横梁表面  相似文献   

17.
在同一水平层3条电耙道同时扒矿的分风问题,已经有较成熟的经验。但在同一水平层5条电耙道以上扒矿的合理分风,仍然不够成熟。为了寻找多电耙层的合理通风系统及分风措施,我们从采用中深孔阶段强制崩落采矿法以来,进行了一些摸索对比。一、几种方案比较 (一)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电耙道层,上向风流进风,水平风流回风。进风井位于底板,回风井位于顶板。这种电耙道布置方案如图1所示。其主要缺点是:  相似文献   

18.
SX—Ⅰ型矿井数字信号系统,是为改造凡口矿副井原信号系统而设计的,按多中段工作要求,以具有步进功能的SK_1顺序控制器矩阵作为信息综合的核心部件,配以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矿山企业开采的生产效益及确保施工中设备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现场声波测试试验与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的力学参数,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在空区顶板-矿柱体系简化为弹性矩形薄板-H-K体流变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空区处理与残矿回采对围岩及地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矿区三中段充填回采过程中压应力最大值出现在Ⅲ-10开采之后,右帮壁形成了9. 8 MPa的压应力集中区;拉应力区域主要存在于充填体内,且大部分拉应力超过了充填体抗拉强度幅值0. 12 MPa;地表移动带范围内垂直方向位移保持在0~1 mm。实际施工中应采取加强充填体强度达0. 27 MPa以上或保留部分矿体支撑顶板等措施确保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 1.矿物成份我局现有三个矿山,均为地下开采,由于地质构造和成矿条件不同,所含的矿物成分有差异,游离二氧化硅的浓度相差较大。岭前矿以柘榴子石矽卡岩为主,占33%;松树卯矿为矽卡岩矿石和花岗斑岩矿石;兰家沟矿主要为似斑状细粒淡色花岗岩(SiO_2含量大于68%),其矽卡岩矿物中含石英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