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小引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水中石油的生物降解问题的研究。因为发生大规模溢油事故后,回收水中石油十分困难,既使有良好的回收设备和训练有素的抗溢油应急体系,在实际抗溢油战斗中也很难做到百战百胜。如1989年3月24日,阿拉斯加的瓦尔迪兹港附近水域发生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溢油事故,至少溢出原油1100万加仑。经抗溢油  相似文献   

2.
一、海洋溢油事故及其危害 在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中,油污染最引人注目,而溢油造成的污染尤其令人担忧。世界许多国家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溢油事故的发生,同时组织起有效的清除体系,以减轻溢油事故造成的后果。 海洋溢油主要是船舶(特别是油船)、海上石油平台、沿海贮油设施、输油管道以及港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福州港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福州港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福州港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由“大庆50”溢油事故论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品 《交通环保》2000,21(4):32-35
以介绍1999年10地宁波港发生的“大庆50”轮碰撞溢油事故及油污清除行动为基础,分析了宁波港溢油应争反应能力及存在的问题。意图通过溢油应刀事件的实践分析、讨论和总结,达到完善了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提高宁波港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油粒子"溢油风险评价模型,模拟厦门港后石港区某码头静风、主导风向(东北风)和不利风向(西南风)3种风场条件下,一个潮周期内涨急、高潮、落急和低潮4个时段,在码头前沿溢油100t、航道交叉点溢油1000t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和影响敏感目标的时间。本文可为溢油事故应急防范对策的制定及溢油损害评估提供科学决策和支持,提升厦门港后石海域环境风险管理应急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年至1983年美国海军(包括国外基地和游弋在世界各海域的舰艇)大约发生7000多次规模不等的溢油事故,小规模溢油事故几乎天天都有。而溢油量小于100加仑的事故占总事故次数的80%。所溢油种主要为机用柴油和动力燃油。事故原因多为操作失误和油阀失灵等,较大的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一次至二次。最大的溢油事故发生于1982年,发生在佛罗里达州某海军机场,泄漏飞机燃油495000加仑。  相似文献   

7.
据国际油轮船东污染联合会(ITOPF)报道,八十年代6000总吨以上的油轮及兼装船发生的重大溢油事故次数,与七十年代相比大幅度下降。1985年的估计值表明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 下表引自该联合会的溢油数据库,所列数据为1974年至1985年间发生在各种尺寸油轮及世界范围5000桶以上溢油事故次数(1974—1985年)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 ,2 0 0 1年 3月 4日 ,巴西桑托斯港发生了一起油箱破裂造成燃料油泄漏到海里的事故。桑托斯港是巴西主要的港口之一。这里停靠有 6个装有 10万升燃料油的油箱。油箱是用来给轮船加油的 ,目前未见有关溢油量和事故原因的报道。事故发生后 ,对这些油负有责任的巴西石油大公司“彼得罗布拉斯”以及拥有油箱的巴西公司“圣米格尔”立即在其港口周围的海面上布设围油栏 ,以阻拦油污扩散。彼得罗布拉斯石油公司 2 0 0 0年因发生几次溢油事故而受到罚款。 2 0 0 1年 2月 ,该公司又因输油管泄漏被罚款 ,2月发生的事故使 12 0 0升柴油污染了巴…  相似文献   

9.
1988年全球5,000桶(约700吨)以上的溢油事故较之上年略有增加,但仍然低于70年代所纪录的数字。 由国际油轮船东协会(ITOPF)公布的数字表明,去年共发生了11起溢油事故,1987年发生了10起,1979年发生了36起,为目前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0.
李伟  阚兴强 《交通环保》1996,17(4):18-20
福州港是受潮汐控制的强潮河口港,浅滩多水流急,航道狭窄,水深经常发生变化,大型船舶需候潮进港,致使瞬间通航密度很大。加之油轮进出装卸作业频繁,容易发生碰撞,搁浅事故而导致大面积溢油,本文该港的溢油情况提出了有关应急计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履行《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OPRC公约)的要求,对白马港造船业溢油事故概率及不同规模溢油量发生概率定量计算分析,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白马港海域发生溢油事故的概率基础值,并针对白马港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建立汕头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庄小洪 《交通环保》1999,20(3):38-40
根据汕头港水域状况及溢油事故概况,阐述了建立汕头港溢油应急反应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这一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海洋石油工业的溢油事故 ,不论是欧洲北海还是美洲墨西哥湾每年都有。例如英国北海从1977年至1988年11年间发生的溢油事故达500次以上 ,总溢油量约为5600t。南海东部地区海域自1990年底进入开发生产以来也发生多次溢油 ,仅1997年达10次 ,溢油量约4.4t。1996年曾发生过由于拖网渔船拉断海底管线 ,导致约1000t溢油的大型事故。从溢油的引发原因一分 ,大约可分为一般操作失误、设备的小故障、较大的设备故障及重大的事故引发等几种。从海洋石油工业统计来看 ,储油设施及管线损坏的溢油事故占居溢油量…  相似文献   

14.
宁波-舟山港是我国沿海主要原油进口和中转港口,截至2010年,宁波-舟山港建成投产25万吨级及以上原油码头8座、设计接卸能力约1.2亿吨.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宁波-舟山港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而其中原油码头及后方相关的储运基地、重化工等临港产业相应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宁波-舟山港为我国沿海溢油高风险易发区域之一,2006-2010年间,仅舟山海域发生船舶污染事故21起、溢油量超过1300吨,其中单次溢油量均超过300吨以上的有3起.  相似文献   

15.
侯广永 《山东环境》2000,(7):179-179,183
海洋石油工业的溢油事故,不论是欧洲北海还是美洲墨西哥湾每年都有。例如英国北海从1977年至1988年11年间发生的溢油事故达500次以上,总溢油量约为5600t。南海东部地区海域自1990年底进入开发生产以来也发生多次溢油,仅1997年达10次,溢油量约4.4t。1996年曾发生过由于拖网渔船拉断海底管线,导致约1000t溢油的大型事故。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我国水域连续发生了几起较大的油轮溢油事故。例如:在1984年9月28日,载运十二万三千一百四十四吨原油的巴西油轮“加翠”号,在青岛附近触礁搁浅,造成溢油事故。严重污染了一千五百亩水产养殖场,五千亩对虾养殖池和十五亩海上养殖架。还污染了几个海水浴场和海滨公园。受污染的海岸线长达四十九公里。随着我国近海石油开采活动的发展以及石油海上运输的扩大,在我国水域发生溢油事故的潜在危险也更大了。因此,我国很有必要制订海上溢油应急计划,以便在发生溢油事故时,迅速地组织人力和物力清理油污染,把油污染危害减到最小的程度。现在,世界上已有近70个国家制订了溢油应急计划。北美洲国家,大多数欧洲国家和一些波斯湾国家还制订了清理海上污染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英国虽尚未制订出完整的应急计划,但已作出许多具体的安排以应付突然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1984年8月,英国运输部的海上污染控制厅发出了十份简报,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英国控制海上油污染的安排。现把这十份简报翻译如下,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X55 9601611新加坡港海洋污染预防综述/洪丽娟(厦门港务局环境监则站)//交通环保/交通部水运环保科技信息网一1995,(5)一23~25环信X一95 作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新加坡港务局在海洋污染控制方面采取了如下有效借施:1.加强立法和执法管理;2.加强航运交通管制,保证航行安全,减少溢油事故发生的隐患;3.提供各类含油污水的接收处理服务;4.为到港船舶提供垃圾接收;5.开发模拟溢油的计算机软件,制订有效的应急计划。图3X55 9601612海上溢油分散剂的界面性质与分散作用/刘华(石油大学卜“//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学会二1995,17(…  相似文献   

18.
《交通环保》2004,25(5):6-6
本刊讯(本刊通讯员王运鹏)河北海事局于2004年9月中旬成功举办了“船舶溢油应急反应指挥人员培训班”。河北辖区各相关港航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负责事故应急协调指挥的指挥官参加了培训班。培训主要对《秦皇岛海域溢油应急计划》、溢油清除处理技术、国内外重大溢油事故案例、溢油事故的索赔等内  相似文献   

19.
1983年8月6日,西班牙超级油轮卡斯蒂略,德·贝尔维尔号,由海湾地区运载石油驶经非洲最南端,南非的开普敦附近洋面时,突然失火,燃烧8小时后船身被炸成两截,沉入海底,大量石油流入海中,使方园几十公里的海洋遭受污染(见本刊1983年第6期)。 这次事故是该地区10多年来发生的最大溢油事故。事故发生地附近许多小岛是企鹅和其它海鸟的栖息地,也是南非重要的渔业养殖场和渔业贸易集散地,通常被称为环境敏感区。 人们一直担心这次重大溢油事故可能对南  相似文献   

20.
国际海事组织的海环保会,海安会和船舶设计与设备分委会等应第16届海事大会第A.675(16)号决议的要求,分别从防止海洋污染、保证航行安全和船舶设计技术上的角度,对如何防止油轮溢油和在发生事故时如何减少溢油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本文着重介绍海环保会自第31届环保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