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同时,它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二者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具体地说也就是城镇化过程如果遵循生态发展的规律,就能够促进生态和谐,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和谐就会遭到破坏。本文就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内生态农业是面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重需求的产物,与西方生态农业相比,具有发展农村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以新垦镇为例,生态农业建设,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X3亏)40 1423世纪之交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陶思明(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11中国环境管理/本刊杂志社一1993,(6)一4一7环情X一76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方面,作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以推行环境管理制度为特色,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强化环境管理,已形成了配套成龙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基本精神对农村环境管理同样具有实用意义。二、寓农村环境保护于经济活动之中,实现环境与经济的更好结合,以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环境保护促进农村…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环境保护理念。所谓循环经济,一般认为它是环境和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内在运行机理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规律和方式,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通化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根据通化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理性“经营环保”与实现“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环境保护理念。所谓循环经济,一般认为它是环境和经济密切结合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内在运行机理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规律和方式,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经济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循环经济的核心是以物质封闭循环流动为基本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  相似文献   

8.
农村沼气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能源是一种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资源。本文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客观地描述了疏勒县农村沼气推广现状,并从农民自身情况、政府推进影响、环境保护三方面来考察。结果表明:沼气推广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日常维护难。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按照生态环境部的统一安排,2018年3月12至15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吴舜泽主任带队,赴江苏省开展落实乡镇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调研,了解县级党委和政府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农村环境监管方式和管理机制、培育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主体等相关情况。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工作。虽然近年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和规则不断明确与完善,但受传统生产生活观念和习惯的影响,部分生态环境保护难题仍然存在,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鉴于此,有必要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问题探索进一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农业减排势在必行。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几种典型(农药、化肥、农作物秸秆)的污染及其对农田土壤造成的危害,同时针对化肥污染和农业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基础工作。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为进一步解析哈尔滨市农村污染现状、发展态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哈尔滨市农村污染防治的意义与必要性,文章在调研当前哈尔滨市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农村面源污染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加大农村环境建设投入的有利机遇基础上,提出了哈尔滨市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哈尔滨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大规模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农村生态环境的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福建农村与农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归结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依据农村生态环境的内涵和特征、农村环境保护理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构建了福建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的建立能够为福建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以及为农村生态环境预警系统奠定基础;进一步深刻了解当前福建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为福建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增加深度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以创建生态示范系列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今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点,本文依据赤峰市各种典型类型农村生态环境调查成果,针对性地提出北方农村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它影响农村牧区环境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以及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等问题,并介绍环保系统目前推出的创建全国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活动实践以及指标体系,并给出推进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国家振兴东北的省份,黑龙江省应当结合实情,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推动黑龙江新农村建设,而且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建设生态省、打造"生态龙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也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统一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虽然吉林省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保工作仍然十分薄弱。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和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为主要目标,重点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等项目。基于吉林省农村环境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污染成因分析,有关人士提出了“切实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加强村庄生活污染治理力度,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矿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五方面治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全省农村环境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熵权模糊物元的辽宁省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影响着辽宁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辽宁省生态环境的特点,选取18项指标,构建辽宁省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各评价指标的等级。从近15年中选取8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熵权模糊物元模型,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应用加权欧式距离对这8年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水平做出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可知:辽宁省近15年生态环境承载力水平从“一般”转变为“较好”,整体水平提高。结果与辽宁省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熵权模糊物元模型在评价问题上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后为辽宁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系统对宝鸡传统乡村旅游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首先通过分析宝鸡部分传统乡村旅游的现状,对宝鸡传统乡村旅游现状进行了介绍。提出宝鸡开展民俗旅游的一些不足之处;其次说明基于生态系统理念,对宝鸡传统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然后提出观光主题公园与乡村民俗旅游的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乡村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更能充分开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项目,促进乡村环境和乡村经济的双重发展,使宝鸡传统乡村旅游新模式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探索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和耕地资源保护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不仅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首要任务,更是构建土地利用开发新格局的主要内容。目前,针对基本农田布局的相关研究仍侧重于耕地的资源属性,忽视了耕地在区域生态系统中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重。论文借鉴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兼顾生态协调性和建设适宜性的基本农田布局方法,并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布局方法不仅保证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耕地的内在要求,而且突出了耕地与区域生态系统在景观尺度上的相互影响,促进了山区耕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可为今后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