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驻厦某部驾驶员张荣雄, 人长得文静,车技却非同一般。手握方向盘13年来,始终把安全行车记心头,苦练驾驶技能,严守行车纪律,出色完成各项运输保障任务,累计安全行车近16万公里。他7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被喻为“安全行车的‘领头雁’”。张荣雄能有这么好的口碑。得益于他基础扎实,平时  相似文献   

2.
驻厦某部驾驶员张荣雄,人长得文静,车技却非同一般。手握方向盘13年来,始终把安全行车记心头,苦练驾驶技能,严守行车纪律,出色完成各项运输保障任务,累计安全行车近16万公里。他7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被喻为“安全行车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3.
在警营“服役”17个春秋的肖志军, 17年来,他努力把好警坛“方向盘”,年 年被县公安局后勤保障科授予“行车标 兵”和“安全行车个人”称号。 17年前,浦城县公安局决定从社会 上招聘一批政治素质好、有驾驶经验且 热心公安事业的青年充实到基层公安派 出所担任警车驾驶员。经严格考试和层 层政审,肖志军有幸成为该县石陂公安  相似文献   

4.
泰安市交通系统连续三年未发生道路运输特大行车责任事故,水上运输、公路和高速公路运营及企事业单位继续保持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连续三年被省厅、市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安全管理优秀单位”。健全机构,落实责任交通行业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广、  相似文献   

5.
保险司机     
在鞍钢汽车公司一队人们称朝鲜 族工人金福浩是“保险司机”。这个绰 号对金师傅确是当之无愧。他开汽车 已经32个年头了,安全行车112万公 里,被命名为辽宁省、鞍山市和鞍钢 的安全行车标兵。 金福浩1948年从丹东来到鞍钢, 他深知作个汽车司机,就得时刻把安 全行车挂在心上。他多年来养成了一 个习惯,每天工作完了,都要把当天 开车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一遍“电影”, 哪些路段开得急?哪些地方出现过险 情?哪些自己处理得当?哪些还需要 改进?久而久之,他积累了许多安全 行车的经验。如:对面行车,礼让 “三先”;交叉路口,观看两面;遇见 小孩,防止…  相似文献   

6.
王虎  王晓 《安全与健康》2005,(12):22-22
在警营“服役”17个春秋的肖志军,17年来,他努力把好警坛“方向盘”,年年被县公安局后勤保障科授予“行车标兵”和“安全行车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市汽车运输四场的展览会上挂着一张老工人的照片。他胸佩奖章、精神矍铄,这就是这个场的汽车驾驶员、安全标兵祁和坤。老祁安全行车30年,从没出过责任事故。他从1959年参加全国群英会起,9次被评为上海市和全国劳动模范。 开好安全车 老祁自1952年担任汽车驾驶员以来,始终把全部精力用在搞好安全驾驶上,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总结安全行车规律。他订阅了《汽车运输》、《汽车技术》几种杂志,认真学习车辆构造和行车故障排除等知识。上下班乘公共汽车,他注意观察驾驶员的操作技术,工休时间也常站在熙熙攘攘的马路旁观察车辆行驶和行人走…  相似文献   

8.
2009以来,我国、我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严峻,重、特大运输行车事故时有发生,虽然,从国家法律法规上、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上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上,对道路运输企业加强了监督管理,也采用了很多安全生产监督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但要从根本上消除道路运输行车事故,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本文试图从2009年全年的道路运输行车事故分析入手,总结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规律,找出当前广西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以便总结经验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较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运输部火车司机白守仁,开火车25年,安全行车25年,25个春秋没有出过任何事故,被职工们亲切地称为“巨龙”好驭手。1971年,刚满月岁正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白守仁,从河南省浚县巨桥乡来到安钢运输部。初来乍到,领导分配他当了火车司炉工。新天地,新环境,白守仁摸着横卧在铁轨上的黑色“巨龙”,心中激情满怀,并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开车本领,搞好安全运输生产。从此,班上他不懂就问,主动向老师傅学习,班下他向书本请教,熟悉机车各部位功能及零件名称。他在工作中处处留心,公司铁路线上哪儿环境好,哪儿环境不好…  相似文献   

10.
云南锡业公司运输二分队有个老司机刘忠。他通过实践,掌握了行车规律,开车时思想集中,处处提高警惕,预测各种险情,使“突然”变为“不突然”。避免了很多大小事故。行车中遇到山坡陡路、险路、急弯、生路、路滑地段和天阴、下雨、下雾等情况,他始终坚持细心谨慎、低速行驶。二十八年来,他安全行车一百零三万三千多公里,没发生过一般或重大交通事故,年年超额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运输任务。安全行车二十八年  相似文献   

11.
谭民华是顺昌县公交公司一名普通的驾驶员,年龄不大但驾龄很长,己有21年的驾龄,累计安全行车200多万公里无事故。老谭安全行车的“秘诀”,归根于他的“三件法宝”。 安全行车 谭民华驾龄很长,虽然年龄不大但大家称他为“老谭”,我想这称呼里面包含更多的是大家对他驾驶技术的敬佩。开车21年,谭民华开过大货、大客、小客等车型。他始终把“安全”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行车时认真做到“五个不”:不超载滥载、不酒后驾车、不超速行车、不疲劳开车、不违章超车。 他说要做到安全行车,爱车其实很重要。爱车并不只是表现在擦擦抹抹上,而是让车的所有机件保持在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正确的操作和定期保养。每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区2010年全年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统计及原因分析,试图在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上找出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如何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管理与控制,以此降低和预防道路运输行车事故的发生。为下一步我自治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找出工作的重点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去秋,记者有机会访问了上海市汽车运输四场。走进场大门,只见一辆辆汽车整齐地停放在广场四周,场地平整、线路分明,汽车进进出出井然有序,黑板报上“文明驾驶,礼貌行车”的标语格外醒目。场安全科的同志告诉我,这是近两年场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争做精神文明前哨兵”活动后的新气象。 “差、散、粗、脏” 过去这个场有少数司机违章违纪、工作责任心不强、作风粗野,行车事故较多。去年2月22日一天就发生两件事。一件是驾驶员张连成行车至江桥附近,因违章超车,被路检组拦下来教育了一番。可过了江桥他又超越了一辆公共汽车,那公共汽车司机也…  相似文献   

14.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316国道坐上了由南平开往光泽的中巴车。耳闻乘客对司机刘铁的称赞,目睹了刘铁安全行车的全过程。他的安全行车、文明服务,像春风细雨滋润着乘客的心田。 车上,一面写有“心系群众、情暖车厢”的锦旗迎风招展。对于这面旗帜,刘铁的服务可是当之无愧的。他说:“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让乘客有一种家的温暖。”的确,在他的  相似文献   

15.
南昌钢铁厂汽车队从1980年12月以来开展了“事故0”活动。他们在每辆汽车前的保险杠上挂个写着白漆字“事故0”次的木牌。驾驶员若发生责任事故,经济损失达50元以上者或违章行车3次以上者,便将“0”字改为“1”字。再发生事故,又改为“2”,依次填写,并结合这项活动实行了奖惩办法。 “事故0”活动的开展增强了驾驶员们开安全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一次,驾驶员严峻行车至赣江大桥两桥中间的一条小路上,路中间因施工挖了个坑。有几个人看见他的车前挂着“事故0”次的木牌,就说:这司机没出过事故,技术肯定错不了。严峻想:这么说,我可不能七扭八…  相似文献   

16.
“既然来当兵,就要当尖兵”书生气十足、像个文人的吴俊发,却是个在驾驶岗位上干了十一个春秋的优秀士官。入伍十一年,先后执行重大任务保障70余次,安全行车12余万公里,两次被评为“红旗车驾驶员”。刚跨入军营的吴俊发,面对每次超负荷的体能训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有机会走访了全国著名的建筑施工先进单位──援建唐山的邯郸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给我的一个突出印象是,他们不仅施工任务完成得好,质量全优,而且安全施工也很出色。 走进工地一排橱窗里陈列着20幅大型建筑安全施工图,施工现场也处处井然有序。公司安全质量检查科长老马介绍说:11年来公司在各地施工从未发生过死亡事故,1981年连重伤事故也没发生,千人负伤频率下降到1.65。在唐山竣工的193项工程都被评为全优工程。我请老马谈谈公司在创全优工程中保证安全的经验。他说:“谈不上什么经验,这里讲点具体做法吧!” 经理抓安全 “我们公司…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已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开汽车也是这样。行车有条规则,叫“礼让三先”,即先慢、先让、先停。这句话符合安全行车规律。有一次我拉木料,正值下雨,雾暗路滑陡坡多,到一个急拐弯处,我习惯地先鸣喇叭,没有回音,我还是减速靠极右行驶,以防万一。突然,对面果真来了一辆空车,不鸣号,不减速,飞快冲来。只差几米了,我  相似文献   

19.
我厂不大,但使用砂轮的班组较多,一年总有几人在使用砂轮时被铁末打伤眼睛。带着这个问题,我到班组了解情况。有一次走到钳工组,发现小陈操作的一台砂轮上没有防护罩,就立即对她说:“小陈,这台砂轮没有防护罩,不能用。”小陈却说:“我为了磨起来方便,把防护罩拆了,也快磨好了”。这时,我非常严肃地对她说:“小陈,这样不安全,快停下来,万一……”话未讲完,一颗铁末飞入她的左眼,我随即停了砂轮,送她到卫生所,费了很长时间,才把铁末洗出来。 第二天下午安全活动的时候,电气检修组召开了事故分析会。在会上,我和大家一起重温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关…  相似文献   

20.
1987年。鞍钢公司在安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从‘领导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观念转变”的战略措施,得到了全体干部、工人的响应。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至于当时的我,却有自己的认识。认为这主要是对工人讲的,对我们企业领导者来说,不存在这个问题,上级怎么要求咱就怎么干呗!由于思想有毛病,工作虽然抓了,总不是那么得力,重伤事故仍有发生,行车事故也不少,路外事故更是频繁,有好几次险些出死亡事故。 在分析事故时,开始我没能很好地眼睛向内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严厉批评下属干部,狠狠处理事故责任者。有人说:“领导就知道出了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