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于北京理工大学建设,1996年9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为牵引,针对爆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系统深入地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求获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为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实验室涉及力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材  相似文献   

2.
在回顾消防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 ,论述了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体系与分类。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是一门以火灾发生与发展规律及其预防与扑救技术为研究对象的新兴交叉性学科。其具备火灾学、消防技术和消防工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 ;其下属的子学科包括火灾学、防火工程、灭火工程、消防管理工程、灭火指挥工程、火灾原因调查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大力开展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体系领域的研究 ,推进消防科学技术学科建设 ,是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必然 ,也是加入WTO后保证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引擎 《安全》2019,40(8):1-8,80
火灾科学是系统的科学,它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从科学发展和现实角度,提出当前的火灾科学在城市消防规划、高大空间建筑防火设计综合方法、多层地下交通枢纽防火研究、安全疏散心理和机理研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关联研究、建筑防排烟技术研究、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研究等10个技术领域需深入研究的课程,以最终实现基础理论、实用方法、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濮凡  李杰  李贤斌 《安全》2019,40(6):54-59,64
为了解数值模拟方法在我国火灾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中获取1265篇以火灾数值模拟为主题的期刊文献,使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从机构合作、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火灾数值模拟高速发展,应用广泛,并不断被用以研究新的火灾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火灾最主要的科研机构;朱国庆、周汝等是发表火灾数值模拟相关文献最多的学者;火灾数值模拟主要应用于大体量火灾场景,也用于获取实体实验难以监测的数据,使用最广泛的火灾数值模拟软件为FDS。  相似文献   

5.
范维澄     
范维澄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系,曾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工作学习。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工程热物理、火灾科学及热安全工程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管理l:作。范维澄教授在国内首先倡导和研究火灾科学及热安全工程学,提出和主持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热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办和主持火灾科学学报。他提出了火灾规律兼有确定性和随机性以及能概括这种双重性规律的理论模型及软件;火灾蔓延的场区网模型及计算软件;用噪声频谱预报油罐扬沸火灾的原理及技术;森林火灾由地表火向树冠火转化的机…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依据钢结构工业建筑群的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对其进行防火保护、消防给水系统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对主厂房内火灾重点部位增加电视监控系统重点监控,并注重日常的火灾安全管理,保证了钢结构工业建筑群的火灾安全.  相似文献   

7.
周雨  汪金辉  张少刚 《安全》2020,(1):53-59
为了解隧道火灾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绘制隧道火灾科学的知识图谱,本文基于2000-2018年Web of Science和CNKI刊载的隧道火灾论文,利用VOSviewer技术,对隧道火灾科学进行全面可视化分析图谱显示,国际上隧道火灾研究的核心主题是Simulation、Tunnel Ventilation Temperature and Smoke、Tunnel Fire Safety,国内是数值模拟、隧道救援与疏散、隧道的消防灭火、火灾探测报警、隧道结构;高产的作者是Ji Jie和徐志胜等,近期活跃的作者是Zhang Shaogang和石晓龙等;开展隧道火灾研究的国家多位于欧洲。结果表明隧道火灾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主题分布及作者间的合作都已初具规模,国内更偏重于工程应用的研究,主题演变略快于国外,我国在此领域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8.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公共安全研究所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公众安全问题;重要工业设施与重点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他公用设施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火灾、毒气灾害风险分析、监测与控制、人员疏散与避难;应急管理和信息系统集成等方向理论与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于北京理工大学建设,1996年9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为牵引,针对爆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系统深入地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求获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为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实验室涉及力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等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含能材料理论与应用、爆炸与毁伤力学、毁伤理论及应用、防护理论与技术、爆炸安全理论与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正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于北京理工大学建设,1996年9月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为牵引,针对爆炸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系统深入地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求获得更多原始创新成果,为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实验室涉及力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等一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含能材料理论与应用,爆炸与毁伤力学、毁伤理论及应用、防护理论与技术、爆炸安全理论与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火灾科学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火灾科学的发展前景,指出了火灾科学必然包括各种领域并列举了课题的分类,阐明了每一领域的研究都是防止火灾损失必不可少的。通过分析火灾科学近年来的工作,阐述了火灾研究的现状。大多数研究都是以最近的火灾为背景展开的,虽然其中许多侧重于基础研究,并未针对某一特定火灾。最后本文提出了火灾研究的将来需要。由于未来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的难以预测,与之紧密相关的未来火灾也难以想象,因此,只能试从当前火灾研究去推测将来。本文认为将来的火灾研究课题大多数为基础研究,虽然它也或多或少与未来火灾有关系。并且预测随着新概念的引入,将来的火灾研究的数据和方法都活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火灾科学》2005,14(4):227-227,24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完善,人们对火灾安全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全面科学地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是实现对火灾损失预测与控制的关键之一,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已经引起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安全生产、保险等领域的学者、技术管理专家的广泛重视。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在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城市消防管理、工业安全生产、森林火灾防治、火灾保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28日至30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05年学术年会在湖北宜昌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协会副理事长孙华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2005年协会将做好5项重点工作,包括:安全社区建设和推广工作;尘肺病危害现状及对策调查研究;中央企业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及安全管理绩效评估标准研究;“安全健康家园”评价标准研究和协助国家总局人事培训司完成《安全科学与工程设立为一级学科的论证》课题报告。协会还将重点开展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前辅导,组织专家设计职业安全健康精品培训课程,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近10年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概况。介绍性能化防火设计在我国引入、吸收和创新的发展历程;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介绍在火灾场景设计、烟气流动与控制、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当前消防安全管理体制,探讨实施性能化防火设计应关注的应用范围、执行流程以及设计资质等几个问题;并从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基础理论、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工具、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等几方面探讨我国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如何科学设定火源功率是研究高速列车火灾防治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大多数研究均基于假定火灾设计,缺乏系列全尺寸火灾基础试验数据,对此国内外研究尚处于空白。本文以CRH1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尺寸火灾试验,分别对车厢座椅、行李、窗帘等车厢内主要可燃物引燃特性、质量损失速率、烟气释放速率、温度场分布等火灾参数及燃烧行为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热释放速率分段线性叠加、质量损失速率计算及t2稳定火源模型等方法计算分析,最终创造性提出高速列车车厢火源功率应为37MW,进而为高速列车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火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键 《劳动保护》2000,(2):40-40
为了加强防火、防盗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生产安全的意识,我厂在原来电视监控系统基础上,安装了一套由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LA100-8T智能型防火、防盗报警系统”。该系统解决了大空间内早期火灾监测报警这一科学难题,同时具备监控防盗的功能。克服了生产车间由于受距离、气流、粉尘、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探测器往往不能准确及时地反映火警、盗警的信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该系统运行2年来,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1.图像火灾智能探测对于一般物质,如烟草纸张木制器等…  相似文献   

17.
比较安全学的创立及其框架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比较科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将比较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方法学研究;提出比较安全学的定义,分析其内涵,从安全科学的理论类别、灾害类别、安全管理类别、工程类别与安全学的纵向分支5个方面构建比较安全学的学科分支体系,并阐述了各分支体系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安全学学科体系框架;综合与比较安全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依据其应用的个案探讨比较学在安全科学中的应用,阐述比较安全学应用与研究的广阔前景。研究表明,多视角的比较安全学构建了诸多新的安全方法学思路和研究方向,为构建安全科学方法学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秦淮区位于南京市区东南部,总面积22.3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万,下辖5个街道。区内人口密集,基础设备陈旧,居民老宅密布,火灾隐患较多,多年来秦淮区突出红花、夫子庙、建筑工地管理三个安全重点,重点把握六个环节,取得显著成效。2003年,省市安监局分别对秦淮区有关安全工作进行调研,国务院安全生产督查组两次来到秦淮区检查指导,对有关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石化企业储罐消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重点分析了中国石化及国内外开展的储罐火灾安全和消防灭火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系统化开展储罐火灾事故研究、消防灭火技术、储罐防火技术等一系统的研究工作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是石化行业储罐火灾与消防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安全应急与职业卫生人才紧缺问题,研究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分析安全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职业卫生工程3大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专业单一建设与一体化建设的利弊,进而构建以培养方案改革为建设动力、课程体系优化为建设重点、师资队伍整合为建设基础、教学实践导向为建设方向的"三专一体"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新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可通过"2+4+4"课程体系、复合型师资队伍、创新性教学实践框架,持续为全国培养具备专业"基础+核心+特色"能力的"精通式综合性"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国内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