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人类利用技术手段来替代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些尝试(如红树林海水养殖、人造海堤、人造礁等),讨论人工技术能在多大程度在替代海岸带景观的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的恢复项日是否既能恢复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直接利用价值,也能恢复系统面对未来干扰的自我恢复能力.研究表明,替代项目仅能替代生态系统的某些功能,且需要耗费巨大的工程和维修费用.另外,恢复项目往往没有考虑大尺度的过程,如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之间物理的、生物的、生化的交互作用,造成恢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抗干扰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恢复力和动态景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这个日益被人类活动所改变的世界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有恢复力的生态系统和确保生态系统产品的可持续流动以及对社会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不大可能结合生态系统的长期和大尺度的动态.因此,保护策略必须包括大面积的人类利用经营的土地.为了能使生态系统在大规模的自然和人为干扰之后得以重组,以生态存储形式出现的空间恢复力是必备的前提.生态存储包括那些能使生态系统得以重组的物种、相互作用和结构,它的组成部分可能出现在干扰斑块中,也可能出现在周围的景观中.现有的静态自然保护区应该由动态自然保护区加以补充,例如生态休闲地和动态演替保护区,这些都是在景观尺度上模拟自然干扰状况,进行生态系统经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度密集地聚集于一个区域,集约的社会经济活动不断侵占生态空间,对其他生物产生驱逐效应,造成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提供的人类福祉下降,这使得在城市内部如何合理配置生态资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供充足生态系统服务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挑战。建议城市周边进行生态系统的自然化再造与保护,对城市已有生态系统近自然化改造,城区绿地多样化生态景观建造,逐渐推进生态资源资产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以淇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5年土地利用/覆被数据,结合当量因子法修正中国陆地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模型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引入人类活动强度指数评估模型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空间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探讨人类活动影响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关联性及LIS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5年淇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趋势,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最低(19.29亿元),废物处理平均价值最大(3.68亿元),娱乐文化平均价值最小(0.81亿元);(2)从生态系统权衡协同关系来看,两种相关性分析均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以协同关系为主,由线性关系发现供给服务、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呈现为互为增益的协同关系,文化服务与支持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分别表现为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表明土壤保持和原材料及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协同度最高(4.4),权衡度最高(-5.2)为水源涵养和原材料、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3)淇河流域人类活动强度空间分异显著,流域下游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明显高于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强度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相关性由正相关转向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强,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使生态系统在不断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近年来生态学中最为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讨论了露天煤矿复垦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旨在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重合生态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体和他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以及由它们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维护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光污染对生态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鸣  马剑 《上海环境科学》2007,26(3):125-128
近年来光污染对人类及全球生态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其中光污染对动物植物的成长、繁殖,迂徙的干扰和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生态保护研究中新的热点课题。文章通过国内外的研究分析,以及现场调研、试验等,从光污染对生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周期等的影响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些反常行为进行研究;并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防治光污染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的数百万物种,构成了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和生境。依靠生物多样性的支撑,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和生境中繁衍、生息。但是,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过度开采、外来物种的入侵,气候变化和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的退化,最终影响了它对人类的服务和供给。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前途,没有生物多样性,地球也将由葱荣走向黯淡,人类终将无法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9.
地球生命力报告2010(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的状态 地球生命力报告运用一系列的指标监测了生物多样性、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地球生命力指数通过追踪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种群的变化,反映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生态足迹通过核算用以提供人类所需的可再生资源,以及吸收人类活动排放的CO2需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和水体面积,评估了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变化.生产的水足迹核算了不同国家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生态系统服务地图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位置和利用情况的信息,通过该地图我们可以找出生态系统服务最大值区域,以及哪里的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对人类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农业生产的价值,第二,对医学价值;第三,对工业生产的价值;第四,稳定生态系统的价值;第五、教育,科研及旅游价值,第六,为人类提供适应未来变化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地区对于我国以及东南亚整片土地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由于区域宽广,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多样化,生态系统极其容易受到破坏,该地区也是世界上生态最敏感、最具特点的地区,其生物与人类活动的空间局限性较大。随着该地区气候变化加剧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展,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保证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是实现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从国外到国内,一门跨越生态学与人口学的边缘科学——人口生态学正在崛起。深入开展有关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对于探讨我国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科学地解决人口问题,调整并维持岌岌可危的生态平衡,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类生活于环境之中,同生物圈内其他生物一样,自成一个生态系统,即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生态系统,他的物质流与能量流比其他生物系统要庞杂得多,必须引起人们予以特殊的关注。而生态学对人口学的意义,首先在于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的不断发展使不少城市湿地出现退化,表现为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面积萎缩等问题,使其原有的生态功能逐渐丧失。文章分析了城市湿地生态恢复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对退化的城市湿地进行生态恢复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在生态恢复之前,要设定合理的生态恢复目标;然后制定完善的工程规划,进行截污、管网改造等;重新构建其生物多样性,使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最后,还需合理地较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谈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放总量人类生活在地球生物圈内,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物圈是一个由生物有机体和无机物质组成的庞大的生态系统。人是这个庞大的生态体系中生物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圈里,生态系统的类型、规模和结构可能很不相同,但在一切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能量流通和物质交换。正是通过一定的能量流通与物质交换,把生态系统中各结构单元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的一系列动态平衡。人类就是在这样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环境条  相似文献   

15.
<正>《环境生态学》一书是针环境生态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该书共14章,包括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干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系统管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与环境》2017,45(1):106-113
生长和适应于喀斯特地貌环境的生态系统,即喀斯特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干扰和石漠化进程影响,其结构和功能均发生退化,因此,定位、长期监测喀斯特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过程和功能,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响应,对研究该类特殊生态系统的格局和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观测网络(CERN)仅有的两个喀斯特台站之一,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生物监测总目标是开展喀斯特高原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植被生态学(结构、过程、功能)监测与研究,及其退化植被的恢复生态学示范,建立喀斯特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化模式和范式。本文初步介绍了普定站的生物观测网络,以普定县后寨河流域的天龙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作为永久监测样地(主观测场),以陈旗不同干扰方式下的植被恢复样地、赵家田皆伐样地、沙湾主站址退耕样地作为辅助监测样地(辅观测场),以高羊河流域陈家寨坡耕地恢复和滇柏林改造样地作为生态重建示范样地(辅观测场),配合流域内外诸多样地与试验点(站区调查点),可初步定位监测和预测代表性喀斯特森林和灌丛的长期变化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了退化河口生态系统恢复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综合考虑河口生态系统对全流域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分别从生态系统的环境部分、生物部分以及对人类的影响等3方面,采用集水面积、人口密度、入海量、河口断流时间、水质、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等7项指标对河口生态系统状况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在海河流域主要河口生态恢复评价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8.
生物多样性的干扰、生活史及优化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许多生态系统中,日益增长的人类活动已经加剧了干扰的频度和强度.结果,在地球上,短命物种(包括许多外来的物种)在丰富度上可能会有巨大的提高;同时长寿命的物种又可能消失.这个结论可以通过对理论和经验研究中大量演替循环的观察得到.这篇文章主要讨论现有生态管理政策和保护中两个受到忽视的问题①生活史的限制因素;②未来全球变暖趋势.同时也强调了这两个因素在平衡干扰的频度和强度以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持和生态系统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直接提供粮食、木材等产品,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固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复杂性而言,它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及其中的生态过程。通常分为三个层次: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但从内涵、外延及分化的基础上来看,还应增加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圈两个层次。这样,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就把遗传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了。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40多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