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省缺乏常规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火电比重已经过大,加快核电发展,是我省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继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之后,浙江省第二座核电站三门核电站的两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机组也即将在2015年投入运营。加速核电建设不仅保证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而且能实现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省核电建设应通过加强核电站的安全检查、设计建设中安全措施保障、解决核电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和加强监测网络的建设等,促进浙江省的核电建设与环境安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8,(11)
正"从大亚湾核电站的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到如今‘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设备国产化率86.7%,从40年前的‘小学生’,到将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出口到老牌核电强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核电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广核集团副总经理谭建生日前在"中广核改革开放40周年故事汇"上如此表示。演绎"零资本裂变"奇迹中广核起步于我国大陆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业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1978年,中  相似文献   

3.
(4)核电在1980~1985年间,全世界的核电消费量上升了99%,上升最快的是法国和苏联。但这种增长的绝大部分是由于几年前建设的电站开始投入使用。由于建设费用超支和从安全考虑,近年来在建的核电厂数量有所下降,这种趋势估计将继续保持下去。西德从核电站获得能源总量的10%,但自1975年以来,仅仅发出一座核电站的建设订单,以前已发出订单的八个核电站并未开工,政治上的反对是主要原因。在美国,电力公  相似文献   

4.
《环境》2005,(12):77
每座核电站都十分注重安全,设有一系列的安全保护监督测量措施,设备先进,自动控制程度高,技术要求严格,人员素质精良.一个目标,就是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安全.事实也是这样,世界核电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安全运行记录,核电迄今仍是安全的能源.但这并不是说核电就绝对不会发生严重事故.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型工程,小事故就会涉及到各方面,何况人也有误操作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本期话题: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以后,欧洲民众再次走上街头抗议建设核电站:德国本已延长核电站运营的计划被迫暂停;瑞士第一个站出来声明停止核准核电站;几乎所有的拥有核电站的国家都在进行安全检查……中国的反应也是自从建设核电站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态度甚至远远超过20多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这一次,中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对核设施进行全面安检"。而此前,中国正在研究修订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计划大量增加核电的投入。同时,在日本核电站出现泄漏之后,3月11-17日,与核电相关的上市公司如东方电气、中  相似文献   

6.
《环境》2017,(4)
<正>"我国核电站安全有保障,风险可控。"日前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贺禹表示,"核电行业对核电安全的敬畏和守护,是国家坚持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的基础和底气。"贺禹指出,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核安全重于泰山,我国核电具有后发优势,固有安全性更高,特别是"十二五"以来,通过持续的安全改进、系统的自主创新、完善的安全管理,我国核电企业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以中广核为例,核电运营业绩保持在世界先进水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核电的国家,1953年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到1994年,英国的核电已经有14个电厂,31个反应堆,总装机达到1200多万千瓦。由于国内反核压力,英国停止建设核电站20多年。英国目前有8座核电站,发电量占英国用电量的20%,将在2030年前后到期退役。同时,英国的火电厂将在2025年前后全部关闭。为了替代目前老化的发电机组和降低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未来英国急需新建核电项目。而中国企业也将在英国重启核电计划的首个项目欣克利角核电站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环境》2006,(10):8-8
高素质的核电站运营人才队伍是核电站持续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近两年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为满足核电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借鉴国内外核电人才培养经验,采取“订单制”的方式,与高等院校联合,形成了一套几何式滚动发展的核电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核电中长期规划提供了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核能发电的优点及世界核能发展现状。目前,核电的建设和运行技术已经成熟,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核电的建设势在必行。文中着重阐明了核电站与海洋生态系的关系,因为核电站必须兴建在沿海或沿江地区,所以要特别考虑热污染、氯污染和放射性污染对生态系的影响。最后指出核电站与海洋生态零点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核电站放射性固体废弃物的处置问题是关系着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核电站放射性固废的处置技术与整备也是制约许多国家核电发展与产能扩大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核电站放射性固废处置技术对于环境保护以及对我国核电事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山是中国核电的发祥地. 秦山核电一期工程是我国大陆自行设计、自行建造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采用压水堆型,装机容量为30万千瓦.1985年3月开工建设,1991年12月并网发电.秦山核电二期工程两个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和秦山核电三期工程两个70万千瓦重水堆核电站先后于2002年至2004年建成发电.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54年首座核电站运行开始,核电建设曾有过二十多年的黄金时代,全球有四分之三以上核电站在那个时期建成,彼时核电建设的门槛是技术、资金和制造水平。除了美国、法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是绝无能力涉足的。时过境迁,技术的进步和制造业的转移,似乎降低了核电建设的难度。但是,建与不建的争  相似文献   

13.
核电的复兴     
吕威 《世界环境》2009,(3):10-10
今年3月,湖北咸宁等三个内陆核电厂的厂址选择阶段安全分析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和环境专家委员会的论证,中国加快了核电开发进程。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2007年以来,全球都兴起了一阵核电复兴的浪潮。今年2月份,意大利和瑞典公布了建造核电站的计划,法国也在规划新的核电站。  相似文献   

14.
孙钰 《环境保护》2011,(10):32-34
核电安全对于发展核电至关重要,近期发生在日本福岛的核电站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核电发展问题的关注.近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王玉庆,就中国如何安全开发和利用核电的问题接受了<环境保护>杂志的专访.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6,(6):4
今年3月,国务院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要求统一发展技术路线,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努力形成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环境》2006,(7):4-4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下称《规划》),《规划》要求统一发展技术路线,坚持自主设计和创新,努力形成批量化建设先进核电站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你想象中的核电站长什么样?神秘工厂,烟囱林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起来看看核电站周边的环境是怎样的。在核电站周边,呈现出一番核电和周边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生的景象。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由于核能具有清洁、低碳、高效的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洋浮式核电平台的水动力特征问题,从核电平台作业海况、设计选型和研究手段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对比核电平台与陆地核电站差异,提出了浮式海洋核电平台万年一遇的极限海况计算标准。对比论证了多种平台类型与系泊方式,确定了适合我国渤海海域的平台载体类型、系泊方式。介绍了核电平台研究的技术手段,从数值模拟、原型观测与模型试验等三个方面对目前常用的核电平台水动力分析方法进行了概述,最后指出了浮式核动力平台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核电发展经历4个阶段1954年,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机组,人类进入了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从世界核电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实验示范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减缓发展阶段以及开始复苏阶段。1.实验示范阶段(1954-1965年)1954-1965年间,世界共有38个机组投入运行,属于早期原型反应堆,即"第一代"核电站。期间,1954年前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5MW实验性石墨沸水堆;1956年英国建成45MW原型天然铀石墨气冷堆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60MW原型压水堆核电站;1962年法国建成60MW天然铀石墨气冷堆;1962年加拿大建成25MW天然铀重水堆核电站。  相似文献   

20.
应春豹 《环境》2002,(10):44-44
每座核电站都十分注重安全,设有一系列的安全保护和监督测量措施,设备先进,自动控制程度高,技术要求严格,人员素质精良。一个目标,就是从各个方面来保证安全。事实也是这样,世界核电史上一直保持很高的安全运行纪录,核电迄今仍是安全的能源。但这并不是说核电就绝对不会发生严重事故。一个错综复杂的大型工程,小事故就会涉及到各方面,何况人也有误操作的时候。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就是人对小事故判断不准,处理不当造成了大事故。因此在千方百计地确保安全运行的同时,还要切实制订出一套万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