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生产经营企业来说,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足够生产资料,例如场地、车间、机械、工具等,同时必须要有合适的生产者,例如熟练工人和相应的技术。HSE管理危害识别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有害的生产作业环境和管理缺陷是危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大量事实和事故统计表明 ,单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的事故一般不到事故总数的 1 0 % ,而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相关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 %~ 90 % ,所以 ,正确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 ,并加以管理 ,是杜绝、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1 事故隐患和事故发生过程1 .1 事故隐患分直接隐患和间接隐患。事故直接隐患就是人机环境系统本质安全化方面的缺陷 ,归结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指机与环境 ) ,即人与物之间没有做到安全匹配。事故间接隐患就是安全生产综合管理的缺陷。1 .2 事故发生过程(1 )单纯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事故极为少见 ,如“汽…  相似文献   

3.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流动性大,露天作业,作业环境变化多,劳动繁重且体力消耗大等特点,属于事故多发行业.其事故类别主要集中在5个方面: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及坍塌.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失误.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认为一切事故归根结底都是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而加强管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安全检查.本文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质量提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评估要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环境风险事故致因理论,提出了控制和消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的不安全缺陷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在伤害事故中又占绝大多数。因此,在劳动密集型的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为了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人的不安全行为至关重要。本文就如何减少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玲  李季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4(1):98-100,103
运用轨迹交叉论分析了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12.15"特大火灾,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为管理缺陷,并分析了基础原因,同时根据轨迹交叉论模型.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对指导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失误,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解决人的本质安全问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综合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知识技能,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风气,建立积极的群体安全意识,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天津分公司芳烃部在构建企业安全文化方面进行了探索,组织职工开展讲述身边安全小故事活动,起到了很好作用,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8.
许多资料显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70%~80%.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奇经过大量研究,认为存在着"88:10:3"的规律,即100起安全事故中,有88起纯属人为,有10起是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只有3起所谓的"天灾"是难以预防的.由此可见,要控制事故的发生,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人的行为与安全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过程中有多种不安全因素,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一类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就可能发生事故。 1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附表是某炼油厂1948至1985年重大伤亡事故统计。  相似文献   

10.
炼油装置停工过程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况以及管理缺陷(组织无序、停工方案不具体、监督检查不落实、措施不明确等),往往出现流程改动错误造成油品互串、降温速度过快引起炉管损坏、超温造成催化剂烧坏、硫化亚铁自燃损坏设备、随意排放有毒气体致使人员中毒、置换不彻底导致化学清洗或动火爆炸、水洗后就地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破坏以及停工吹扫时被蒸汽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