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2008年中国城乡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统计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1,2]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影响力较大的报刊和网站资料,统计了我国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城乡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分析了以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2008年阳宗海污染事件为代表的近2年中国城乡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及其应急情况的新特点.从发生日期、地点、污染物种类、事件简况、应急反应5个方面对187起突发污染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1)2007-2008年突发污染事件依然呈现数量增多、危害增大、风险源增多的趋势;2)各类工业污水和危险化学品仍是主要污染物;3)突然排污、交通事故、工厂泄漏仍是主要风险源,但是自然灾害(如冰冻灾害、地震)也能导致少数严重的突发污染;4)43.3%的事件威胁到城市供水系统安全运行;5)75.9%的突发污染事件得到了应急响应,但响应时间仍然较长;6)大多数突发污染事件缺乏全面、客观、及时的信息披露与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虽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就某些国家和局部区域而言,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和平与安全的挑战。SARS、禽流感的袭击、恐怖活动、印度洋海啸和飓风等灾难,给人类和平与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联合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全球安全减灾和应对各类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成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继续推进"国际减灾战略"行动,以减轻自然、人为和技术灾害。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迅速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急剧恶化,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应急防灾机制就像人类最后一层保护伞,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突发灾害事件面前,各个国家是如何应对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最有效地抵御灾害对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的急剧恶化,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应急防灾机制就像人类最后一层保护伞,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在突发灾害事件面前,各个国家是如何应对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最有效地抵御灾害对人类的侵害?各国又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应急防灾机制的呢?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城市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统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我国200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生的城市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以揭示2005年松花江污染和哈尔滨停水重大事件之后,中国城市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发生的规律、危害、应急响应状况以及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检验近1年来中国城市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发生日期、地点、污染物种类、事件简况、应急反应5个方面对75起突发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表明:1)2006年突发污染事件总体呈数量增多、危害增大的趋势;2)危险化学品和各类工业污水仍是主要污染物;3)交通事故、工厂泄漏事故和突然排污仍是主要风险源;4)41.3%的事件威胁到了城市供水系统安全运行,造成城市几小时或多天停水,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5)92%的突发污染事件得到了应急响应,但应急时间远大于国家规定的1h,应急预案在快速性和有效性方面还需改进.  相似文献   

6.
赵富森  徐德茂 《安全》2000,21(5):12-15,11
1 严峻的火灾形势 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常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一种灾害,而且一旦起火,其后果难以事先预料.除了人为因素会导致火灾外,地震、干旱、雷雨、大风等自然灾害也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人类在利用火的同时也在持续不断地同火的威胁和危害作斗争.可以说古往今来,人类的文明史有多久,人类同火灾斗争的历史就有多久.火灾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火灾既有自然灾害的一面,更有人为灾害的一面.火灾是天灾人祸的汇集.因此火灾科学的研究领域,既包括预防控制自然因素导致火灾发生和控制火灾扩散的内容,更有科学地引导人为因素避免和控制火灾发生和扩展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邓萱 《安全》2012,33(4):4-7
正近年来,突发事件日益呈现出跨区域的特点,如2008年的南方冰雪灾害、三聚氰胺事件以及甲型H1N1流感事件等,危害程度远远超出单个部门和区域的应对能力,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协作机制势在必行。作为一种跨政府的应急合作互助机制,欧盟民防机制可为我国提供借鉴。1民防机制的由来"911"事件后,美国向欧盟施加了大量的政治压力,促使欧盟提高打击恐怖主义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城市综合安全管理与政府减灾行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城市灾害的基本类型及危险性 按1997年建设部公布<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认定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为现代城市主要灾害源.事实上,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已把"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归纳为四大类13分类,即:自然灾害(水旱、地震、地质、气象灾害及森林火灾)事故灾害(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群体事件、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9.
多事之秋的1998牢,自然之神似乎异常暴戾、全球气候突发、自然灾害频频。厄尔尼诺刚走,拉尼娜又来。水灾、大火、地震,回顾人类自己和大自然“合作”制造的灾难,痛定思痛,人类该警惕了。1998年的自然灾害,毁坏人类家国,掠夺人们生命的同时,更让世人警醒。厄尔尼诺也好,拉尼娜也罢,追究其根源,都在于人自身。人类对地球攫取得太多,一味地索取而不知回报和爱护,自然界当然会行使它自己的法则。我们之所以关注并回味1998年中外大灾害,不仅仅作为备忘,更在于与1999年的全球灾事趋势相联系,并对1999年的致灾条件诈出预测及警示建…  相似文献   

10.
一、矿业经济中的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索取与保护的矛盾 人类的采矿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战史,通过不断地征服自然,索取天然资源,以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没有解决好对自然的索取和有效保护这一矿业经济中的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非煤矿山排弃场滑坡灾害引发安全事故,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的范围比较宽广 美国的灾害紧急救援管理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其范围非常宽广,既包括龙卷风、台风、地震、洪水、干旱、火山爆发、泥石流、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又包括工业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及化学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等环境灾害,更包括以针对平民生命财、损害国家利益为目标的恐怖事件,如1996年发生在美国的俄克拉何马州政府大楼爆炸案,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纽约的"9.11"事件,2002年10月发生在马里兰州.维吉尼亚州的连环枪击案等都纳入了政府灾害紧急救援管理的范围.人们说"9.11"事件改变了美国的一切,确实,"9.11"事件使美国的国内安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灾害救援管理角度看,"9.11"事件以后,美国政府更加突出地重视对恐怖事件的救援管理,可以说不惜动用一切资源进行预防和施救.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综合安全管理与政府减灾行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城市灾害的基本类型及危险性按1997年建设部公布《城市建筑综合防灾技术政策纲要》认定地震、火灾、风灾、洪水、地质破坏为现代城市主要灾害源。事实上,按照国务院应急预案编制大纲,已把"主要突发公共事件"归纳为四大类13分类,即:自然灾害(水旱、地震、地质、气象灾害及森林火灾)事故灾害(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动植物疫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群体事  相似文献   

13.
宋芸芳 《安全》2006,27(1):59-60
2006年伊始,根据当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严峻考验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公开发布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随后国务院又陆续发布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2月国内环境事件   总被引:16,自引:16,他引:0  
简要统计了2008年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59起,包括沙尘天气2起,污染事件18起,地震19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5起,以及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5起.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1975年8月,在一场由台风引发的特大暴雨中,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共计60多个水库相继发生垮坝溃决,引发了一次世界上最惨烈的水库垮坝事件.30年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聚集郑州,对这次震惊世界的灾害事件重新进行理论研讨.专家们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减轻灾害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这次事件折射出的问题值得人类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以南方某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是城市应急管理的基础,可以为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指明方向.通过建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开发应急能力评估管理系统,通过针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灾害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可以为城市的应急准备过程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结合在南方某市开展的应急能力评估,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了评分的统计学意义后,给出了该市18类的应急能力的评分分布及其属性和特征的状况,指出了该市在应急能力发展方面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为改善城市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85-2005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不完全统计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1985-2005年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从总体上揭示这些事件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城市水源地和供水安全的危害.采用文献检索方法,通过对1985-2005年<中国环境报>、<人民日报>、新华网等报刊和网络的检索,从发生日期、地点、污染物种类、事件简况4个方面统计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经整理和筛选后共列出102起.这些突发污染事件的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总体上呈数量逐年增多,危害增大的趋势;2)化学品和污水是主要污染物;3)河道交通事故和工厂泄漏事故是主要风险源;4)突发污染事件一般都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经济社会影响,但缺乏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部门;5)3个典型突发污染事件造成重大经济社会损失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凸现了构建中国城市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8.
岳鹏 《中国安防》2007,(4):33-37
综观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包含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在内的人文和社会指标占了5个,而经济指标只占3个,此项执政新理念意味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开始从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平安和谐社会发展转型.   目前全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造成上百万人伤亡,经济损失6500亿元左右,占我国GDP的6%.……  相似文献   

19.
古代,人类因弱小而对自然产生敬畏;今天,强大的人类应该对脆弱的自然予以关怀.2003年春夏之际的SARS事件已在更多的方面令中国人反思,对于国人痛恨却又不断重复的社会陋习,它真的需要一场惊世的危机来振聋发聩、警示大众,未免代价太高了,可问题在于就怕人类又忘记了可怕的今天.北京的春天除沙尘外几乎是"莺歌燕舞"的,但SARS的袭来,让更多的人猛然回头,深思SARS及其它更怪的病症灾害,由于我们尚不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灾变并不是偶发的,许多方面是酝酿已久的!  相似文献   

20.
多数人不知道人类的第一部汽车是德国人奔驰在1886年1月29日发明的,多数人更不知道人类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诞生在德国。但这并不影响人类对出行自由的掌握。自从有了路有了车,人类就像踩上了风火轮,风驰电掣般的,想去哪就去哪--人类征服了自然,征服了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