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地震活断层探测系统建设走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前进与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概念、新的技术和新的方法。国家投资数十亿元,由中国地震局牵头,会同各目标城市所在省、市人民政府、省地震局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地震活断层探测技术系统建设”,是“十五”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深载着全社会的期盼与信心,于2002年4月在北京开始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论证。该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新发展提供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为地震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提供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日趋严重的城市地震灾害昭示着现代化大都市的  相似文献   

2.
《防灾博览》2006,(1):46-47
2005年12月28日,南京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开标评标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就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进行招投标。  相似文献   

3.
地震预报与活断层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回顾分析了地震预报的经验与问题,对地震短期预报需进行新的探索与研讨,才能更快地前进。文章重点论述了地震预报和地震危险性评估方面有关的断层分段性问题。如何在众多的活断层上确定近期可能发生强震的地段,是地震预报中突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有关活断层分段性问题是近年来十分引人注目的课题。段是断层的破裂单元,断层的分段就是对断层进行独立的破裂单元的划分。断层分段有4种,当前讨论的主要是活断层破裂分段。  相似文献   

4.
《防灾博览》2007,(2):47
2007年2月28日.石家庄市副市长王刚到市地震局就深入贯彻落实市直机关干部大会精神.在全市防震减灾系统开展“建设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活动进行调研.要求市地震局务必将刚成立的“市地震局服务效能中心”建设好.把防震减灾、服务为民往深里做.往实里做。扎实推进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强化责任和考核.确保进度.把服务省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好事做好。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22日.山东“潍坊市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成果汇报会在潍坊召开。市规划局、建设局、规划设计院等22个单位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山东省地震局孙亚强副局长、潍坊市政府黄潍连副市长出席会议并讲话。该项目由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承担实施.2006年12月9日,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6.
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SHA自80年代末推行以来,已在全国各省市的重大工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它作一些测试和分析,以期地震界的专家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使其更为完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1999 年9 月21 日台湾南投发生MS7 .6 强烈地震,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两岸同胞骨肉相连,我们在深切关注这次地震的同时,也从中得到启示:1- 沿此次发震断层车笼埔断层一线构筑物毁坏极为严重,由此可见,城市建设和居民安家应尽力避开活断层。2- 必须加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有规范的抗震设计、专业的施工监理和严格的验收程式。3- 抗震救灾工作中应注重高科技成份的投入和救灾队伍的训练有素。  相似文献   

8.
由于建筑物震害预测方法只能估计建筑物的破坏而不能评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基于对城市建筑物潜在破坏的估计,提出了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的评估方法。影响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因素包括城市所处的地震危险性环境和城市建筑物的易损性。为了考虑地震危险性因素,进行了以地面峰值加速度(PGA)为参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提出了我国不同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的PGA概率密度函数;为了考虑建筑物的易损性因素,采用HAZUS-MH中的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 anal-ysis)方法研究群体建筑物易损性。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研究,建立了城市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方法,提出的相对全概率抗震能力指数可以反映城市建筑物在其所在的地震危险性环境下所具有的抗震能力,而采用绝对全概率抗震能力指数能够比较不同建筑抗震能力的差异,再结合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标准,可确定抗震能力水平。以晋江市抽样建筑物抗震能力评估为例,结合震害经验,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毅军 《灾害学》2001,16(4):22-26
依据中国地震局有关建设防震减灾示范项目大纲的要求,就大型企业如何建立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地质背景及震害预测和对策,为企业防震减灾工艺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地震地质工作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中已得到充分应用、但也存在着没有统一标志、断层分段活动性重视不够等一些问题,提出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小地震地质工作的主攻方向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建议了一个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的一般模型。利用民事火灾的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发生率的修正公式。在此基础上建议了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亲以超越概率曲线的方法表达次生火灾危险性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际工程,给出了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2.
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Global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Program),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科技委批准的一项国际示范计划,它是国际岩石圈计划(ILP)对“国际减灾十年”的一项重要贡献。GSHAP建议把IDNDR的许多策略和优先项目具体化。该计划将在全球和区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地震发生模型、地震的震源特性,不确定性问题和GIS技术的应用等4方面的阐述,提出了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发展趋势及新理论、新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旧金山地震——活断层是元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水 《防灾博览》2002,(4):17-17
随便翻阅任何一份有关世界地震的资料、图表,1906年4月18日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8.3级大地震必在其中。这不仅仅因为这场空前绝后的浩劫给旧金山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也不因为它是一次著名的地震,而是这次地震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很具代表性,有地震灾害的典型特点。它是现代可见断层形成的最好例证;它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是最标准的地震灾害;它的断层沿线震灾最为集中、人员伤亡最多。把这次地震定为旧金山地震,其实不是十分确切,因为它实际上是由沿着长约400公里的圣安德烈斯断层重新滑动的结果。在这条断层的沿线范围内,许多城镇破坏严重,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青年学术研讨班的情况,胡聿贤、金严、张国民三位专家分别做了《地震工程学的发展趋势》、《地震危险性分析的若干问题》和《大陆地震成组孕育模型和地震预报问题》的专题报告,青年学员也各自做了重点发言并围绕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同时研讨班提供了一些建议供国家地震局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为一条地上悬河,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未来强震会引起大堤失稳开裂,造成特大水灾。本文研究了黄河下游菏泽和滨州地区断裂及地震活动特征,对比历史上地震发生对黄河大堤的影响,认为黄河东明——粱山段和滨州段将是黄河下游具潜在危险的地段,并提出了防御措施,这对减轻或避免黄河下游地区因地震活动而引起的水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震灾害风险是指破坏性地震(Ms≥4.7)对生命财产和经济活动造成的风险期望值。在搜集辽东半岛地震地质和震害史料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从地震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两个角度,从地震强度,地震频率,人口,经济暴露性,断裂带敏感性等5项指标,对辽东半岛地震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辽东半岛地震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海城-大石桥、丹东-东港、普兰店-金州3个区域。  相似文献   

18.
储油罐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常会引发火灾、爆炸、泄漏等重大次生灾害.对油罐危险源震害特性、油罐次生灾害的自然属性,及其与地震震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理论地震影响场模型和油罐震害模型的建立方法;以研究区城市的油罐危险源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一套基于GIS的油罐危险源地震破坏预评估系统的技术原理,以实现对城市油罐危险源地震次生灾害危险等级的预评估,为地震灾害防御部门震前快速预评估,指导油罐分布地区进行改造和重建和制定科学的抗震救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防灾博览》2014,(6):10-10
2014年12月1日,“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科学考察”项目验收会在北京召开。评审专家一致认为:本次科考超额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实现了既定目标。查明了芦山地震发震构造,对此次地震与汶川地震关系给出了定量分析结果,并对附近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危险性做出预测。本次科考在科学上取得了新认识、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强震诱发斜坡失稳破坏是黄土地区主要震害之一,快速准确判别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对城市抗震规划和震后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野外实地调查的1920年海原地震诱发620组滑坡和380组未滑斜坡数据,验证纵剖面形态对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的影响,对斜坡纵剖面形态进行单因素wald检验,单因素wald检验结果表明纵剖面形态对于滑坡地震危险性快速判别有积极意义。利用野外调查中简单易得的坡高、坡角、纵剖面形态和地震烈度几个因子,建立黄土高原区斜坡地震危险性判别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给出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的快速判别公式,使用该公式对1920年海原地震诱发滑坡回判和1718年通渭地震诱发黄土滑坡校验,同时对比了不考虑纵剖面形态的logistic回归模型的结果。计算表明: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快速判别黄土斜坡地震危险性,合理确定影响因子并调整Logistic回归中各影响因子的参数,计算得到的斜坡失稳与实际滑坡发育情况较为吻合;斜坡纵剖面形态是影响斜坡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Logistics回归模型中考虑该因素得到的预测公式,判别斜坡失稳准确度比不考虑该因素时高3%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