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斜率和截距是分光光度法中校准曲线的主要参数,明确斜率和截距的范围值,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80时,CN-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吡啶及氯胺T反应形成稳定的蓝色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7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2×105L/mol·cm。实验了采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条件。通过蒸馏富集,建立了改进的吡唑啉酮法测定氰化物的分析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mgCN-/L,检测范围为0001~025mgCN-/L,可应用于水和废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5.
1.实验部分仪器:用带有1.0cm石英皿的Varian674—S双光束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测定.试剂:采用纯度为98.1%的对氨基苯琉基醋酸.其它药品都是分析纯的.标准亚硝酸盐溶液,1mg/ml.在250ml蒸馏水中,溶解0.3750g干燥亚硝酸钠,以制备贮备液.加人氢氧化用粉末以防止放出亚硝酸,加入1ml光谱纯氯仿以防止生长细菌.把此溶液冲稀用于绘制校准图. 相似文献
6.
应用差示光度法的有关原理及朗伯比耳定律的最佳适用范围,在光度计测量误差较小的最佳测量范围内测量样品的吸光值。结果表明对地表水挥发酚的检测,本法与4-氨基安替比林(4AAP)萃取光度法相比准确度达到95%,精密度良好。 相似文献
7.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加入基体改进剂,建立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铝的新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μg/L-20μg/L,检出限0.042μg/L,相对标准差1.3%,回收率为98.3%-102.6%。用于监测黑龙江江水中铝,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油的方法改进戴泳(瑞安市环境监测站325200)水中油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因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为国内较为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但该法的测定回收率大约为74.6%,不够理想,且要求标准油最好用脱芳烃石油醚从待测水样中萃取油品,蒸馏精制... 相似文献
9.
许建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4):36-39
测定水中油的方法很多,但荧光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因此,国内外采用荧光法来测定海洋、河流和污水中的微量油时有报导,笔者利用了有关资料,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水中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振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4,6(1):57-61
水质──可溶性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ISO10530第一版[编者按]本篇译文是ISO新推荐的方法,虽然也是吹气法,但因采用了全磨口封闭装置,改变了硫化物回收的不稳定状况,回收效果较好,故予以刊载。请大家试用,并及时将试用情况返回中国环境监... 相似文献
11.
水质监测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评价、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随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要求的提高,人工水质监测与自动水质监测相结合的模式应用越来越普遍。以船舶为载体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开展巡测,可实现高密度样品采集、检测及信息的实时传输,在长江泸州以下干流水域的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系统的应用可弥补常规监测断面间距过大、人工监测频次低、固定站房式水质自动监测站近岸取样等不足,对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形成有效补充;船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定点、定深、定时监测,可以在河流污染带监测、入河排污行为的监管以及偷排行为的溯源、水污染应急动态监测等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既可应用于长江干流等河道较宽且水质可能存在岸别差异的河流,也可应用于滇池、太湖、丹江口等大型湖泊、水库水生态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2.
1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元素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元素磷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需酸化,氧化,可在萃取后直接比色测定,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曲线线性好,灵敏度较高,准确度,精密度均好等特点,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元素磷在紫外光区的吸收光谱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磷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不需酸化、氧化 ,可在萃取后直接比色测定 ,该方法还具有成本低 ,曲线线性好 ,灵敏度较高 ,准确度、精密度均好等特点 ,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50.00 mg/L的苯酚标准溶液配制校准曲线系列,按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加入试剂进行显色反应,于波长510 nm,用5 mm比色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将测定上限扩大到12.5 mg/L。高浓度的含酚污水往往直接或稀释较少倍数就能测定。本法的检出限为0.06 mg/L,显色体系可稳定60 min,RSD〈4%,加标回收率为96.8%~102.5%,与标准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嘧磺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水体中的嘧磺隆在pH=2-3的H2SO4介质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富集,然后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离和紫外光(254nm)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用此方法测定了井水和生产单位排放的综合污水中的嘧磺隆,结果满意,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5%,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3~107%之间,最低检测限量为2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4mg/L。 相似文献
17.
18.
为提升我国水环境监测与管理能力,介绍了欧盟水框架指令关于水环境监测的规定,举例介绍了捷克、波兰和意大利等欧盟成员国的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方法,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措施的要求,阐述了影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水质监测是任何水资源管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与评价不仅可对水污染问题进行鉴别和评估,而且可以验证污染控制措施是否正确以及污染源是否遵守了相关的环保法规、制度。文章讨论了综合监测系统的对策、网络设计、采样与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还讨论了必需的科学的组织形式。以4条跨界河流[欧洲的莱茵河(Rhine)和多瑙河(Danube)、南美的拉普拉塔河(La Plata)、东南亚的湄公河(Mekong)]为例阐述了现代意义的监测方法学。对于工业化程度高的流域(如莱茵河和多瑙河),早期预警系统尤为重要。最后探讨了新的性价比好的污染监测方法以及如何避免产生数据很多,但信息量很少的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