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邵飘萍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少有的新闻全才,是一位优秀的新闻从业者。他随时处于采访的角色之中,广泛交友,获取新闻,在采访中胆大心细,与采访对象对话时善于把握对方的心理,引导谈话的顺利进行。他卓越的新闻采访艺术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对于当今的新闻记者来说,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学习邵飘萍的新闻采访艺术可以提高新闻采访的工作效率,抓住更多的新闻线索,获得更多的新闻资讯。  相似文献   

2.
唐山矿业公司的前身是开滦矿务局唐山矿,始建于公元1878年(清光绪四年),是洋务运动的产物,也是近代北方工业的摇篮,在近代工业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有“南有江南,北有开滦”之称,距今已有124年悠久历史。当时开凿的一号井(现在仍在使用)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开采的近现代化矿井,被誉为“中国煤矿第一井”。  相似文献   

3.
1898年于上海创立的《女学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女性刊物,它在维新派男性精英的支持和协助下,由女性创办并以其为宣传对象的历史产物。它的出现给中国妇女办报带来了一次高潮,而相继创办的《女报》也是在其影响下的产物。结合两报办报的历史背景,它们同时又是在近代中国男性办报的影响和社会政治活动的需要下萌发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近代史上 ,欧洲率先完成产业革命 ,按照资源分享观点 ,这是因其科技先进、工业发达、物质文明远远领先于地球村的各大陆洲。然而 ,在取得富裕的历史中 ,与繁荣孪生的环境污染也极为惨重 ,即使像为历代圣贤赞美、人们刻意珍惜的多瑙河、莱茵河、泰晤士河、日内瓦湖等等 ,也难逃河水黑臭、鱼虾灭绝之灾。为了阐明欧洲当时伴随产业革命而至的污染 ,许多环境及医学界学者 ,分析了1827年去世的天才音乐家贝多芬遗留下来的头发 ,证明了他是因长期食用受污染的鱼类致死的。他生前酷爱食鱼 ,而且每餐不可缺 ,其头发中的重金属毒物含量高得…  相似文献   

5.
李文海是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拓荒者,他对该学科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重新起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中因由,一方面是上世纪80年代史学的整体研究走向所致,另一方面也与李文海个人的史学理念、实践关系至密。李文海有关近代中国灾荒史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发表有系列独到观点,这主要体现在灾荒的成因、应对、影响以及灾荒学科价值等方面。在他的引领下,近数十年来我国近代灾荒研究取得了相当之进展,研究成果日渐丰硕,研究队伍日趋壮大。  相似文献   

6.
试论自然保护区法律保护的几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自然保护区法律保护的几项制度彭守约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条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  相似文献   

7.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于2010年7月30日凌晨6时在上海逝世。至此,新中国史上被周总理誉为“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的科学家终成绝响。钱伟长先生不但是我国近代力学的研究人之一、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在诸多科研领域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是一名社会活动家,身体力行推动国家社会发展。钱先生的天赋与其对国家对社会的杰出贡献令人敬仰、使人惊叹。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卢作孚先生所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缘由,在于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教育建设为重点,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的建设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机关改革与廉政建设。而且,抗战特殊的历史时期也给卢作孚领导的峡区建设提供了机遇。此外,卢作孚独特的人格魅力诸因素使得北碚完成了乡村现代化之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乡村建设道路。尤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保证了北碚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是整个20世纪乡村建设运动史上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在每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都各有其特殊性。井冈山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端,并成功寻找到了近代以来实现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井冈山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近代哲学家一样,谭嗣同并非专职教师或教育工作者,而是主张变法维新的启蒙思想家和参与戊戌维新的政治家。因此,谭嗣同所面对的教育对象除了特定的学生——如长沙时务学堂的学员外,更多的是中国的广大民众。这决定了谭嗣同所讲的教育是普及的,其中不仅包括教育内容,而且包括教育途径。谭嗣同青睐的学会、报纸等渠道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普及,而且尽显近代教育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吴继星 《环境》1994,(5):28-28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生来就是冤家对头吗?不是。但在近代史上,有人在生态政治的沙滩上画了一条特殊的分界线,一边是环境学家,他们认为,全世界正在把目光集中于强夺地球有限的资源,以满足其贪婪的野心,资本主义对整个环境的破坏理应受到谴责。因此,他们希望清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另一方则是商人及部分经济学家、政治家等,在他们看来,环境保护是一种巨大的财政负担,发展环境规划阻碍经济的增长。80年  相似文献   

12.
王韬是中国近代较早全面接触西方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学者之一。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并能将之成功地传播给西方。同时,他又能以开明的态度与西方世界进行广泛深入地交流学习,在合理地批判与学习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前沿学说与新锐观念,具有一定的时代先锋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邹晶 《世界环境》2012,(3):10-16
在世界环境史上,功勋卓著,力挽狂澜,舍身忘己,名垂青史的各国名人不胜枚举,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工程师、记者、教师等。但有一位却是他们中赫赫有名也是独具特色的人物,他就是现年83岁的加拿大老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教士、商人来到中国,创办了一大批报刊,其中由英商人美查创办的商业性报刊《申报》,成为我国近代报刊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本文通过探析《申报》的办报特色,从该报早期经营者美查等人在新闻内容、新闻形式、经营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创新上入手分析其成功之道,以期对新形势下的我国报业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羊城广州,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我国的近代史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孙中山领导广州起义,创办黄埔军校,黄花岗72烈士墓,毛泽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人领导广州起义等等,向来为国人崇敬和景仰。广州夏不酷暑,冬不寒冷,四季常花,素有花城的美誉。广州还是一个多功能的城市,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和贸易十分发达。因此许多人都非常羡慕广州大城市的生活,并想尽一切办法调来广  相似文献   

16.
邹晶 《世界环境》2012,(3):12-16,2
在世界环境史上,功勋卓著,力挽狂澜,舍身忘己,名垂青史的各国名人不胜枚举,他们有的是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工程师、记者、教师等.但有一位却是他们中赫赫有名也是独具特色的人物,他就是现年83岁的加拿大老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政治家,孙中山从多个维度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形成了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以辛亥革命的方式促进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转型。他的哲学理论以进化论和生元说为主线,在宇宙观方面大力引进自然科学,并使知行观接近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他在论证革命合理性的同时,还主张发挥精神的力量。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这些蕴含精神能力的哲学思想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他的哲学思想是对当时的各种精神加以提炼、升华和概括,这既是他对革命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时代的回应。他宽广的世界观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了近代的超前意识,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05,(6):28-29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这是诗歌中的惠州,也是历史的惠州。昔日东坡被谪处,今朝名城竞风流。这是现实中的惠州,也是向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迈进的惠州。惠州,既是一片饱含文化的厚土,又是一块充满革命激情的热土。从一代文豪谪贬于斯到近代史上的"东征"与"东纵",再到今天的新兴的工业城市和正在创建的全国文明城市,九百余年的历史中惠州就一直处在世人的注目之中。天下不敢小惠州。在建设绿色广东的大旗下,惠州市这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发出了建设绿色惠州的号召。我们相信随着绿色惠州的建设,惠州将再一次引起人们的瞩目。  相似文献   

19.
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搞好全省煤炭行业的环境保护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陈立良,于志广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盛会,江总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正>人物简介他曾拍摄过1000多部经典电影,打造了一个无法重现的电影王国神话,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香港富商豪贾云集,但以经营影视而登上香港富豪排行榜唯他一人。他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内地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他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他就是邵逸夫。1990年,为表彰他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