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首次研究了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淤泥、底泥及其旁侧土壤中Cd、Cu、Zn存在的形态特征,对阐明运河体系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研究环境容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运河的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模拟室内环境下掺杂TiO_2纳米晶体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可见光下的室内环境,以甲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的8种(银Ag、铜Cu、铁Fe、钨W、铈Ce、镧La、硫S和氯C l)掺杂TiO2纳米晶体的光催化活性及对甲醛气体的去除效果。用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了掺杂钠米TiO2的微晶尺寸、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结果表明,Cu掺杂可以提高TiO2对氧的吸附能力,减少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的复合,使TiO2的光吸收带边发生红移且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吸收,从而使Cu掺杂TiO2在模拟室内环境下光催化甲醛气体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模拟室内环境下掺杂TiO2纳米晶体的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环境测试舱模拟可见光下的室内环境,以甲醛气体的光催化降解为探针反应,评价了通过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的8种(银Ag、铜Cu、铁Fe、钨W、铈Ce、镧La、硫S和氯C1)掺杂TiO2纳米晶体的光催化活性及对甲醛气体的去除效果.用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了掺杂钠米TiO2的微晶尺寸、晶体结构与光学性能.结果表明,Cu掺杂可以提高TiO2对氧的吸附能力,减少纳米粒子表面光生电子与光生空穴的复合,使TiO2的光吸收带边发生红移且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吸收,从而使Cu掺杂TiO2在模拟室内环境下光催化甲醛气体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普遍采用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来测定水、土等环境样品中的微量铬,但是,都未经分离干扰即显色。鉴于环境样品的复杂性,某些干扰物的含量如铁、铜等常超过该法的最高允许量,故需预先分离。本文提出用氢氧化钠分离铁、铜可获得最佳结果,50毫克铁(Ⅲ)、5毫克铜(Ⅱ)经一次分离后即可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5.
根表铁锰氧化物膜及其对水稻重金属吸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表铁膜是水生植物应对环境胁迫的重要机制之一。铁膜在水稻根系金属元素吸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根表铁膜通过物理吸附、共沉淀和竞争重金属结合位点等作用机制影响水稻根系重金属的吸收转运。通过介绍近年来植物根系铁膜的形成、形态分类及铁膜在植物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进展,对揭示铁膜在水稻根系重金属吸收转运过程中的阻控机制提出新建议,为中国南方重金属中低污染稻田安全生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用钛铁试剂(Tiron)对Fe(Ⅲ)一邻菲啰啉(Phen)体系进行光化学催化还原测定微量铁的方法。该法操作简便、快速,试验数据稳定。用于测定环境水样和一些饮用酒中微量铁,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有关:1)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2)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表征;及3)我国某些地区若干痕量元素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8.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饮食等各种新陈代谢作用与其周围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进行多种形式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为了求得更好地生存,人类就要不断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从环境中摄取自身所需的物质;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向自然环境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许多人为因素进入了地质地球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汞盐法测铁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铁的测定一般使用5%HgCl_2 溶液10毫升,即相当于约370毫克的汞排入下水道,按排放水含汞最高允许量的规定(0.05毫克/升),就要以约7.4吨水冲稀才可排放。况且铁的分析量在各个部门都是相当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利用植物提取液绿色合成的纳米铁,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基于此,通过对9种植物叶片提取液进行抗氧化活性的分析,筛选出了抗氧化活性较高的3种植物提取液,且利用其制备了纳米零价铁,分别为绿茶纳米铁(GT-nZⅥ)、石榴叶纳米铁(PG-nZⅥ)和红茶纳米铁(BT-nZⅥ)。通过沉降实验、UV-vis、SEM、FT-IR、 XRD、 TG等分析方法对绿色纳米铁进行了悬浮稳定性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表征分析。最后,选择Cr(Ⅵ)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绿色纳米铁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GT-nZⅥ粒径最小(约88 nm),悬浮稳定性优于另外2种绿色纳米铁,且表面包裹了更多含C=C基团的有机物;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反应开始的1 h内GT-nZⅥ对Cr(Ⅵ)的去除效果最好;借助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去除Cr(Ⅵ)反应过程发现,体系中还原反应占主导作用。对不同植物提取液合成纳米铁的理化性质及其去除Cr(Ⅵ)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增加对绿色纳米铁环境功效的理解,对于发展绿色纳米铁修复地下水污染技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