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剂,对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1997—2017年"Web of Science TM核心合集"的相关论文为面板数据,对国际乡村旅游研究进行科学计量分析,以期把握国际前沿话题,探讨未来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国际乡村旅游的发文数量呈现出阶段性增长趋势,研究主要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发文作者群体较大。②高被引文献和关键节点文献主要出自该研究领域中的顶级期刊。③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运营与管理、影响因素、社区变化、生态保护等是乡村旅游研究的核心关键词,未来研究前沿将集中于乡村文化、景观、满意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利益相关者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机构、高产作者、发文期刊、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分析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依据知识图谱相关理论,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2003—2016年来自CNKI数据库中的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收录的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再利用Netdraw软件描绘关键词的网络关系。研究发现:成果数量趋于稳定;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缺少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研究内容围绕"利益"展开,呈现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特征;"演化博弈"和"社会网络"是新的研究趋势。未来应从加强合作交流、深化理论分析、推动研究方法创新、利益诉求演化、旅游社区冲突解决机制、旅游利益相关者社会网络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旅游演艺的蓬勃发展,催生出对其研究的热潮。由于国内外旅游演艺的发展阶段不同,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和方法体系混杂,研究存在明显差异。为廓清和厘定未来旅游演艺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需要对相关研究进行及时的文献回顾和梳理。基于文献分析法系统的回顾旅游演艺研究的核心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1)研究内容差异主要体现在研究主体和与文化的关系两方面;(2)研究理论差异表现为国外研究多以成熟的真实性理论视角作为支撑,而国内研究缺乏理论支撑;(3)研究方法方面,国内外均采用定性、定量或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旅游演艺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地方性、演艺声景,及多感官化的旅游演艺感知都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1979—2019年的831篇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从年度载文数量、来源期刊类型、作者发文篇数等6个方面入手,分析比较了国内外旅游网络平台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进展,研究依次分为起步阶段、拓展阶段与提升阶段。结果表明:①国外对旅游网络平台的研究已进入提升阶段,国内正处于拓展阶段。②国内外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国内定量的数学模型相对简单,国外定量的数学模型相对复杂。③国内外“以人为本”为切入点研究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的需求,国内侧重旅游网络平台的设计和营销及实例等,国外侧重研究个性化定制的旅游网络平台。通过对国内外基金项目资助的发文量分析,展望了国内外旅游网络平台发展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镇旅游近年来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以1994—2004年中国期刊网上所收录的公开,出版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旅游类等中文期刊为主要范围,对国内近10年来传统村镇旅游发展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从作者的研究地域与研究等题、论文发表年度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国内在传统村镇旅游发展研究中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1990—2019年11月间收录的450篇主题为"博物馆旅游"的文献,从年度发文量、来源期刊类型、案例地分布、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入手,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的研究现状与热点、研究方法及其进展。结果发现:国外研究起步早、程度深,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体系;国内研究开展较晚,基础薄弱。未来国内学者应加强基础理论研究,重视旅游者个性需求,完善和优化研究方法,重点推动博物馆旅游高新科技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近年来在国内发展非常迅速,而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主要支撑。以1994-2007年中国期刊网上所收录的公开出版发行的自然科学类、科学技术类、旅游类等中文期刊为主要范围,对国内乡村景观发展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从论文发表年度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国内在乡村景观研究中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国知网(CNKI)2000—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知识图谱法对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呈现出阶段式发展特征,2000—2006年为平稳发展、2007—2016年呈波浪式上升发展;(2)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的研究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经济水平、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发展状况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学科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创意旅游三个方面,文化旅游研究内容包括开发和产品,文化创意研究内容包括融合和体验,创意旅游研究内容包括开发与体验;(4)理论研究的深入化、研究主题的多样化、多产业融合研究的常态化是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的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知网"数据为基础,以高铁旅游为研究对象,从年份、学科、基金、期刊、关键词、作者、机构七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采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信息可视化图谱。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高铁旅游相关研究起步晚、数量少、质量低、学科分布广;高铁旅游的研究热点与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高铁对旅游业的影响、高铁背景下旅游业的应对策略两个方面,从演进图谱可见,高铁旅游的研究热点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到与时俱进;汪德根、于秋阳、陆林等学者是国内高铁旅游研究的核心作者,学者之间的合作以"学缘"关系为主,极少有"地缘"关系的合作;苏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和武汉科技研究所等是高铁旅游发文量较多的机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理论和Cite Space软件,利用中国知网1994—2014年的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文献绘制该领域的知识图谱,分析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学科和基金分布、代表学者、主要研究机构、重要期刊以及研究热点。结果显示,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国内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且稳定的研究方向。文献主要分布在旅游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研究文献的主要基金来源;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形象及生命周期、旅游目的地研究方法及案例研究是主要研究热点;陆林、张捷和马耀峰是该领域的重要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旅游学刊》、《人文地理》、《旅游科学》、《经济地理》和《资源开发与市场》是高载文期刊。  相似文献   

11.
以186份中国旅游电商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综合使用政策计量、数据分析和人工判读等方法,全面梳理了中国旅游电商领域政策发展历程及演变特征,为今后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旅游电商经济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结果发现:中国旅游电商政策演进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2001—2008年萌芽期、2009—2014年起步期、2015—2019年上升期、2020年至今成长期;旅游电商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监管、扶贫语境下乡村旅游电商发展、智慧旅游和电商促产业发展等三大类,整体呈现出发文主体多方参与但合力不足、发文主题与时俱进并不断丰富等特征。未来需要在电商行业市场秩序监管、数字文旅产业创新、业态融合力促部门深化合作、乡村振兴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增加政策关注。  相似文献   

12.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期刊2000年以来刊载的有关旅游空间结构的152篇文献进行统计、分类和总结。结果发现: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研究,旅游空间组织形态研究,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演化与优化研究,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旅游空间结构影响研究,旅游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其他研究等方面。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炜  何思  黄楠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227-230,238
以张家界"魅力湘西"为例,利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研究了游客对旅游演艺品牌形象的感知状况。结果表明:旅游演艺品牌形象感知的内在维度存在差异,宣传策略宜多元化;旅游演艺品牌形象感知以具体象征物为载体的文化形象为主;产品体验前以传播形象对旅游演艺品牌形象的影响显著,产品体验后的功能形象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以1981—2016年CNKI收录的603篇国内滨海旅游研究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Ⅲ中的关键词共现、突现词分析等方法,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前沿热点、演化脉络和未来态势。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滨海旅游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研究视野,研究规模逐渐扩大,且集中在海岛、自然保护区、沿海城市等区域;开发、影响和管理是国内滨海旅游研究的核心,"开发"主要包括资源、市场和产品开发的研究,"影响"主要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研究,"管理"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国家海洋公园、发展模式和法律法规等;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资源导向为主的起步阶段(1981—1994年)、以可持续导向为主的稳步发展阶段(1995—2005年)和以产业导向为主的快速拓展阶段(2006—2016年)。  相似文献   

15.
以CNKI数据库中有关旅游危机研究的166篇文献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CiteSpace软件,从论文发表趋势、文献作者、发文机构和研究热点演进等方面展现旅游危机研究概况。当前关于旅游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危机事件的影响、风险认知、危机评价评估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研究视角—引致因素—作用过程—影响效应—响应过程”旅游危机整合研究框架。最后,从旅游产业和企业韧性的影响因素、旅游危机的响应和旅游危机的恢复方法3个方面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知网论文数据库为检索源,运用CiteSpace、Excel等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1999—2016年间发表的1 255篇学术期刊论文进行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发文数量平稳增加。(2)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是主要的生态系统研究类型。(3)高产发文机构是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发文较少。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改革经历了管理体制改革—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历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核心期刊特别是CSSCI期刊文献的梳理,发现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三大方面,且前期更多关注效率改革,后期更多关注公平改革。其中,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主要涉及旅游宏观管理体制、旅游国企治理结构、遗产和景区管理体制、旅游价格管理体制等方面,而旅游综合配套改革、旅游全面深化改革研究则是对前一阶段研究主题的拓展和深化。总体上,学界对旅游业改革的研究落后于产业实践,并受政策影响明显,学术前瞻性和独立性不够。今后中国旅游业改革发展及其研究需要守正创新——即公平效率原则,围绕国民健康幸福方向进一步展开,回归旅游休闲业发展的本质和旅游学科研究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和《旅游研究杂志》(Journals of Tourism Research)是国际权威的旅游研究期刊。基于这三大国际权威旅游期刊,选取1980—1989年、1992—2001年和2004—2013年三个十年,从刊文学者的空间变迁、单位变迁和个体变迁三个角度,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期对国际旅游研究格局的变迁进行全面的把握,并对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我国出境旅游迅猛发展,其现象和影响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与讨论。面对出境旅游蓬勃发展的现状,梳理我国旅游情境下的出境旅游研究具有必要性和参考性。采用知网可视化计量分析和文献梳理法对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出境旅游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整理,并尝试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新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出境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现状、影响因素、旅游者行为、旅游流、旅游效应五个方面,未来可在旅游业对外直接投资、出境旅游的空间分布、出境旅游的政治与文化效应等方面进一步深入挖掘,以推动我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旅游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淮海经济区各地级市2004—2014年国内旅游收入为数据基础,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联系强度和GIS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淮海经济区国内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淮海经济区旅游经济差异总体上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阶段性特征,苏北、皖北、鲁南与豫东四大地区之间差异一直占据主要地位;苏北和鲁南地区的地区内部差异在逐步缩小,皖北与豫东在逐渐扩大。2淮海经济区国内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济宁、徐州、泰安和临沂四市形成的环形区域,皖北与豫东发展水平一直都处于较低水平,其他地区较为中等,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圈一点一带一片"的特点。3淮海经济区两两城市间的联系强度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两极分化明显,东北地区的旅游联系强度远远超过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