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寨沟是一个依靠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及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称号。近年来九寨沟的旅游资源极大地开发,游客逐年增加,使得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将针对九寨沟风景区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级旅游精品,对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正确认识和评价,对景区的保护意义重大。本文选取直接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五个因子:植被、湿度、土壤、热度、坡度,通过遥感图像提取各因子的指数值分析研究生态环境质量,结论为高海拔的九寨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优、良级别区域占71.09%以上。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敏感性因子NDVI分析,认为九寨沟内植被覆盖度较高,自旅游开发后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多年植被覆盖变化属于波动变化,处于平稳变化。  相似文献   

3.
遥感在大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型工程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在大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本文通过综述遥感在大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现状,展望遥感在我国大型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地面抽采煤层气环境影响和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一系列鼓励煤层气开发政策、规划的实施,区域煤层气规模化和商业化开发将逐步展开.煤层气开发环境问题与常规天然气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井网密度大、疏水降压排采和加压集输引发的特殊环境问题.井网密度大则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大;煤层排水是煤层气开发区别于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加压集输和井网密度大增加动力设备,影响声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等.针对煤层气开发环境问题的特殊性,提出煤层气开发应以水平井为主减少地表扰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煤层排水水质不同,我国为缺水国家,煤层排水如果为淡水,应考虑综合利用;如果为高矿化度水应考虑适当处理回注地下.  相似文献   

5.
环境材料是近年来在先进材料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介绍了环境材料概念以及各国通过在原料-生产-消费-二次原料的循环中推动环境兼容的产品研发,实现产品生态环境的协调共存性的概况,以及生态环境材料研究开发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概述了三江源地区开发旅游资源的前景,并根据三江源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对该地区开发旅游业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赚取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使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后的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得到普遍关注.绿色会计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研究生态环境成本和价值、提供生态环境变化信息的环境会计,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文章就绿色会计概念、目标、主体、客体、科目设置及信息披露作为重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煤层气地面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层气地面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使用及钻井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钻井泥浆池对地表水威胁;采排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钻井泥浆处置;地面开发活动过程中地表开挖对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针对性的防护对策,可使煤层气地面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至环境可接受范围内,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统一,实现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糯扎渡水电站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识别和筛选出13项影响因子,按照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运用市场价值法、生产力损失法、影子价格法等方法核算了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各项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价值损失,并对核算结果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糯扎渡环境资源损失为18.84×108元/a,以2001年为基准,价值损失现值为175.89×108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电站建设的可行性及生态环境资源补偿措施,指出了水电开发过程中应将生态环境资源纳入电价成本及额度,并实行耕地补偿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材料在生命周期内应与环境相协调。本文综合论述了生态环境材料的由来、概念、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对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方法,各种类型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生态环境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的几个研究实例。重点论述了合金再生循环过程中的杂质分离和杂质无害化技术,有机聚合材料的再生循环技术。分析了生态环境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EOS-MODIS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MODIS空间数据在环境科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现状,着重对MODIS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气溶胶、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MODIS在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十三五"生态环境分区管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分析,对"十四五"生态环境管理的相关政策趋势做出了研判,即精细化管理、环境监管效率提升和生态环境安全将愈加受到重视。进而从以下方面展开思考并提出了建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中分区规划的科学性,提高环境监管效能;明确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严控开发强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高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基于分区构建完备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中的环境策略及若干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研究环境经济政策与策略是适应西部开发的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西部地区情况 ,作者认为在西部开发中 ,应当尽快弄清家底 ;按“三区推进”的思想进行环境区划 ,在地图上明确位置 ,抢先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 ;编制环境规划 ,明确当地开发过程中和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做到在开发过程中恢复一批 (或一些地区 )、保护一批 (或一些地区 )、建设一批(或一些地区 ) ;进行工程项目和政策措施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建议尽快开展农村能源问题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开展节水、治水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开展生态环境补偿的环境经济政策研究 ;通过生态示范区建设加强西部地区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政策,但是,对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力度不够,已经部分恶化了西部的生态环境系统.所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之间的辩证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5.
一、环境管理措施的研究(十一)青海湖环境规划研究研究内容1. 青海湖地区国民经济结构形态调研;2. 青海湖地区环境现状调查;3. 青海湖生态环境发展预测;4. 近、中期青海湖环境保护目标与对策研究。(十二)我国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煤炭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点及资源环境特点,将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约束界定在土地、水资源、煤矸石、人口搬迁、生态现状、煤炭资源6个主因素上,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约束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01年,国务院发布《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正式提出以“三区”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从根本上遏制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要点包括:第一,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实施抢救性保护,重点是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下的适度利用和科学恢复;第二,对生态良好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积极性保护,主要通过批建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开展生态农业县的建设,积极引导,努力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地区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使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得到有效保护;第三,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实施强制性保护,主要是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强化监管,防止重要自然资源开发时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重大破坏,把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8.
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在污染物的降解转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开发,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在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今后在环境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应用及产业化方面的发展方向,包括建立环境有益微生物菌种库,促进其产业化应用;水污染综合防治中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高新  相似文献   

19.
生态环境地质学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环境地质学以生物对各类环境地质条件的反应为切入点,研究有史以来人为地质作用(特别是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应用最新的定年技术:时间窗技术和年代框架技术可以将沉积物的时段进行准确的定位,研究近百年来环境污染的演变。本文论述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地质学原理、研究方法、手段、内容、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确定影响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制定的因素变量,设计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环境分析的框架,从生态环境概况、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方面进行论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发展进行分析,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进行论述,确定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和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地位,实现区域内人力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论述,并以三峡库区为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状况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三峡库区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完成区域性人力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