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永志  俞艳 《环保科技》2001,7(2):44-46
依据AgNO3滴定水中Cl-的实验原理,指出了经典空白实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指示剂的用量和滴定液浓度对滴定终点的影响,进而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正滴定终点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线性滴定法测定天然水氯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滴定过程中的化学平衡出发,推导出线性滴定法天然水氯化物所需的函数关系式f(v),并应用于实验中,获得了优于电位滴定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依据Al(Ⅲ)盐强制水解聚合过程的电位滴定实验结果,利用铝盐水解聚合电位滴定曲线上的3个临界特征点,同时利用Origin软件自备的Boltzmann方程对滴定曲线拟合,给出了通过电位滴定实验计算聚合铝含量的定量公式。此公式能方便地计算出铝盐强制水解聚合溶液中的聚合铝含量。模式计算结果与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测试结果线性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滴定法应用于测定造纸厂废水中的无机氯离子的实验。在实验中做了空白回收集,废水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并与传统的氯离子测量方法-儿酸钾指示剂滴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极法远宛优于铬酸钾法。  相似文献   

5.
做准高锰酸盐指数考核样,关键是要配准KMnO4标准使用液,控制好实验用水、水浴加热时间、滴定温度、滴定速度等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依据碱滴定实验结果和磷酸根对Al(Ⅲ)水解-沉淀过程作用机理,建立了磷酸根存在下Al(Ⅲ)水解-沉淀过程的简单理想热力学模型。按此模型计算出的pH-B曲线与滴定pH-B曲线能较好地吻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Al(Ⅲ)-磷酸盐溶液体系中Al(Ⅲ)水解-沉淀的特性,并为研究聚磷氯化铝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的总硬度测定采用EDTA进行络合滴定。实验中用自动电位滴定仪代替人工进行样品分析,由颜色突变判断滴定终点改为电位突变,具有高硬度样品预判断、滴定干扰小、准确度高、节省人力、便于数据记录统计比较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决定多元弱酸滴定曲线突跃的因素出发,并依据视觉误差和终点误差的要求.从新推出多元弱酸分步准确滴定的条件,并讨论了分布准确滴定条件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9.
定pH值下垃圾焚烧飞灰酸中和容量与元素浸出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王伟  万晓 《环境科学》2008,29(2):529-534
采用定pH值滴定实验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垃圾焚烧飞灰的酸中和容量和元素的浸出行为.实验中将浸取液的pH值分别控制在4、5、6、7,持续滴定150 h,在不同时刻测定溶液中主要元素和重金属等多种组分的浓度.研究表明,在每个pH值条件下,在滴定最初阶段,累积的消耗酸量迅速增加,随着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加,酸的消耗速度逐渐下降,在20 h左右,飞灰的中和反应趋于稳定.随着滴定的pH值由7下降到4,飞灰表现出的中和能力也相应加强.由于形成机理和在飞灰中的存在形式不同,滴定过程中,各种组分表现出不同的浸出行为,K、Na、Ca和Cl的浸出不受中和反应的控制,Si和SO24-的浓度在滴定初期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Cd和Zn的浸出速度与酸的消耗速度基本相同,Cu、Pb和Cr的浸出慢于酸的消耗.利用定pH值滴定实验能更好地研究飞灰浸出的过程和重金属的潜在浸出性,为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准确预测和评价重金属的浸出行为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0.
对医疗废水中总余氯的监测方法进行优化,在标定实验滴定终点难以观察的情况下,引入化学需氧量测定中相同物质的标定实验进行互相验证,有效提高了滴定液浓度标定的准确性.通过对标准样品的分析测定,实验表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在标准样品浓度范围内,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质控要求.此外就医疗机构废水含氯消毒剂投放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应...  相似文献   

11.
环境水样中氯化物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目的:分析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氯化物,滴定终点溶液颜色的变化特征,总结其规律,以便分析者做为参考。方法:以环境监测标准中推荐的硝酸银滴定法GB11896-89进行实验测定。结果:当看到溶液为明显的砖红色时,早已过了等当点和滴定终点了,当溶液为比较明显的灰黄色时,虽然已经过了等当点了,但却是滴定终点,用其点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结论:在水样滴定的全过程中,不要找溶液成什么明显的砖红色时即为终点,而要找溶液成为较明显的灰黄色时,即为水样滴定终点,用这个点进行计算往往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化学反应中,很多有机物只能部分被氧化.易挥发的有机物也不包含在测定值之内,因此高锰酸盐指数是一个条件性的相对指标.作者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分析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标样实验得出:高锰酸钾浓度、溶液酸度、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滴定温度、滴定时间、实验用水等因素均对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尝试对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高锰酸盐指数项目测定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分析,从高锰酸钾的校正系数、蒸馏水空白值、水浴的温度、加热的时间、样品酸度、滴定的过程、滴定终点的判断等因素加以分析,找出其影响测定结果的原因。实验操作中,应注重上述因素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终合滴定是化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广泛应用于各生产部门和科学研究中,络合滴定的终点误差(TE)问题是关系到测定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性至涉及分析方法本身是否可靠的大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提出了除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外的几种络各滴定终点误差计算方法,使读者更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终点误差的实质和计算运用。  相似文献   

15.
水体与土壤中天然有机物与铜的络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络合滴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水体DOC和土壤WSOC与铜的络合参数。比较了土壤WSOC与FA、HA及与水体DOC络合参数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pH降低,络合稳定常数下降;滴定浓度范围降低,测定络合条件稳定常数升高;离子强度上升,络合稳定常数相应下降。2个样的WSOC络合稳定常数测定结果分别为4.66和4.64,高于水体DOC;络合容量分别为0.079和0.023mmol(Cu)/mg(C),低于DOC。考虑到络合位初始浓度与其他因素的影响,WSOC与FA和HA样品的络合能力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6.
对天然水体痕量金属有机络合参数直接滴定法测定的动力学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导出了1:1络合滴定反应的动力学影响公式,并用计算机模拟计算了几种因素对滴定平衡时间的影响,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表面酸碱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电位滴定技术和恒定容量表面络合模式表征不同来源天然伊利石的表面酸碱性质。鉴于固体基质在酸量滴定过程中发生溶解,相应的滴定上清液被视为体系空白。考虑到水解铝、硅酸和伊利石表面活性位之间的表面络合或沉淀反应,提出两种表面质子反应模型。对其中的特例,还考虑了表面离子交换反应。模拟程序的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对水解伊利石体系的滴定行为均可获得满意的描述。相的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表明样品的酸碱性质之间存在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光谱技术研究酸碱电位滴定对不同地碱天然伊利石表面性质的影响,特征衍射线的强度变化与XRD标准模式的匹配结果表明,酸碱滴定过程的产物为表面硅铝铬合物,在显微喇曼光谱中,酸量滴定导致Si-O键和Al-O键的谱峰强度显著削弱,而在碱量反滴定之后又有所恢复,在^27A核磁共振光谱中,四配位铝与六配位铝共振信号的强度比酸量滴定前后发生明显变化,而样品比表面积的变化却不大,这些现象说明伊利石层状晶体结构中相对稳定的基础层面同活性较高的边缘侧面一校对 表面反应活性产生影响,固体基质酸解释放的硅酸,水合铝形态与伊利石表面位相互作用生成新的表面硅铝络合物。  相似文献   

19.
乐安江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应用表面络合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乐安江沉积物的表面特征及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进行了乐安江沉积物样品的表面电位滴定实验及样品对重金属Cu、Cd的吸附实验。应用图法及FITEQL优化程序确定了表面络合模式中的相应参数,并对模式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研究了3种表面络合模式即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的拟合应用飞速,结果表明,3种表面络合均能较好地描述天然沉积物的吸附过程,但哪种模式从化学  相似文献   

20.
铝、铁共聚作用的化学特征及晶貌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通过对铝,铁水解共聚物的合成制备及其水解共聚合过程电位滴定的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共聚物样品的晶貌观测,nAl/nFe的点能谱及结构组成的红外光谱测定,对铝铁共聚作用的化学特征及其晶形貌象,共聚作用进行了研究及讨论,为深入研究铝无机共聚溶液体系化学形态组成及其絮凝剂的提供了的基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