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沈治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3):7-7
浅谈环境监测人员的业务档案管理沈治蕊(南京市玄武区环境监测站南京210018)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应隶属于人事档案,但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对专业人员的业务工作成果收集不够重视,有的资料分散在个人手中,没有进行集中、系统地整理,致使一些材料流失... 相似文献
2.
顾岗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4):7-8,14
档案是人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积累的第一手珍贵资料.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量剧增,档案在科技活动及各行各业中所起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环境保护档案是环境保护机构在环境管理、监测、科研、宣传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历史记录.1988年,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发了《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环保档案工作进入法制轨道,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对于环保档案工作的全面、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艾莉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89,1(1):13-15
近十年来,三级监测站的科技档案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了可喜的发展,为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提供了大量科学资料。但是,由于我国环境监测至今还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没有环境监测档案管理的专门学说,所以,各地三级站的科技档案管理仍处于各行其是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三级站的科技档案管理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三级环境监测站监测档案的形成与归档吴玲(新疆昌吉州环境监测站831100)环境监测档案是环境监测活动的历史记录,是环保职能活动的信息积累,是实施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的重要依据。环境监测档案能否得到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随... 相似文献
5.
环境监测档案分类工作的实践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光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1,3(2):45-45
档案分类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的档案材料只有经过科学的分类才可决定立卷、编目、排架和上架的具体方法.分类质量的高低,对整个档案工作的质量、进度以及提供利用都有直接的影响.十年来,环境监测档案材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数量已相当可观.但由于环保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目前环保档案的分类尚处于各行其事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环境监测仪档案管理和工作实践,从仪器设备档案收集,档案的整理、档案鉴定和档案的归档保管工作提示了妥善保管环境监测仪器的程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体系的现状,围绕如何提高三、四级环境监测站监测效率,从树立科学监测理念、加强资源整合、强化内部管理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负荷逐步超出承受范围,笔者以东台市环境监测站为例,尝试通过分析工作量的变化、任务来源,剖析导致任务过重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曾晓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8(5):4-7
根据四级环境监测站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环境监测定量化管理工作,即单元工作只计分法,通过对单元工作累积计法的论述和实例应用介绍,阐述了单元工作累积计分法用于四级站量化管理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11.
火电厂自行监测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火电厂自行监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监测指标不全、监测频次不足、监测点位代表性不够、信息公开不规范等。从监测方案和信息记录2个方面,针对废气、废水、厂界噪声、周边环境质量等的监测点位、监测指标和监测频次,以及监测信息、生产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工业固体废物的记录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给出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开发思路及实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各模块的功能,使得环境监测管理的全过程能够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沈艺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4):4-6
阐述了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构建目标,介绍了系统的业务流程、总体设计及实施条件.提出建立环境监测LIMS系统,可提高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实验室信息运转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陈建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1):1-3
阐述了我国环境自动监测的现状,指出环境自动监测的发展势头迅猛异常,国产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发展前景广阔,而仪器设备标准化和监测系统规范化问题比较突出,建议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发展速度适度控制,重视自动监测信息建设与数据共享问题,加强监控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环境监测系统现有的污染源管理、饮用水管理、噪声管理、自动监测管理等信息系统存在异构化、多源化等现象,造成数据重复录入、数据不一致、资源浪费等问题,展示了一种数据交换模型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介绍模型的数据抽取、数据封装、数据传递、数据解析、数据映射、校验和转换、数据接收等多个环节。该数据交换模型已成功实现与多个外部业务系统数据对接,现每天采集的数据超过5 000条,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概念和建设LIMS的现实意义,着重介绍了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实施LIMS的过程和体会,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在LIMS选型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LIMS对现行工作的影响,并对需进一步完善的功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