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刘少创研究员,男,1963年11月生。1985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得工学学士。1985年至1991年,在防灾科技学院防灾技术系测量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治学认真严谨,深受学生欢迎。他衷爱测量专业,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他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已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相似文献   

2.
正法布里齐奥·阿达尼,1988年获得意大利米兰大学的农业科学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意大利巴斯利卡塔大学的环境保护博士学位。1988年到1999年,他曾为私营企业工作,从事生物质和废物循环利用管理工作。1994年到1996年,他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吉纳塔研究所(G.Natta)担任研究员,研究聚合物和有机分子的磺化。1997年至今,他一直在米兰大学工作,从事包括土壤化学、生物质循环利用、废弃物管理、生物质化学转化和生物能源生产、绿色化学和循环经济等研究。目前,法布里齐奥·阿达  相似文献   

3.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3):F0002-F0002
为纪念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和“汶川地震一周年”,防灾科技学院分别于2009年5月5日、5月11日、6月18H邀请防灾科技学院袁一凡教授、张敏政教授和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陆呜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汶川地震应急与准备”、“抗震设防和抗震设计”和“地震现场专业摄影”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4.
《地球与环境》2005,33(4):F0003-F0003
<正>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原名为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是1997年4月经贵州省科技厅首批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投入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3年1月,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更为现名,改由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 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并正式搬迁至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原贵州工业大学)。2005年7月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正式立项投入建设。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5.
《地球与环境》2005,33(3):F0003-F0003
<正>贵州省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原名为贵州省国土整治与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是1997年4月经贵州省科技厅首批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投入建设的省级重点实验室。2003年1月,经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更为现名,改由贵州大学(原贵州工业大学) 和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共建,并正式搬迁至贵州大学蔡家关校区(原贵州工业大学)。2005年7月批准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正式立项投入建设。现有固定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于78年12月15日至24日,在厦门市召关了《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座谈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及部分省市有关科研、教学以及宣传出版、科技情报等50多个单位的科技工作者、专家、教授和少数从事环境科技管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钱家栋2005年4月14日美国《Science Express》在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固体地核存在的直接证据的文章,题目为“An Observation of PKJK:Inferences on Inner Core Shear Property”(对PKJKP的观测:关于内核剪切特性的推断)。作者是:Aimin Cao,Barbara Romanowicz以及Nozomu Takeuchi。文章第一作者曹爱民,原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博士(导师是著名地震学家Barbara Romanowicz教授),他于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防灾科技学院任教,并…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14日美国《Science Express》在线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固体地核存在的直接证据的文章,题目为“An Observation of PKJK:Inferences on Inner Core Shear Property”(对PKJKP的观测:关于内核剪切特性的推断)。作者是:Aimin Cao,Barbara Romanowicz以及Nozomu Takeuchi。文章第一作者曹爱民,原防灾科技学院教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博士(导师是著名地震学家Barbara Romanowicz教授),他于1995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在防灾科技学院任教,并参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研究员钱家栋负责的九五地震学联合基金会重点科研项目《地震短临前兆可靠性及其物理判据和方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及中美、中俄地震科技合作研究,1997年12月曾出访莫斯科执行中俄双边地震科技合作,2001年赴美留学。2004年10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震学实验室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研制,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上海冶金所、上海硅酸盐所、广州化学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中国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501室等共10个单位近百名科技工作者参加定值分析工作的“贻贝标准物质”,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环委会共同主持,于一九八九年十月十八一十九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组成以地矿部矿床所金秉慧研究员为主任等十名专家的鉴定委员会,具体负责领导该项标准物质的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文斌研究员,矿物和矿床地质学家。1931年生于江苏省金坛市。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55-1963年在北京大学任教,任地球化学教研究室秘书、讲师。1963年调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历任矿床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研究、研究员,曾任江苏省地质学会理事。“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长期以来,王先生主要从事华和长江中下游的金属矿床研究,参加和主持过多项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成果奖一次,地矿部和江苏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五次。1964-1966年间,参与长江中下游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和铁帽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系统地…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并顺利完成俄首次西伯利亚考察2017年3月25日,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多学科联合考察"项目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领导专家,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蒙古科学院相关院士专家120余人参加项目启动会。启动会上,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董锁成研究员代表项目组汇报了项目实施方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陈宜瑜院士任组长、中国工程院孙九林院士任副组长,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12.
受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的委托,新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和新疆环保科技情报网于1985年10月7日至11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专题情报交流会》,西北五省区环保部门的代表约40多人参加了会议,交流资料40余篇。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0年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武汉召开了交通部水运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组建会议。 会议由交通部科技情报所主持,部属水运系统有关的科研、设计、院校、船检、港、航、厂等五十八个单位,七十一名代表,以及长江水源保护局、湖北省环保研究所、武汉市环保情报网、武汉航海学会等单位,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持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环境行为和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7日在杭州召开。与会人员一百一十多人,七十多个单位,交流论文84篇。与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务院部委环保所,省市环保所,监测站等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所也参加了该学术讨论会。 大会由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刘静宜研究员主持。大会回顾了几年来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过去几年中科研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大会认为,环境有机物的分析与研究是从单一化合物开始。如六六六,DDT和其他简单化合物,现在已分析研究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近百种,如:城市废水和石油废水等。初期用光学方法,现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装置(约  相似文献   

15.
概况 1981年10月28至29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一次由英国皇家学会组织,R.B.Clark教授主持的“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长期效应”讨论会。美、英、法、挪威和加拿大等国从事海洋污染研究专业的许多著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吴宝铃应邀参加此会。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英国纽卡塞大学动物系教授、皇家环境污染委员会委员、“海洋污染通报”主编R.B.Clark、任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和闭幕总结报告。下面将一些科学家报告的主要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匡运臣 男 ,1 951年 4月出生 ,1 97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有色冶金系物理化学专业。现任包头市环境监测站站长 ,教授级高工。自 1 980年从事环境保护工作以来 ,一直在基层从事监测管理和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二十多项科研课题 ,为解决包头市突出的环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其研究成果有十三项获得自治区、国家环保局和市级科技进步奖 ,公开发表科技论文 30多篇 ,有 2 0多篇获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 ,2篇被收入国家正式出版专著中。在解决包头市突出的大气氟污染问题中 ,他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包钢地区大气氟化物总量控制排放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 根据中巴科技合作第九次会议协议中巴科学家对巴基斯坦境内的喀喇昆仑山地区进行了联合考察,参加此次联合考察的中方科学家计10名,包括地质、地理、生物等方面的有关专业,来自中国科学院下属的8个研究所;巴方科学家8名,分别来自白沙瓦大学、卡拉奇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烃开发研究所。中方人员于1990年9月28日由北京经卡拉奇飞抵伊斯兰堡,10月31日离卡拉奇飞返北京,共计34天。  相似文献   

18.
以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顾问万邦和付研究员为团长的中国海面溢油鉴别技术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85年6月28日至7月13日访问了美国。 该团在美国期间访问了伍兹霍尔(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罗得岛 (RhoPeIsland)大学海洋研究生院、美国海岸警备队研究与发展中心,杰克森维尔(Jacksouwille)大学等单位,受到美国朋友的欢迎。美国伍兹霍尔、杰克森维尔、康州等当地报纸、广播、电视都刊登、播出了来访的消息和照片。所到之处美方专门派人迎送。美  相似文献   

19.
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和福建师大“资源与环境学”省211工程重点学科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资源互补与永续利用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9月4~6日在福州隆重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台湾海峡两岸地理和资源科学界学者共80余位 ,来自大陆的学者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陈述彭教授以及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教授30余人,来自台湾的有台湾中华地理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地理系张长义教授以及台湾师大、高雄师大、台北师院、彰化师院、海洋大学、侨生大学等的18位教授、学者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2篇。…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矿床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李文达研究员,因患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于1997年2月7日上午IO时5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李文达,192o年9月出生于浙江省建德县南部一个半山村的农民家庭,早年因家境贫困,读完小学后曾辍学。后经勤奋努力,他以优异成绩先后考入金华中学、杭州高中公费生。1941年春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5年考取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研究生。1946年任昆明师范学院博物系助教。1947年任北京大学助教。1952年任北京地质学院教务科长兼结晶矿物学讲师,1956年任勘探教研室副主任。1963年调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