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0,30(2):157-158
(第一号通知,征文通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5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2010年11月28—29日在武汉大学召开,热忱欢迎全国从事防震减灾工程研究、教学、设计、生产、出版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8年12月1日至3日,在吉林省吉化市吉林林学院召开了“全国森林灾害学经济学术讨论会”。吉林、四川、福建、浙江、江西、山东、黑龙江等省,以及国家护林防火总指挥部办公室和林业部、全国各有关大专院校的代表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一致认为,近年来各种森林灾害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已经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据统计,全国每年平均森林火灾受害面积约1600万亩,接近全国森林面积的1%,  相似文献   

3.
《灾害学》1990,(2)
1990年3月10日~13日,以“灾害与社会”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灾害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99位科学、教育、管理、新闻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90年代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始后我国最早举行的一次群众性减灾学术讨论会。会议积极响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主任田纪云1990年2月12日发表的电视讲话《行动起来,积极开展中国减灾十年活动》的号召。代表们普遍反映,会议的议题“灾害与社会”重点突出,符合当前减灾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灾害学》1987,(1)
1、1月,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发出“灾害经济学”学术讨论会征文通知。 2、3月,全国第一家以救灾扶贫为宗旨的报纸《社会保障报》在北京创刊。 3、5月,明末京师奇灾——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领导,成都地理研究所负责筹办的全国滑坡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0—26日在成都市召开。全国各地从事滑坡研究的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代表270余人(其中有20名日本朋友)参加了会议。会上共收到论文250余篇,分为五个专题进行交流:滑坡研究动态及  相似文献   

6.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5月10-12日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防震减灾的经验、技术与发展方向"。具体内容包括:(1)震害调查、分析与经验总结及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有效减灾,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拟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为交流平台,以《学报》编委会为学术依托,发起组织召集"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系列研讨会",会议立足于交流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工程领域里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我国人居和重大工程提供安全环境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防灾博览》2013,(6):9-9
全国第七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0月21-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和IAVCEI中国委员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9.
减灾短讯     
《防灾博览》2005,(1):46-47
全国防震减灾检查组检查江苏省防震减灾工作 首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全国地震监测处长会议在广州召开 “我国若干城市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项目阶段检查和经验交流会在广州召开呼伦贝尔市各测震台强震台完成土建工程待验收 宁夏成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石家庄市地震局举行“迎新年冬季万米应急体能长跑”赛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协直接领导和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气象、地质、地震、天文等14个全国性学会、研究会的200多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协钱学森主席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20日到22日,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此将研讨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江苏省建设厅、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主办,南京工业大学具体承办,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支持,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以及解放军理工大学等院校协办.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科协倡导和支持下,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等11个学会共同发起和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天地生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11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和广州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1月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防震减灾的新技术与新发展"。具体内容包括:震害调查、分析与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8月9-10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防震减灾的经验、技术与发展方向"。热  相似文献   

15.
1987年震惊中外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后,中国的特大灾害将要在哪里发生,这是许多灾害学工作者所关心的。中国科协天地生综合研究联络组会同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地学史专业委员会,决定于1988年第四季度召开第二届全国地球表层学学术讨论会,主题是黄河的开发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和合肥工业大学等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10月20-22日在合肥工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防震减灾的新技术、新进展、新应用"。具体内容包括:震害调查、  相似文献   

17.
<正> 10月16日至10月23日,由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山东省地震局、河南省地震局联合召号了全国油井动态与地震关系学术讨论会。参加公议的代表除国家地震局机关、直属所、队、出版部门外,还有新疆、河北、辽宁、天津、江苏、安徽、四川等省局的代表,全国石油系统六大油田区及江苏油田的代表约六十余人。会上宣读了31篇论文,包括油井、油田深井水动态与地震关系;井喷、石油注水中引起的套管形变、上升与地震关系;以及天然气井动态变化与地震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有的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东南部地区地震学术研讨会”这个名称是在1991年12月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全国地震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期间议定的,当时由苏、皖、鄂,湘、闽等省的秘书长联名倡议,中国地震学会专职副秘书长郝纪川同志表示支持,在中国东南部地区联合组织学术性会议。这种按地区联合的形式在中国地震学会活动史上尚属首创。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2):31-31
经中国地理学会、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和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的批准,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等学术团体主办的“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将于2006年8月10日——20日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召开。同时举办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相关专业委员会会议与联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至26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教育、科研、设计、管理等部门50多个单位120多位教授、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出席了会议。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建筑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地震工程会议的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建立的。第一届(1984)在上海、第二届(1987)在武汉、第三届(1990)在大连举行。此后,会期调整为每隔4年举行一次,与世界地震工程会议间隔相同,并安排在两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中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