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环境科学》1977,(4):49-49
过去科学家们已经能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单个原子的行为并记录各个原子的放射性衰变,但尚不能选择、离析和观察在某一单纯原子核变化中的一个原子。 最近,在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发展了一种超灵敏技术,容许在亿万个原子和分子中检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纳米通讯》在线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由光子驱动的“分子纳米马达”。这种单分子马达将光能高效地转变成机械力,不仅能将光能的利用率从过去的10%提高到25%以上,还没有人们所忧虑的在其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据介绍,分子马达可以为未来的纳米器件提供一种能量源泉。如果要实现纳米机器的设想。提供能量的动力系统是个关键部分,即使工艺再精致,人们也不可能制作出纳米数量级的机械动力系统,所以科学家们寄希望于分子马达可以为纳米机器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是一种用单个原子或分子制造物质的技术(1纳米为1米的十亿分之一),由于纳米技术制造出来的粒子体积极其微小,极易流失到环境中去却又很难回收,因此,其潜在的环境、健康和安全风险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9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教授王广厚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因在“原子团簇”领域的贡献而增选。  相似文献   

5.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一种由DNA分子构成的"纳米蜘蛛"微型机器人,它们能够跟随DNA的运行轨迹自由地行走、移动、转向以及停止,并且它们能够自由地在二维物体的表面行走。据悉,这种"纳米蜘蛛"机器人的大小仅有4纳米,比人类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还小。  相似文献   

6.
当固体颗粒粒径处在0.1~100nm(纳米)范围时,它具有全新的固态结构,呈现出量子尺寸效应和新的物理特性,这表明它既不同于原子和分子,又不同于块状晶体和非晶态玻璃。这是人类最近十年才认识到的物质世界,它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在天体演化和地质过程中生成的任何一种矿物都经过纳米阶段,其中一些矿物一直停留在纳米阶段。现有资料证实卡林型(超微细粒)金矿中的金就是纳米金矿物。因纳米矿物太小,过去对这一部分几乎没进行过工作,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应对纳米矿物进行研究。由于纳米矿物的新特性和分布广泛,故有必要从纳米科学的角度对某些地质过程,成岩成矿规律重新进行研究,以期取得认识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小城市”、“5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之一”、“20个最繁荣小城之一”、“最佳搬迁目的地”、“顶尖绿色之城。最佳退休之地”、“家家看得见风景的城市”。美国各种媒体上这些数不清的褒奖之辞说的是哪里?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NCAR)、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IBM公司安全智能部……一连串国际知名的美国联邦级科研机构和大公司。为什么都选择落户在这个小城里?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金能生成单原子蒸气金,也能生成气溶胶金,近年又有人认为存在金的气态分子Au2。由于纳米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温度低,在地球内部的温度条件下,丰度值极小的金、稀有元素、贵金属及某些化合物将会气化或生成气溶胶,以地球排气作用的方式迁移到地壳的表层或大气中。  相似文献   

9.
邱宇  卢金锁  王社平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1):4109-4118
利用菌株Pantoea sp.IMH实现了硒化银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同时,结合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能谱成像(EDX-mapping)、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多种表征手段对硒化银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硒化银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20 nm,其纳米颗粒的晶面间距为0.225 nm,对应于Ag2Se的(031)晶面.所合成的纳米颗粒的衍射环对应的标准Ag2Se晶面为(013)、(031)和(113)面.XRD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晶面为(111)、(112)和(004)晶面,说明菌株IMH能够合成纳米硒化银晶体.通过以不同电性的染料分子亚甲基蓝(阳性)、日落黄(阴性)、靛蓝(中性)作为目标分子进行吸附去除应用探索,发现硒化银纳米颗粒对阳性和中性染料分子有良好的吸附去除效果.这是由于硒化银纳米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Zeta电位分别为-11.8 m V(p H=5)、-13.0 m V(p H=7)、-13.0 m V(p H=9)).本研究为硒化银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硒化银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胺 活性特点: 胺可以看作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胺中氮原子的电子构型是1S22S22P3,氮在氨和胺分子中是不等性的SP3杂化状态,其中3个杂化轨道与氢原子或烃基的碳原子形成3个σ键,第4个杂化轨道中还有一对未共用的电子,即(RH2N:).由于氮原子上有一孤电子对能与质子结合,呈现出胺的碱性,而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后,连接在氮原子上的烷基是供电子性基团,可使胺离子正电荷分散而稳定.铵正离子愈稳定说明胺的碱性愈强,所以脂肪胺的碱性比氨强,与酸接触会生成盐;而芳香胺的碱性比脂肪胺和氨都弱,这是由于芳胺中的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苯环的π电子组成共轭体系,产生了电子的离域,使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向苯环离域,铵离子正电荷更加集中,这样氮原子上的电荷密度减少,接受质子的能力降低,因此碱性减弱.在芳香胺中,氮原子上连的苯环愈多,其孤电子对向苯环离域愈多,则碱性随之降低,只有在与强酸作用时生成盐,且生成的盐在水溶液中完全水解.三苯胺已接近中性,即使和强酸也不能生成盐.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纳米零价铜(nanoscale zero-valent copper,nZVC)活化分子氧对水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的去除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表征可以发现,纳米铜粉比表面积高于微米级铜粉,无孔隙结构,表面粗糙且容易团聚。纳米级ZVC活化分子氧的性能明显优于微米级ZVC,这主要归因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更容易被腐蚀。通过探究活化机制可以发现,活化分子氧产生的H2O2和表面腐蚀产生的Cu+构成了新型类Fenton体系,持续释放的羟基自由基是造成水中ENR高效去除的主导活性物种;同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超氧自由基能够促进Cu2+还原成Cu+,从而加速ENR的去除过程。反应条件对nZVC活化分子氧降解ENR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nZVC投加量、较低ENR浓度、较高的反应温度以及强酸性条件均有利于ENR的去除。  相似文献   

12.
对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炔雌醇(EE2)在模拟饮用水氯化过程中的反应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EE2的氯化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表观速率常数kapp随pH的变化规律证明EE2分子中的酚环是氯原子攻击的首选位置.EE2的转换是由不同形态的EE2和HClO之间的3个基元反应控制.去质子化的EE2阴离子明显比其中性共轭体更具活性.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析表明氯原子可以通过亲电取代反应接到EE2分子中的酚羟基的邻位,先后生成一氯和二氯代EE2,第三个氯原子的取代导致苯环结构的破坏,分子不稳定发生水解.本研究的结果对全面了解EE2在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的反应规律,为评价EE2对人体的潜在暴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纳米零价铜活化分子氧降解水中恩诺沙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纳米零价铜(nanoscale zero-valent copper,nZVC)活化分子氧对水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的去除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表征可以发现,纳米铜粉比表面积高于微米级铜粉,无孔隙结构,表面粗糙且容易团聚.纳米级ZVC活化分子氧的性能明显优于微米级ZVC,这主要归因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更容易被腐蚀.通过探究活化机制可以发现,活化分子氧产生的H_2O_2和表面腐蚀产生的Cu+构成了新型类Fenton体系,持续释放的羟基自由基是造成水中ENR高效去除的主导活性物种;同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超氧自由基能够促进Cu2+还原成Cu+,从而加速ENR的去除过程.反应条件对nZVC活化分子氧降解ENR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nZVC投加量、较低ENR浓度、较高的反应温度以及强酸性条件均有利于ENR的去除.  相似文献   

14.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Y_mSi@Al_(12)(m=1—3)团簇及其贮氢性质.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尺度范围内,钇原子未在Si@Al_(12)团簇上团聚;每个钇原子按18电子规则吸附氢分子,其中Y_3Si@Al_(12)团簇可以吸附16个完整氢分子,贮氢质量分数为5.0%,平均吸附能处于0.324—0.527 eV之间,较为理想的吸附能说明在室温条件下吸氢和脱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从晶体化学、晶体结构的角度.根据方解石的晶胞参数、晶体内原子排列的特点等,提出了方解石最小颗粒的假设。通过对纳米级方解石颗粒晶胞数、原子数、表面晶胞数和表面原子数的计算,讨论了它们与纳米级方解石颗粒尺寸大小的相关规律.并结合纳米微粒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2月17日刊登研究报告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辐照条件下Ni与Si元素的相互作用对RPV合金中团簇形成演变的影响.方法 对PRV合金的三元模型合金Fe-Ni-Si做离子辐照实验,并采用原子探针技术对团簇进行分析,采用纳米压痕技术进行硬度分析.结果 纳米压痕的结果表明,材料的硬度随辐照剂量的升高而增大.原子探针结果表明,辐照后材料中产生了Ni-Si溶质团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原子吸收光度法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对标准加入法的应用,从原子吸收光度法中分析校准曲线法的应用分析、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标准加入法的应用分析以及原子吸收光度法中标准加入法曲线线性分析这三个方面入手,围绕标准加入法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的应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希望能够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9.
基于Zn O纳米棒的自腐蚀机制,分别在活性半焦表面修饰负载了CeO_2纳米管、CeO_2纳米颗粒,并发现活性半焦表面CeO_2纳米管的低温脱硝性能明显优于CeO_2纳米颗粒。通过N2吸附、XRD、XPD、NH3-TPD、H2-TPR等一系列表征发现:与纳米颗粒相比,CeO_2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形式,表面暴露较多Ce、O原子,具有较高Ce3+与化学吸附氧Oα比例,拥有更多的酸性位点和较强的酸性,有利于NH3、NO的表面吸附和氧化,从而表现出较好的低温脱硝性能。  相似文献   

20.
乙二胺四乙酸、硝基三乙酸、二乙撑三胺五乙酸及其盐类等的氨基多羧酸,由于其分子中存在有氮原子及多个羧基,所以能和金属离子形成稳定、且易溶于水的络合物.利用这种性质,用它来作为锅炉锅垢清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