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系统分析郑州市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分为农业活动、城市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3种功能类型,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敏感因子-综合指数模型,对该地区的农业活动、城市建设功能类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按照一定的功能区划原则,得到了郑州市地质环境适宜性功能区划结果.该研究对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综合评判物元可拓法为评价方法,对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适宜性进行评价,可检验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建设的有效性。以城市应急避难所建设标准为基础,从应急避难所建设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达性方面筛选适宜性评价指标因子,并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判物元可拓法构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适宜性评价模型,实现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深圳市14处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中处于高度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3处;处于中度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6处;处于较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1处;处于较不适宜的应急避难场所有4处。评价结果可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所未来规划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本文在介绍城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滨海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初步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城市滨海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曹妃甸地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为例评价了粤港澳大湾区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结果表明: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评价功能层指标的权重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0.443) > 栖息地重要性指数 (0.283) > 栖息地环境风险指数(0.181) > 鸟类群落健康指数(0.094);9个鸟类生态健康指标的权重和赋值分别为鸟类多样性(0.094,4)、栖息地重要性(0.283,3)、土地退化(0.147,3)、噪声(0.074,1)、光污染(0.074,4)、建筑物影响(0.148,2)、重金属污染(0.089,5)、有机污染暴露(0.056,2)和生物入侵(0.035,4);深圳湾福田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为3,处于“亚健康”状态,即当前栖息地适宜性下降,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结合深圳湾的生态现状,建议建立鸟类动态监测网络,促进科学高效的鸟类保护决策的形成,加强城市噪音管制,降低人为活动的直接影响,提升红树林湿地鸟类生境适宜性;同时,加强环境监测力度,严控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风险,整体提升红树林湿地鸟类生态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等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对于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促进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城市用地扩张差异指数和强度指数分析了2001—2015年长三角城市用地扩张的热点区域及各城市的城市用地扩张时序变化,并通过时空加权回归模型对不同驱动力作用的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用地扩张具有空间集中性及阶段性特征,苏锡常等都市圈是城市用地扩张的热点地区,随着协同水平的提升,区域内城市发展状态差距逐渐缩小。(2)研究期间长三角城市用地扩张强度在整体和个体上均呈上升趋势,扩张强度平均值大致呈以上海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圈层分布,外围城市的扩张强度以更为稳定和快速的状态在提升。(3)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均能较好地解释长三角城市用地的扩张,全球化是长三角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上海、苏南和浙北地区市场化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推动显著,而后发地区需进一步激发市场改革红利;财政赤字是地方政府实行城市扩张策略的重要因素,但发展模式会随着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改变。(4)控制变量上,经济发展的影响显著且较为平稳,人口也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且部分城市有加深趋势,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及俱乐部收敛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曾馨漫  刘慧  刘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2):2045-2056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群是未来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以城市群为单元研究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特征及内部分异规律,是提高城市化质量、实现城市群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论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效应的视角,采用1990、2000、2005和2010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城市扩张相关指数,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90—2010年间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区域分异及空间俱乐部收敛等特征。结果表明:1)京津冀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新增城市用地围绕各市中心和高速公路沿线呈圈层和轴线式扩张;2)城市群内部城市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集中性与分异性,并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3)通过Moran’s I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内生分组,利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发现:L-L和L-H地区城市扩张存在明显的空间俱乐部收敛,H-H地区虽收敛,但结果不显著,H-L地区不收敛。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市扩张动力机制、促进城市理性扩张和京津冀协调一体化相关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设山地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模式之一。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其基础是开展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技术方法模式等关键技术方法问题需要深入、广泛的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针对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起由7个特殊因子和10个一般因子(其中有5个同时是特殊因子)共同组成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相结合的技术方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运用GIS技术,以第二次土地调查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图斑为评价单元,分析和评定了云南德宏州山区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在全州山区面积985 787.40 hm2中,其宜建地和不宜建地分别占14.37%和85.63%,一等宜建地、二等宜建地和三等宜建地的构成比例约为12:33:55。评价结果已应用于德宏州各县(市)“城镇上山”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编之中,成效明显,使德宏州“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全州坝区84%以上的优质耕地得到了永久性保护,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论文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国内外类似山区加强坝区(或平原区)优质耕地保护、合理建设山地城镇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密切相关,土地低碳化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基于低碳视角,从乌鲁木齐市土地系统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层面选择18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选取综合指数法来评价城市用地系统健康水平。结果表明:(1)2005-2014年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系统健康状况在波动中整体表现出上升的趋向,健康等级经历了"不健康→临界健康→亚健康"的发展历程。(2)影响城市土地系统健康发展的指标主要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单位GDP能耗和地均碳排放,影响程度在不同年份发生不同的变化。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乌鲁木齐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推动城市用地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能够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控制其无序蔓延。论文以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贵溪市为研究区,从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简称“两规”)衔接等方面探索有效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空间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自然、空间可达性和生态条件,运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区域内不宜作为开发建设的生态底线区域和适宜建设开发区域的高低等级,以此确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发展方向。通过灰色预测GM(1,1)模型预测研究区2020年人口总量,并基于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验证当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总量,同时确定城市规模和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以空间适宜性评价、人口承载力、城市规模预测、两规衔接和空间形态控制等方法倒逼缩减建设用地,从而划定城市发展的刚性和弹性增长边界。  相似文献   

10.
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主宜性”划分问题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划分双宜或多宜性土地的主宜性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探讨了土地主宜性划分的原则、指标和方法,提出了分析土地主宜性的综合定量指标——“土地经济-社会适宜性指数”的概念,并以点苍山花甸坝为例,分析了这块土地的主宜性——适宜于耕作利用,利用方式是种植一年一熟喜凉作物。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生境适宜度的成都震后大熊猫生境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维  张哲  江源  刘孝富  许超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9):1128-1135
通过分析大熊猫生境适宜度指标,评价“5\512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地震灾区大熊猫生境的影响并提出恢复措施. 结合大熊猫生境的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压力三方面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利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对大熊猫生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将结果分为最适宜、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 对比地震前后大熊猫生境适宜度变化显示:震后大熊猫生境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明显增加,生态廊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熊猫适宜生境面积减少,其中,彭州市龙门山镇变化最大,适宜生境减少2 729.5 hm2;其次为都江堰市虹口乡、龙池镇与彭州市小鱼洞镇,其适宜生境分别减少1 760.4,303.5和241.1 hm2.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恢复重建的优先次序以及需要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给出优先采取工程和生物措施,并辅助以自然恢复的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生态适宜性评价是一种量化土地、海域用途适宜度的工具,在减缓用地、用海冲突,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已经从单一自然体系发展到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复合体系,评价内容从单目标的分散评价扩充至多属性、多目标的综合评价,应用领域从陆地拓展至海洋。本文在总结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海洋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动性的特点,针对海洋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目标,用海活动的兼容性和冲突性,以及海洋生态适宜性评价中的水平生态过程等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期为完善海洋生态适宜性评价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江苏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禀赋、城镇依托、交通可达性、人口经济基础四方面构建湿地资源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定量评价江苏湿地资源的旅游开发适宜性。结果是江苏126个湿地资源分布区的旅游开发适宜性总分值在36.64~72.98之间。依据各湿地分项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湿地资源分为4种旅游开发类型,即高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资源、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资源、低适宜性湿地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开发高适宜性湿地、适度开发较高现实适宜性湿地、与经济发展同步开发较高潜在适宜性湿地、暂时限制开发低适宜性湿地的建议,并提出坚持湿地资源旅游开发公益性的思想。同时对湿地资源旅游开发中一些未有定论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水工隧洞TBM施工中的地质适宜性问题,参考国内外水工隧洞TBM施工的相关实践经验,结合《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 50218-2014)中对围岩分类的方法,并考虑到TBM设备的运行状态,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10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选择熵权法确定,通过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多因素评价模型,并选择岭形函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模糊关系,研究各评价指标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水工隧洞TBM掘进的地质适宜性情况;将模型应用于新疆某个供水工程中,并将模型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水工隧洞TBM施工地质适宜性评价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得到的评价结果与施工现场的实测数据相符合,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武夷山自身的特点提出了适合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将武夷山风景区划分为理想景观、正常景观和危急景观3种景观生态等级,以此对武夷山风景区进行综合的景观生态规划,探讨景观生态规划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武夷山风景区的保护和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江苏省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在中心城区的用地布局和功能组团设置中引入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的方法,建立中心城区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GIS技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叠置有机结合,实现对中心城区布局进行生态适宜度评价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为中心城区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双轨制”土地资源评价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大连市和辽阳市及其所属的两个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践认为,在市、县(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土地资源采用已利用土地的利用现状类型评价和未利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双轨制"评价方法,比统盘采用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具有更大的优越性。文中以辽阳市为例,简要地介绍了"双轨制"评价的方法和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开发质量与效益的科学依据和基础保障,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城乡融合、陆海统筹原则,以东北地区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省份——辽宁省为例,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海洋功能三个维度构建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特尔斐法、木桶原理法则、线性加权求和法及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等方法,对其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分异明显,适宜建设区与基本适宜建设区呈明显的中心外围分布格局,沿沈大轴线、滨海轴线集聚分布;不适宜建设区以滨海线为轴带南北对称分布;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以沈大线为轴带东西对称分布。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依次为15504.39 km2、22645.34 km2、66833.96 km2、68720.99 km2,分别占陆海国土的8.93%、13.04%、38.48%、39.56%。自然环境对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不同等级、不同区域自然环境适宜性集聚与分散特性差异显著;经济社会对自然环境的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建设区修正作用明显。海洋功能区的引入,极大拓展了辽宁省国土空间范围。但海洋功能适宜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由于海洋国土本身属性,其可供直接开发建设空间有限,而保护空间广阔,国土空间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