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对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溞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纸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小,根据上述毒性实验所测定的半数效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筛选出对该行业废水最为敏感的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生物,同时结合毒性单位法和废水中的常规污染物浓度与特征污染物对该排放废水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96 h LC50为33.24%、33.33%和32.96%,属中毒;对大型溞的48 h LC50为27.01%和37.47%,属中毒;对青海弧菌Q67的15 min EC50远远小于10%,属高毒或剧毒;对斜生栅藻的96 h EC50为50%~100%,属低毒。可见,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方法对制浆造纸废水最为灵敏;同时测定4类生物急性毒性的方法为建立我国重点废水排放行业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体系和适合不同污染源废水的试验生物目录库奠定了基础;虽然部分制浆造纸废水的理化指标已经达标,但是其生物毒性较强,这说明采用生物毒性监测配合理化监测方法监测水污染源排放的废水,才能更深刻了解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 Cl和Na2SO4两种无机盐对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过高或者过低浓度的Na Cl对青海弧菌Q67具有毒性抑制作用,Na2SO4对青海弧菌产生的抑制作用不如Na Cl显著,Na Cl和Na2SO4协同作用下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抑制作用比同浓度的Na Cl和Na2SO4单独作用下的毒性抑制作用显著。本试验结果结可以用于为高盐废水的排放限制浓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某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急性毒性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采用发光细菌法测试某制药厂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中5个节点废水的急性毒性.地下调节池水样EC50为3.44%,TUa为29,LID为625,为极强/高毒废水;地上调节池水样EC50为2.46%,TUa为41,LID为244,为极强/高毒废水;中间沉淀池水样EC50大于100%,LID=10,毒性较弱;二级沉淀池和总排放出口的废水EC50均大于100%,且LID均为1,无毒性.结果表明,现有处理工艺流程有效降低了制药废水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总排出口废水对发光细菌已经没有可见的生物毒性,达到相关制药废水排放标准.同时发现,低浓度废水对发光细菌的发光度不但没有抑制,反而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蚕豆微核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单项指标及生物综合毒性PEEP(潜在的毒性效应指标)对石化行业5家企业、13个排放口废水的生物毒性和企业污水处理装置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受试企业污水处理装置设计合理,但总排PEEP指标均未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应用生物配体模型(BLM)所得累积半致死浓度(LA50)预测我国辽河与太湖4个点位Cd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同时与实际水样Cd的加标实验结果对比。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的48 h-LC50(183.74~267.31μg/L)与BLM预测的48 h-LC50(134.91~376.35μg/L)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以大型溞急性毒性数据所调整LA50为基础的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其中太湖点位水样Cd的毒性高于辽河点位,可能是辽河点位较高溶解性有机碳(DOC)和碱度浓度对Cd的毒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羊角月牙藻在制药废水毒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羊角月牙藻(FACHB-271 Selenastrum capricornutum)作为测试生物,分别采用EC50(半数抑制浓度)、TUa(急性毒性单位)和LID(最低无效应稀释度)指标对某制药厂污水处理站4个工艺节点和总出水排放口的水样进行急性毒性效应评价. 结果表明:地下调节池(工艺节点①)水样EC50为15.12%±3.82%,TUa为6.6,LID为16,为极毒/中毒废水;地上调节池(工艺节点②)水样EC50为15.81%±1.04%,TUa为6.3,LID为16,为极毒/中毒废水;中间沉淀池(工艺节点③)水样EC50为62.12%±3.83%,TUa为1.6,LID为8,为中毒/低毒废水;二级沉淀池(工艺节点④)水样EC50为89.10%±1.43%,TUa为1.1,LID为4,为低毒废水;总出水排放口水样EC50>100%,TUa<1,LID为1,为无毒或微毒废水. 经过各污水处理工艺节点后,制药废水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逐级减弱,并且毒性指标与ρ(CODCr)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研究还发现,采用毒性指标LID表征该制药废水的生物毒性,对废水样品的毒性分辨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
制革废水和印染废水的综合毒性评估及鉴别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利  陈文艳  万玉山  郑国娟  赵远  蔡强 《环境科学》2015,36(7):2604-2609
研究采用成组生物毒性试验(发光菌急性毒性、斑马鱼幼鱼急性毒性,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小球藻急性毒性),结合理化指标,通过毒性单位、平均毒性(average toxicity,Av Tx)、毒性指数(toxic print,Tx Pr)、最敏感的测试(most sensitive test,MST)和潜在毒性效应指数(potential ecotoxic effects probe,PEEP)对不同工艺阶段印染及制革废水进行毒性削减评估.结果表明PEEP能兼顾废水排放量与毒性效应,更为客观地表征了废水综合毒性,PEEP评价结果显示制革废水和印染废水的毒性削减率分别达到36.8%和23.2%.最后,以发光菌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毒性鉴别.结果表明,印染废水中主要的致毒物质为非极性有机污染,其次为可滤性化合物,然后是重金属、氧化性物质以及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8.
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在工业污染源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铁岭市26家有代表性的企业所排放的废水进行了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污染源进行了毒性分级,探讨了生物急性毒性试验在污水源监测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3种刺激性化学战剂对鱼类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国际通用鱼种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及中国特有鱼种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2种试验生物,对二苯氰胂、二苯氯胂、苯氯乙酮3种化学战剂进行了静态及半静态2种方式的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不稳定受试物,半静态试验方式更能满足对浓度的质量控制要求;对于鱼类,这3种化学战剂均属于极高毒性水平;这3种化学战剂对于鱼类的急性毒性程度不同,二苯氰胂、二苯氯胂的毒性在同一水平,其中二苯氯胂毒性略强些,苯氯乙酮较另2种物质的毒性弱一个量级,比较2种鱼类的试验结果得出,稀有鮈鲫与斑马鱼敏感性相似.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氯消毒前后污水毒性的变化及消毒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发光细菌试验和umu试验,分别考察了二氧化氯投加量和反应时间对污水二氧化氯消毒后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氯消毒剂投加量的增加,消毒后水样的急性毒性不断增大,但遗传毒性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二氧化氯的消耗量不断增大,消毒后水样的急性毒性先增大后减小,遗传毒性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由于消毒条件对污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有着不同的影响,说明污水中产生急性毒性和产生遗传毒性的物质不同,对于某一种污水,通过控制消毒条件可以使消毒后污水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都较低.  相似文献   

11.
文章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工业废水的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技术的发展和现状。运用3~5种小型鱼类组合技术方法对数十家企业工业废水进行急性毒性测试,可显著提高该技术方法毒性测试的灵敏性和毒性判断的可靠性,并显著缩短试验时间。根据工业废水组分及生物毒性的复杂性,以及不同鱼类对同一毒性和同一种鱼类对不同毒性的敏感反应具有差异性的特点,着重探讨和论述了支持用多种鱼组合(同时)测试工业废水急性毒性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东莞华鸿电子厂工业废水处理的设计最大流量为100 m3/d,属小型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该厂的工业废水流量虽小,但水质成分较复杂,主要含有金属如铜离子、有机溶剂、烧碱、丙酮及冲洗废水等。介绍了针对该厂废水性质的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设备选型和工程投资概算等。  相似文献   

13.
常州市典型工业废水综合急性毒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营养级别的藻(生产者)、溞(消费者)和发光细菌(分解者)为指示生物,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大型溞急性毒性和叶绿素荧光急性毒性实验这三者的基础上,采用毒性分级体系(toxicity classification system)对常州市六种典型企业原水和处理出水的综合急性毒性进行了评估及比较。结果表明,六种典型企业原水都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电镀厂、食品厂和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出水基本无毒,毒性削减明显,但化工厂、印染厂和电子厂处理出水具有较高的急性毒性,而理化指标监测结果表明这六种处理出水可以直接排放。废水综合急性毒性大小和理化指标结果没有必然联系,应进一步完善理化监测指标,强制性增加生物毒性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查金苗  王子健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12):1682-1686
提出一套利用日本青鳉胚胎-幼鱼阶段生长、形态学改变和雌雄比例变化的指标体系评价排水的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属于活体动物的短期和部分生命阶段暴露测试,整个实验周期为21 d,测试过程不依赖复杂的仪器设备,操作简单、成本低.通过在北京市污水、工业废水及其经过生物处理后的排水进行测试,表明其能够比较准确判断排水中是否存在急性毒性、致畸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物质.将其应用于评价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毒性效果,结果表明反渗透工艺能够去除大部分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15.
集聚外部性是集聚影响工业污染排放的重要机制,不同的集聚方式对应不同的污染排放行为。以中国31个省市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废为例,基于集聚外部性理论,将工业集聚分为专业化、多样性、相关多样性和非相关多样性等4种类型,在分析工业污染排放强度空间格局特征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考察工业集聚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1)工业废水、废气、固废污染强度的省域差异显著,空间分布上均有不断集中的趋向。(2)多样性集聚比专业化集聚更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多样性集聚对工业废水强度下降的作用最大,对废气和固废污染的减排作用较小。产业关联是多样性集聚发挥环境“自净”效应的重要条件,相关多样性有利于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强度,而非相关多样性会加剧污染排放。(3)从不同污染型产业看,废水污染型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污染强度下降,而废气和固废污染型产业专业化集聚会加剧污染排放,污染型产业多样性发展均有利于污染强度下降。(4)不同集聚类型对工业污染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和污染类型的异质性。(5)要进一步降低工业污染,应提高集聚产业的多样化水平,强化产业间的内在关联。同时,应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污染型产业、不同工业污染物制定差异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种鱼类急性毒性监测工业废水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制药、化工、印染、冶炼等行业中不同企业的废水对红鼻子剪刀(Hemigrammus rhodostomuso)、红绿灯鱼(Paracherirodom innesi)、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了该行业废水对这3种小型观赏鱼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针对现有监测方法操作复杂、误差大等缺点和不足,提出一种以时间效应为毒性分级标准的更为快速准确的新监测方法,即以时间为区间变量,用多种小型组合鱼在污染源废水原液中的半致死时间判定其生物毒性的监测方法。新方法规定半数致死时间L1‰〈8h为剧毒;LT50在8—24h为高毒;%在24-72h为中毒;u0在72—96h为低毒;96h受试鱼出现死亡但未达到半数致死为微毒;96h没有出现死亡为无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7.
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用于环境毒物毒性测定具有快速、灵敏、低廉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毒物综合急性毒性测定、筛查、监测及特异毒物监测中。本项目利用淡水发光菌Q67对吉林地区各行业典型企业的出水口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同时结合化学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和化学指标并非在任何水体都相关,但是,急性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8.
排污权交易主要以工业废水为主。本课题具体研究各行业的污水的COD的分类,根据我国工业分布状况,分析我国主要的工业类型,研究各类工业废水特点,分析各类废水COD的性质差异,并进行交易可能性的比对,总结出各行业间排污权交易的匹配方案。为今后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成功建立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污染排放相关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江苏省1990-2005年5类污染物排放指标,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江苏省城市化与工业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人均工业废水、废气、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且因果关系的存在受滞后期影响;各类排放指标对城市化水平提高冲击的响应不同,人均工业废水、废气、二氧化硫排放呈增加趋势,人均工业烟尘排放呈下降趋势;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控制将成为江苏省快速城市化时期污染控制的主要工作;江苏省正大力推进源控制到多方位全过程控制的转变,保证持续有效性是下一步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