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斯福新政是初中阶段历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中重要的学习主题之一。在以罗斯福新政为个案的研究中,通过梳理新政在百年历史教科书中的变迁、比较中美教科书对同一主题描述的异同以及展示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探索性成果三个方面,对新政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以期对教科书中世界历史内容的编写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顾颉刚就此提出"层累说"的"关键性"因素。据《顾颉刚日记》所示,顾颉刚是在得到梁氏《中国历史研究法》启发后,编纂《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伊始便建构了"层累说"。更为关键的是,无论从历史本体论还是方法论层面,乃至认识论层面,"层累说"均能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找到相应的学术资源。这一学术关联的发见,意义非同小可。它提示"顾学"研究者不仅要对顾颉刚所言进行一番"辨伪的工作",还应该充分重视梁启超对《古史辨》的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内信息     
据外刊报道,中国和韩国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解决黄海污染问题。 合作的主要内容为,对中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资金提供贷款;共同培养环境保护技术人材;1995年7月和9月两国分别召开会议研究协作问题。韩国已决定批准该计划。日本也有专家参加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9):108-113
清末教科书以编译国外教科书为主,实验数量多,取材广泛,以观察、实验为主。民国时期颁布的生物学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实验及实验教学,相应的教科书中有大量的实验,类型和数量多,且目的要求和实验步骤更加明确和具体,呈现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内容设计质量逐步提高。从清末、民国的生物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主要理论问题之一,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所以,研究环境质量问题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及国内外发展动向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由定性向定量的发展,由现状描述向预测描述的发  相似文献   

6.
关于电子教科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是与非的简单价值判断比较容易做到。但最为重要的是客观、冷静和科学地认识电子教科书,而不是在把纸质教科书作为简单数字化的刻板印象的前提下进行讨论。应该从电子教科书构成的基本要素,即硬件、软件、内容、网络和使用者的角度去理解其便利与限度,从而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优质的电子教科书服务。但也要清楚,过分追求学习工具的便利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相似文献   

7.
李彬所著的《中国新闻社会史》并不是一本传统样式的教科书,而是一部根据其授课内容记录整理的讲稿,架构体系新颖,语言妙趣横生。阅读此书犹如身临于名师讲堂之中,不仅可以学习到新闻史方面的知识,更大的收获还在于它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观察新闻历史、探究新闻规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研究者采用学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随机对七个省、直辖市所采用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实验教科书的设计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建议今后教科书的修订要适当压缩理论部分的内容,调整田径部分的比例,丰富选修部分的运动项目;要通过设置问题,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科书的使用率,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与教科书紧密结合,同时培养学生阅读体育教科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11):110-114
清末民初,西方笔算代替传统算法进入我国,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学数学教科书的诞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演变与完善。以最新教科书系列中的《最新笔算教科书》作为案例,对其内容结构进行探析。通过梳理发现,在这套意义深远的教育书卷上,既有反映时代特色、适合小学生学习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内容结构,也有不利于学生阅读、不适应现代教育需求的内容。尽管如此,却开启了我国教科书编写的新纪元,为后来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3):119-124
通过定量的方法,比较了中国、俄罗斯、德国和法国初中物理教科书在"力与运动""电""波""动力学和平衡""能量""物性"六个主题中知识点的分布和平均深度。结果显示各国均涉及了物理学的这几个分支,但是通过"大而全""窄而深"和"广而浅"的教科书设计理念,对于不同的主题在深度上进行了不同的设置,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