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酸雨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仅南方11个省直接损失达44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计,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最为严重,四j!l省有28万公顷森林受害,贵州有14万公顷森林受害。仅西南地区因酸雨造成森林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630万立方米,直  相似文献   

2.
绿色礼赞     
我爱绿色,我爱生机勃发的绿色世界! 绿色是生命之色。浩瀚的森林,构成了壮阔的“绿色海洋”,他哺育了人类,人类正是在森林这个绿色王国里度过了她的襁褓时期和童年时代;数不尽的生命在绿色中孕育、萌发生长和壮大。在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在锦绣如画的祖国大地上,生长着蓊蓊郁郁的森林。展眼一看,啊!翠生生遮天蔽地,莽苍苍无穷无尽,满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知道全球每小时有1214.058万平方米森林消失在人类的视线中:如果你了解全球每年有1000个物种消亡,而在过去的500年间,物种消亡的速度是每年100个;如果你明白森林在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4.
△每年全世界损失耕地2100万公顷,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全世界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分钟沙漠化土地为11.4公顷。△每年全世界有1100万公顷森林消失,每分钟  相似文献   

5.
多种自然灾害往往对森林、草原等植被造成直接破坏或潜在威胁;另外,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常常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对植被破坏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对于定量分析灾害损失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森林植被破坏经济损失的评估作一些简要分析。1森林植被破坏的影响 森林植被破坏的直接后果主要反映在资源减少和环境质量变差两方面。1.1对资源的影响 (1)森林生产力下降,甚至森林资源枯竭。 (2)森林释氧量减少,保健功能减弱或消失。 (3)森林景观变差或消失。 (4)多种林下植物减少或…  相似文献   

6.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损失21O0万公顷。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1100万公顷。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有600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颜色     
天空的幸福,是因为它映射着通透的蓝色:阳光的幸福,是因为它拥有夺目的光彩;森林的幸福,是因为它孕育着深深浅浅的绿色;大地的幸福,是因为它收获着五颜六色的季节;河流海洋的幸福,是因为它奔腾跳跃着雪白的浪花。而人类的幸福,则是在灿烂的阳光下,徜徉在蓝天碧水间,笑看明净的江河围绕在葱郁的森林间。  相似文献   

8.
酸沉降对森林生长固碳和土壤盐基保持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土壤酸化过程空间信息模型和森林植被生产力空间信息模型的基础上,耦合了森林水土保持、森林涵养水源、森林生长固碳、森林土壤盐基保持4个空间信息子模型,构建了森林生态效益空间信息模型.选取贵州省龙里地区作为试验点,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模型参数,定量模拟了不同酸沉降条件下森林保土、保水、生长固碳、土壤盐基保持4种生态功能,并利用替代价值法对4种生态功能进行了货币化评定.本文主要介绍森林生长固碳、森林土壤盐基保持两个子模型及其生态效益评价.经研究森林生长固碳、土壤盐基保持效益远大于森林的林木价值,约为林木价值的10倍.森林不同生态功能受酸雨的破坏程度不同,若2007年酸雨pH值下降1.0,则在29km2的面积上森林生长固碳和土壤盐基保持生态效益损失达165万元,平均每km2面积上损失为5.7万元.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一个异常庞大、十分复杂的生态系统,在没有人类干扰的年代,它也会自然发火。雷电击火、腐殖质着火、煤炭自然、瓦斯自燃……都可以引起林火。森林火种还是原始人类取火的来源。人类进入森林,出现了人为的林火。随着人口增加和林业生产活动的扩大,人为林火意烧愈旺,其频率远远超过了自然林火,成为森林最大的祸患。目前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20万起以上,烧毁森林超过280万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0.1%以上,其中雷击等自然林火仅占林火总起数的10%,人为林火占90%。自然林火一般都发生在远离  相似文献   

10.
水是生命之源,她孕育了地 球上的生灵,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繁衍生息的源泉。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也渐渐改变了温顺的性格,向人类发起了反扑。近几年来广西的洪涝灾害频频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一直困扰着一些地区的人们。我们的生命之源变得越来越令人担忧的同时,人们也在探求其深层次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森林,因为,我们的森林与我们的水密不可分。 汉河江,流经贵港市覃塘镇所辖的周村等五个行政村,是下游1万多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饮用水水源,但是自1993年开始,汉河江曾经常年清澈见底的河水消…  相似文献   

11.
《世界环境》2003,(2):21-26
森林退化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是由人类导致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森林面积的净减少量大约为9400万hm^2。九十年代,大约有70%的森林被砍伐改为农业用地,而且大多数为永久性的改变。商业性的伐木作业方法是最具破坏性的,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森林采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土地退化、森林锐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尤其是人类活动产生的CO2浓度急剧上升和由此导致的温室效应等是目前人类面临最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因此,如何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陆地生物圈的主体,也是陆地表面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同化作用吸收固定大气中的CO2,抑制其浓度上升的功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研究和分析西山森林公园碳汇功能的基础上,利用造林成本法、碳税率法和标准林业CDM碳汇法,计算得出西山森林公园森林碳汇总价值约为723.37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 ,森林就是人类的朋友 ,刀耕火种、采摘、狩猎的生活方式 ,是森林为人类提供的生息场所 ,人类要生存凸现了对森林的整体依赖性。而今 ,人类又把森林美喻为地球之肺、物种的基因库、大气环境的“空调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枢纽等。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无私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理应对这样忠诚的朋友要“和平共处”,要善待森林。然而 ,由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 ,常常对森林大动干戈 ,拿起电锯、斧头 ,将大片森林砍得“伤筋断骨 ,鲜血淋淋”。别的不说 ,单就遍布于全国广大城乡大小餐馆、饮食店 ,泛滥成灾的一次性木筷 …  相似文献   

14.
SO2排放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而损失计算对于SO2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计算不同排放水平下的森林损失.本研究以硫沉降超临界负荷作为计算森林损失的参数,推导了适用于我国硫沉降导致森林损失的剂量-响应函数,并以湖南省为例,以1995为基准年,计算了2000年~2020年高中低3种SO2排放方案下的森林损失.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今后湖南省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增长,森林损失将继续增加.高排放方案下2020年SO2排放将增长1.2倍,但森林损失增长4.3倍,边际损失高于6000元/t.在当前排放水平下对SO2排放进行削减,边际效益达到1500元/t,因此控制SO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对湖南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显示,计算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区域SO2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
据最近报载,“八五”期间广东酸雨呈上升趋势,几乎每降两次雨就有一次是酸雨,全省酸雨覆盖率达90%以上。据有关资料表明,广东每年因酸雨导致建筑物腐蚀、森林减少、农作物减产和耕地减少所造成的损失达40亿元。这还未包括水生生态系统的损失以及对人类健康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可以说一场酸雨一场祸。酸雨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经皮肤沉积而吸收;二是经呼吸道吸入。主要是硫和氟的氧化物引起急性和慢性呼吸道损害。原先就有肺部疾患,特别是年幼的哮喘病人受酸雨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可以为人类蓄水保水作出重大贡献。科学研究表明,每亩林地比无林地至少可多涵蓄水20立方米,5万亩森林所涵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100万立方米的水库容量。因此,造林就是造水。这种观点在古代就已为有识之士所认识。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旧去来辞》中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唐朝诗人杜甫在《佳人》一诗中写道:“在山泉水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亚马逊河流域的土壤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和甲烷含量的测定表明,在不同时期对热带森林的破坏加剧了大气温室效应的严重性。热带森林的土壤和人类耕种土地对大气中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解决人类改变地球气候的方法是控制能源燃烧、保护现有热带雨林、大大减少已在退化的热带森林地区的生产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潮白河顺义段断流的生态损失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白河是北京市最重要的自然湿地之一。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河流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其中顺义段河道从1999年断流至今。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河道断流对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发展造成的综合损失的定量评估方法体系,从社会-经济系统的年度产值损失、用于治理断流河道的年度恢复费用、断流河道非使用价值的年度损失三个方面,评价潮白河顺义段断流对研究区域造成的生态损失。研究结果表明,潮白河顺义段断流对研究区域复合生态系统造成的年度生态损失达8786.5万元,1995—2005年的十年间生态损失总值达87865万元。  相似文献   

19.
一抹晨曦刺透清晨的雾气,叫醒了生活在非洲大陆最深处的人们,他们集结出发,进入森林,为家人猎寻餐桌上的美食.他们世代居住在这片浓密的森林,已历经千年,他们以森林为生,失去了森林便意味着失去了吃、穿、用的来源.殊不知,还有许多其他的生命也栖息于此,深深地依赖着这片森林. 刚果盆地是世界第一大盆地,东起刚果共和国东部月亮山脚,西到几内亚湾沿岸,横贯中非赤道国家,孕育了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面积达100余万平方公里,占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这里随处可以见到野生物种的踪迹,是大猩猩、黑猩猩、红河猪、非洲象、森林水牛、羚羊、黄金猫的栖息家园,享有"地球最大物种基因库"、"地球第二肺"和"中非宝石"等美誉.  相似文献   

20.
森林的生态价值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它哺育了人类的文明,但是,森林究竟有多大价值,许多人恐怕还未曾认真思索、计算过。 前苏联科学家对森林的生态作用作了这样的评价:平均每公顷森林每年释放氧气10.7吨,吸收二氧化碳13吨,从大气中敛取尘埃35吨,并分泌植物杀菌素。如以费用替化法计算,一年中,每公顷森林的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