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饮水中氟含量超标可引发严重的地方性氟中毒。如何高效、经济地降低饮用水中氟含量对保证供水水质安全意义重大。以石英砂、沸石、煤矸石和壳聚糖4种天然介质材料为载体,制备铁/铝改性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等温吸附试验和动力学吸附试验,对比研究了4种改性天然介质材料的除氟效果。结果表明:载铝煤矸石和载铁沸石两种改性材料均表现出较好的氟吸附性能,在本试验条件下两种改性材料的除氟率分别达85.1%和83%;动力学吸附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改性材料对氟的吸附在1~2h内基本完成,在4h内达到吸附平衡。可见,利用天然介质材料改性去除水环境中氟污染效果显著,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环境流行病学起源于对自然因素引起的疾病的研究,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中毒等,自从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相继出现,为了查明病因,各国广泛开展了环境流行病学的调查,其目的是要揭示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潜在的和远期的  相似文献   

3.
火山碎屑流与火山碎屑流堆积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内涵。狭义的火山碎屑流是指火山爆发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炽热火山碎屑物质从火山口喷射入高空形成喷发往,后崩塌坠落形成高密度碎屑流,沿火山斜坡或低洼地汹涌湍急地流动运移侵位的机理,它与形成熔岩的“熔岩流”含义相类似。火山碎屑流定位后的堆积称为“火山碎屑流堆积(Ignhobrite)。由其熔结冷却固结所形成的岩石总称为“熔结火山碎屑岩”,由于定位的火山碎屑物质在火山碎屑流堆积中所处部位的不同而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从而形成部分馆结、部分不懈结的现象,其中熔结部分称…  相似文献   

4.
(一) 火山岩系与正常沉积岩系的形成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即使以火山岩系而论,陆相火山岩的堆积又不同于海相火山岩。由此可见,在地层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它们各自的特殊性。陆相火山岩系主要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各种超浅成次火山岩体、火山碎屑岩、火山喷发间隙期的洪积、坡积碎屑岩、火山宁静期的河湖相沉积组成。由于火山活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火山岩系的堆积方式随火山活动形式的不同亦有变化。火山活动受上地幔与下地壳内岩浆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制约。它在堆积物中表现为岩石化学成份的变化和岩石组合特征的差异等。以此为主要标志,可将火山岩系划分为一些旋回。旋回之间具有对比性。  相似文献   

5.
长江下游陆相火山岩地区分布着规模巨大的玢岩铁矿及其有关蚀变岩石,铁矿形成后普遍受到古风化淋滤和剥蚀作用的影响,并在浸蚀面上堆积的火山碎屑岩层的底部,发育有含铁矿石和蚀变岩石角砾的碎屑岩层。在此基础上又生成一套直接受火山作用控制的蚀变,称为火山蚀变,它在火山碎屑岩中分布很广泛,其中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明矾石化、硬石膏化、叶腊石化、硅化、高岭土化和水云母化等。上述两类蚀变是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在成因上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清江干流梯级开发水利工程集防洪、发电、供水、灌溉、旅游为一体,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鄂西自治州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等将产生一定影响。现以清江干流梯极开发的重点一姚家坪水电枢纽对库区思施市沐抚区的地球化学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影响为例,进行探讨性分析。清江上游目前没有大的工业污染源,化学性污染主要来自本地区燃烧高硫、高氧、高硒的石煤。碘在该区域环境本底中含量较低。恩施市沐抚区是著名的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甲状腺肿(包括克汀病)、地方性硒中毒和缺硒性病症流行区。1工程对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影…  相似文献   

7.
陕西紫阳氟中毒症根源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紫阳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基岩、煤炭、水、土壤和部分作物中氟含量以及与氟中毒症发病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的氟中毒症的发病率与煤层地质、煤质、燃煤量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西德安吴山地区地方性氟中毒区域存在高氟的地球化学异常。富氟的岩(矿)石为其原生源,受表生地质作用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在土壤、水和生物体中形成了富氟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系统。研究发现,该地区氟进入人体主要通过5个途径,其中食物是进入人体最主要途径,食物中的氟元素超标情况严重,其次是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并根据这些规律提出德安地方性氟中毒病几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氟污染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气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报告指出了氟污染给植物造成严重危害。本文从六个方面考察了氟污染对植物的不可见伤害,并对当前的研究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10.
氟的土壤地球化学与地方性氟中毒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一、北方地方性氟中毒区环境地质背景 根据我国地方性氟中毒地区的环境地球化学背景,病区可划为四个比较集巾的地区。其中北方病区主要为:从黑龙江的三肇地区经吉林的白城、辽宁的赤峰、河北的阳原、山西的山阴、内蒙、陕西往西,这一大致东西向的干旱、半干旱富钙地球化学环境中苏打盐化氟富集病区。在病区内分布着大量的火成岩如片麻岩、花岗岩、安山岩、玄武岩等和第四纪黄土,这些岩石含氟一般在370—800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贵州对地方性氟中毒已进行过多次调查,无论在病因研究、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诊断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这些调查多属于重点解剖性质,对全省范围内的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状况,还缺乏全面的认识。本文主要从环境地质角度出发,对引起贵州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背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流行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萤石矿区的地方性氟中毒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环境健康问题,严重地危害病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别是氟骨症,轻则降低劳动能力,重则全身瘫痪,长卧病榻。所以,对这个问题应引起广泛注意。已知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它是由于饮水中的含氟量过高(超过卫生标准1.0毫克/升)而引起的。那么,为什么在萤石矿区也会发生地方性氟中毒呢?这就要先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氟污染与人体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双阈值效应。人体长期暴露于氟地球化学异常或人为活动引起的氟污染环境中,会促使氟不断进入体内,最终导致氟中毒及其它氟效应。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氟化物和全氟化合物(PFCs)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状况,综述了氟污染的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及污染/转移途径;回顾了氟化物及PFCs在人体内已产生的众多效应研究;总结了在饮水型氟污染、燃煤型氟污染、工业氟污染及人体氟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氟中毒区污染、人类活动氟污染以及氟与人体健康关系三个方面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 位于寿昌-马剑火山构造洼地中段的寿昌地区,中生代期间,由于区域火山作用结果,堆积了厚约1300~5100米的火山沉积岩系。对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来说,这套火山沉积岩系有一定代表性,所以很早就引起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刘季辰、赵亚曾、李春昱、邹鑫祜、顾知微,陈其奭等先后进行过研究,1965年浙江省区测队进行20/1万区测时,这套火山沉积岩系的地层层序才基本确立,从下而上四分为劳村组、黄尖山组、寿  相似文献   

15.
环境医学     
X 1895027]7地方性氟中毒环境地球化学病因的探讨/黎秉铭…(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5,15(1)一72~75 环信X一58 氟中毒的发生与饮用水中氛离子的含量成正相关,但发病率的轻重又受到钙、镁离子的控制。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氟病地区青少年氟斑牙的发生,并非完全由煤烟氟污染玉米所致,而与南方平均气温高·病区人群长期大量饮用含氟和钙、镁离子偏低的水有关,特别是很少食用煤烟氛污染玉米的城市,这种相关性显得更加明显。表3参8X 18 9502718氟化物对工人淋巴细胞SCE的诱发/孟华千(山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  相似文献   

16.
溧水火山岩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东邻茅山山脉,西接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一系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分布区之一。该区火山岩系,按喷发次序、岩石组合、喷发间断等,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四个火山喷发旋回,即龙王山旋回,主要由中—基性熔岩、次火山岩和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组成,东芦山旋回,主要由中碱性和基性熔岩、次火山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组成,观山旋回,主要由中碱性—碱性熔岩、次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甲山旋回,全部由酸性熔岩、次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有关各旋回的主要岩石类型和主要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份见表1、2。  相似文献   

17.
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广泛出露于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区,在浙东闽东境内几乎占火山岩出露总面积的90%以上。详细研究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的形成机制和相就显得十分必要。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的详细划分和解体,定将有助于深入认识浙闽东部的火山地质特征。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的形成机制有了许多新认识,非牛顿流体力学的引入更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观点。本文拟就这些方面作一简要综述,并提出我们建议采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侵蚀缓慢改变着地球面貌,使陆地丢失、沃地减少、土壤肥力下降以至完全丧失使用价值。侵蚀不像地震、火山、泥石流那样在瞬间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是“软刀子宰人”,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慢慢“蛀”蚀掉,其危害程度绝不亚于爆发性的自然灾害。侵蚀力来自水、风、冰川、海洋和地壳变动。人也是可怕的侵蚀力,人与自然交互作用,加速或减缓侵蚀的过程。侵蚀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减轻侵蚀,特别是减少人为侵蚀。土地侵蚀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氟中毒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地方病。我国这种地方病的分布甚广,几乎各省和自治区都有这方面的报道,估计全国受氟病威胁的人口达4,500万人之多。防治饮水引起的地方性氟中毒的根本措施是控制饮水的含氟量低于1毫克/升。近年来,许多高氟地区进行了大量改水降氟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一些高氟地区仍未找到低氟水,居民还是饮用高氟水。这些地区应考虑采用化学除氟法,既可减轻病人痛苦,使之逐渐好转,又可防止新病人的出现,笔者曾在本刊今年11期中撰文介绍了混凝沉淀法除氟的应用,现再简述活性氧化铝除氟方法,供大家  相似文献   

20.
以火山门为源处的火山碎屑流堆积经冷凝固结所形成的岩石称为熔结火山碎屑岩,它具有熔结分带特征:下部为未熔结带,塑性碎屑组分未变形,由凝灰质岩石、沉凝灰岩、用砾凝灰岩、晶(玻)屑凝灰岩,火山泥球凝灰岩等组成;中部为馆结带,塑性碎屑组分发生了塑性变形,由熔给程度不同的熔结凝灰岩或馆结角砾岩等组成;上部为未熔结带,塑性碎屑组分未变形,由各种晶玻或玻品凝灰岩、浮岩屑玻屑凝灰岩等组成。过去曾用“烧结”、“焊结”、“熔结”来表示熔结火山碎屑岩的熔结程度,但在实际应用中感到困难。根据对长江中下游及浙、闽、粤、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