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外早己发现了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 ,但我国迄今尚末找到。我国有广泛分布的陆相火山岩 ,能否找到此类超大型铀矿床 ,这是当前火山岩铀矿地质工作者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剖析了世界上已发现的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及我国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特点的基础上 ,对我国陆相火山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我国主要构造火山岩带成矿潜力作了评述 ,综合得出在我国找到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是有可能的 ,并确认赣杭、南岭、燕辽、大兴安岭等构造火山岩带具备形成超大型陆相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地质条件。上述主要构造火山岩带与其它构造火山 ( -侵入 )岩带交汇重叠部位 ,是最有希望的突破区。  相似文献   

2.
溧水火山岩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东邻茅山山脉,西接宁芜火山岩盆地,是长江中下游一系列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分布区之一。该区火山岩系,按喷发次序、岩石组合、喷发间断等,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四个火山喷发旋回,即龙王山旋回,主要由中—基性熔岩、次火山岩和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组成,东芦山旋回,主要由中碱性和基性熔岩、次火山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组成,观山旋回,主要由中碱性—碱性熔岩、次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甲山旋回,全部由酸性熔岩、次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组成。有关各旋回的主要岩石类型和主要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份见表1、2。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西坡中生代火山岩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火山喷发特点、火山岩岩石组合及火山岩的同位素年代学证据,大兴安岭西坡地区发育的大量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三个放回,自早而晚依次为:晚侏罗世的塔木兰沟族回、上库力旋回和早白垩世的伊列克得旋回。不同旋回火山岩具有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在岩浆起源、源区性质和演化过程等方面,不同族回火山岩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别。火山岩为深部作用和过程的产物,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本区中生代发生的剧烈的火山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阿尔泰地区华力西期火山作用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根据火山活动方式、火山岩的空间分布及岩石组合,火山作用的构造背景,将本区划分为5个构造-岩浆岩带.在分析全区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和稀土元素等特征的基础上,进而讨论了火山作用的构造地质背景,指出了华力西期阿尔泰地区为板块碰撞机制下的沟、弧、盆体系.火山作用与金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表明:形成金矿化的诸多因素,包括矿质来源、动力源、矿液通道、容矿围岩等都与火山作用有关;金矿成矿带的空间展布受构造-岩浆岩带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赣东北中生代火山岩中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在不同岩性岩相及时空上的分布规律:潜火山岩中Au、Ag、Cu、Pb、Zn平均含量高于火山岩,尤以中酸性岩中较高,Ⅰ,Ⅱ旋回高于其他旋回。稀土元素由Ⅰ向Ⅱ旋回,由扬子地体向华夏地体,由爆发相向溢流相、潜火山岩相,由偏基性向中酸性岩演化;稀土配分模式是“L”型,火山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6.
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冀北地区张家口组三段酸性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138Ma,属于上侏罗统顶部;花吉营组中基性岩石的形成年龄为133Ma,应划归下白垩统底部为宜。根据火山岩全岩Pb—Pb等时线年龄、残留锆石的年龄及基底岩石的变质时代等信息,结合火山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等推断:张家口组火山岩主要是由基底岩石(硅铝壳)重熔形成,而花吉营组岩石可能为壳幔混染成因。  相似文献   

7.
西藏措麦地区处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的中段,新生代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相发育齐全。根据火山喷发类型、火山物质搬运方式和定位环境,可划分为爆发相、爆溢相、喷溢相、侵出相、潜火山岩相、火山通道相、喷发—沉积相等7大类型。再依据区内火山活动特点,火山相序及相组合特征,结合火山沉积地层及其接触关系,可将其火山活动划分四个喷发—沉积旋回,依序对应于典中组、年波组、帕那组、鱼鳞山组四个岩石地层单位。文章阐述了各类型火山岩相的基本特征,对各火山岩相序、相组合及火山活动旋回作了初步分析和归纳,对提高整个冈底斯地区火山岩研究程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学术会议,于1985年11月13日至18日在杭州举行。 这次会议是两个学会委托地矿部南京地矿所、南京大学地质系和浙江省地矿局负责筹备的。出席会议的代表185名,来自地矿、冶金、化工、建材、核工业部和有色金属总公司、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的101个单位。会议以讨论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为中心议题。  相似文献   

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3):161-167
新疆纸房东地区出露一套火山岩,其形成时代缺乏年代学依据,地层单元划分也存在争议。文章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新疆纸房东地区火山岩成岩年龄为304±4.0 Ma,属晚石炭世。该套火山岩地层不整合于早石炭世条山群(C1T)或姜巴斯套组(C1j)之上,被早侏罗世八道湾组(J1b)不整合覆盖,地层中产晚石炭世芦木类化石Calamites undulatus sternberg。该地层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偶夹少量英安岩及英安质角砾凝灰岩,而早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C1b)发育基性火山岩,夹极少量陆源碎屑岩,火山岩形成于早石炭世。该套火山岩与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在岩性组合、喷发特征及形成时代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将该套火山岩地层重新厘定为晚石炭世奥尔吐组(C2o)。  相似文献   

10.
(一) 火山岩系与正常沉积岩系的形成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即使以火山岩系而论,陆相火山岩的堆积又不同于海相火山岩。由此可见,在地层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它们各自的特殊性。陆相火山岩系主要由火山喷发的熔岩流、各种超浅成次火山岩体、火山碎屑岩、火山喷发间隙期的洪积、坡积碎屑岩、火山宁静期的河湖相沉积组成。由于火山活动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火山岩系的堆积方式随火山活动形式的不同亦有变化。火山活动受上地幔与下地壳内岩浆生成、发展和演化的制约。它在堆积物中表现为岩石化学成份的变化和岩石组合特征的差异等。以此为主要标志,可将火山岩系划分为一些旋回。旋回之间具有对比性。  相似文献   

11.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岩石系列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占区内酸性岩浆作用的5-10%,并为钙碱系列和过渡系列。其矿物组合为斜长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透长石,玄武岩因LIL元素(K、Rb、Th、Ta、Ce)含量高,负Nb异常以及Fe、Mg、Cr、Ni、Co、Sc含量低而不同于产在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同类岩石,其LIL元素(K、Rb、Ce、Ba)与本区新生代玄武岩相似,但Fe、Mg、Cr、Ni、Co、Sc含量明显偏低。成分分带与酸性岩浆作用的分带性一致,都受壳、幔成分和构造等地质背景控制,产出构造环境为相对稳定的板内区。玄武质岩浆主要由酸性岩浆作用提供热源,地壳发生广泛熔融。从中生代至新生代,由下地壳至上地慢,由钙碱性和过渡系列至碱性系列,是扩张作用逐渐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东南沿海中生代安山岩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火山岩带中 ,东南沿海火山岩岩性岩相出露最全 ,火山地质调查研究程度较高。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面积酸性火山岩和与之共生的玄武岩 ,而对安山岩注意不够。作为过渡性岩类 ,安山岩的成因研究对于探讨中生代火山岩带物质来源、岩浆分异演化、大地构造背景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在东南沿海新生代玄武岩中陆续发现了一些基性麻粒岩包体 ,为研究底侵作用与壳幔作用过程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结合基性麻粒岩包体的研究 ,进行系统的安山岩成因研究 ,对于研究中生代火山岩带成因、进而探讨东部大陆边缘形成演化动力学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段的邦多地区,火山构造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根据区域构造背景、火山岩地层时空分布特征、岩性、岩相及喷发形式,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火山喷发带,其中宁果—措麦火山喷发带又可划分为宁果和德诺两个火山构造洼地,卢当—查孜火山喷发带划分为孔隆—邦勒、松拉勒—腊尔格和孔驹密波—查孜三个火山喷发亚带。研究区共圈定火山机构62处。文章较全面地阐述了各级火山构造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各自的分布规律和产出状态,为在整个冈底斯地区开展火山岩地质及矿产调研,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藏北羌塘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羌塘地区新生代火山岩在岩性上以粗安岩、粗面岩占优势,富碱(尤其是K2O)和LREE,属高原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其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与青藏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及中昆仑的新生代火山岩完全可以对比。根据K-Ar同位素定年数据可将该火山活动划分为四个喷发阶段,时代分属始新世—渐新世。羌塘地区火山岩的形成与新生代以来高原深部岩石圈的演化关系密切,可能与青藏高原隆升早期阶段的陆内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粤东花岗岩类的SiO_2、K_2O及ALK值偏高,Al_2O_3、Fe_2_O_3、FeO及MgO偏低,ANKC值、Na/K比及CaO、Na_2O含量介于华南改造型花岗岩和同熔型花岗岩之间;负铕异常明显,轻稀土显著富集,中稀土(Tb—Tm)略有亏损;铅同位素高于地幔铅和下地壳铅同位素组成,略低于华南中生代上地壳铅同位素组成;锶、氧同位素具正相关关系,不相容元素比与其他元素间无相关关系。其岩浆起源于上、下地壳间的过渡带,该过渡带由上地壳物质及侵入其中的幔源物质组成,岩浆上升定位过程中,未发生过明显的分异结晶一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构造环境中双峰式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双峰式火山岩套可以形成于大陆裂谷、洋内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等多种环境。Sm -Nd同位素与不活动微量元素 (REE ,Zr ,Ti,Th ,Nb等 )相结合 ,进行综合研究 ,可帮助判断双峰式火山岩套成因和形成环境。本文总结了不同环境产出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并根据对北祁连边马沟双峰式火山岩研究提出了其形成环境可能为岛弧环境 ,这一认识对探讨该地区造山带演化的地球动力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在该地区的找矿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杂岩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火山活动起止时间因地而异,粤东为180—75Ma;渐、闽为135—105Ma,东西两区也有差别。发现粤东高基坪群下群存在180—170Ma的早侏罗世火山岩。全区火山活动可划分为七个旋回。火山岩与侵入岩同时、同源、同空间和同步迁移。火山活动先由南向北,再由北向南逆转;东西方向由大陆向海洋推移演化。  相似文献   

19.
三界谷来地区主要出露中、新生代火山岩。进行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采用火山活动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相、岩性-体化思路,按照同旋回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区为单元,确定岩石地层单位和填图单元。火山岩划分为九种岩相类型,建立了两个岩相模式和一个三相一体成因模式。根据火山岩浆作用的旋回性及其产物与火山构造形迹时、空、成因一致性原理,将中、新生代火山岩浆作用分为四个火山活动旋回,圈定了相应的火山机构或火山喷发中心,建立了竹田头复活破火山演化模式。新生代玄武岩中发现二辉斜长麻粒岩等深源包体,为研究区域深部地质作用过程提供了证据。侵入岩按岩石谱系单元划分了七个岩石单元一个超单元,将侵入岩-潜火山岩-火山岩作为岩浆作用整体研究,为正确阐明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奠定了基础。区域线型构造发育,与环形火山构造组合,形成火山岩区特有的线一环构造格局。中上元古界陈蔡群变质岩划分为上、下两个岩组,探讨了变质岩的原岩性质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