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保定污水处理厂污泥有机复混,进行了污泥肥料对棉花生产的肥效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有机复混肥对棉花增产有较强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2.
用模拟酸雨对棉花的生长影响进行了试验,雨水的酸度分别为 pH2.0、pH3.0、pH4.0和 pH5.6。试验结果表明.pH4.0的酸雨对棉花生长无影响;pH3.0的酸雨对棉花地上部分有轻微伤害,但不影响它的生长发育,而且有增产趋势;pH2.0的酸雨对棉花伤害严重,使生育期推迟,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我国重点产棉区-湖北省天门县一九八四年度传来了两个好消息,即:棉花总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到历史最低水平.截至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统计,天门县棉花入库量已达114万担,占我国棉花八四年总产量的14%,是天  相似文献   

4.
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合运用作物模拟技术、知识工程技术,建立了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它由棉花模拟模型(GOSSYM)、棉田管理专家系统(CMES)、图形用户界面(GUI)和数据库组成,可以对棉花生产管理中的氮肥、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安)的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并应用COTMAS对黄淮海棉区的代表品种中棉所12、中棉所17的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模拟试验选出的最优配比基本上与生产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防气管炎背心本品是采用无毒中药配方制作而成,在立冬前后穿着后,能温补肺、胃,对预防和台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明显的疗效。回方(克)火苗香10陈皮20毕澄茄15革拔15丁香10甘松20蜀椒IQ瞩作把上述中药研成细粉,均匀地撒在弹成蓬松状的棉花上,再用棉花作...  相似文献   

6.
风沙灾害对南疆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风沙流活动强烈是其主要环境特征之一,风沙流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是棉花栽培及生长发育的重要制约因素。该研究通过设置不受风沙影响的棉花和受风沙影响的棉花2组处理3个重复,测定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光合参数,探讨风沙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和蕾期风沙对棉花光合参数的影响非常明显,而在棉花花铃期的差异不显著,因此棉花受风沙影响的阶段主要在苗期和蕾期,而在花铃期影响不大;受风沙影响的棉花叶片会在风沙的作用下受到伤害,并在叶片上留下伤痕,新伤棉花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要明显低于旧伤和未受伤的棉花;风沙过后的降尘会对棉花叶片的光合作用参数有很大的影响;单位叶面积降尘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都表现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沧海毕,蜀山立.风光甲于天下,人文鼎盛千古.历代先贤,演绎古蜀文明.三星伴月,辉映青铜之光.李冰治水,泽润百代天府.  相似文献   

8.
张俊 《环境》2008,(6):58-59
天下着小雨,记者来到佛山.这一天,记者将跟随当地普查员小欧,开始独特入户普查"一日游".  相似文献   

9.
溶解性有机质强化棉花修复镉污染土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闵涛  罗彤  陈丽丽  茹思博  李俊华 《环境科学》2022,43(3):1577-1583
为探究溶解性有机质(DOM)对棉花修复镉(Cd)污染土壤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棉花秸秆溶解性有机质(CM)和农家肥溶解性有机质(FM)在3种外源Cd(mg·kg-1)添加含量为0(C0)、5(C5)和10(C10)下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棉花生物量、光合作用参数和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CM和FM施入能提高土壤有效...  相似文献   

10.
县域棉花信息遥感提取与棉田精确化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棉田信息化的精确管理是提高棉花生产管理水平及我国数字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论文以山东省夏津县为研究区,选取棉花4个不同生长期的HJ-1卫星遥感影像,通过物候历分析和主要农作物的光谱特征,确定棉花识别最佳时相,建立提取模型,获取棉花种植区信息。建立棉花花铃期遥感影像的特征光谱指数,并与实测的5种主要土壤养分数据结合,运用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划分棉花管理区,并对分区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差异显著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棉花种植区提取的最佳时相为蕾期,提取精度达到93%以上;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能够较好地反映棉花的长势信息,同时与土壤养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利用主成分分区指标将研究区棉田划分为3个管理区:管理一区占总棉田面积的24.67%,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最高,棉花长势旺盛;管理二区占47.02%,土壤养分含量中等,棉花长势一般;管理三区占28.31%,土壤肥力最低,棉花长势较差;各管理分区内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都显著减小,分区间土壤养分和光谱指数均值差异显著,显示了分区的合理性。该研究可为实时准确的棉花栽培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温度为600~900℃、氮气气氛下.用管式炉实验台对医疗废物典型组分--棉花和聚丙烯(PP)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为了研究氯的迁移规律,对物料添加了适量的盐水,结果表明,医疗废物典型组分和NaCl溶液混合热解的过程中Cl的析出随着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和物料与Cl元素质量配比的改变而改变.研究发现,Cl的析出峰在以棉花为物料时出现在800℃,而用PP为物料时出现在700℃;随着热解时间的变化,Cl的析出率呈现不规律的变化:700℃棉花热解实验中,热解时间5min时.Cl的析出率只有0.0002,在10min时,析出率达到了0.0003;而在800℃棉花的热解实验中,5min时Cl的析出率为0.00062.而随着热解时间的增加,10min时,Cl的析出率却降到了0.00045.同时还发现,随着Cl元素含量的增加.其析出率也在提高,当Cl和物料质量比值增加1倍时,Cl的析出率也随着温度的变化相应的增加2~4倍.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国三大棉区230个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和103个农气观测站的棉花生育期资料,采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域内1961—2012年棉花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并探讨了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和水分盈亏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2年我国棉花全生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需水量在开花到吐絮期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播种到开花、吐絮到成熟阶段基本无变化;缺水量在播种到吐絮期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吐絮到成熟期基本没有变化。比较三大棉区典型站点棉花水分盈亏情况,研究区域内棉花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均不能满足棉花的需水要求,其中西北棉区棉花各生育阶段的缺水状况最为严重。研究可为中国棉花种植区域的农业用水及合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环境生物学     
X171 .9600082新农药单甲眯在植物一土壤系统中的生态效应(以棉花为例)/林舜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一1995,15(幻一185~191环信Q一40 该文研究了新农药单甲眯对植物一土壤系统的生态影响,结果认为:所设置的6个浓度(对照、25%单甲眯水剂稀释1500倍、1000倍、500倍、500倍、100倍)对棉花虫害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以100倍最好,可防治棉花多种虫害。单甲眯对棉花种群的结构与功能无不良影响。高浓度单甲眯从80。倍起至500倍可使叶片气孔缩小,减少蒸腾速率,从而降低对水分的消耗,促进光合产物的形成.因而光合速率增长…  相似文献   

14.
1961—2012年中国棉花需水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三大棉区230个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和103个农气观测站的棉花生育期资料,采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了研究区域内1961—2012年棉花全生育期和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并探讨了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和水分盈亏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2年我国棉花全生育期需水量和缺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需水量在开花到吐絮期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播种到开花、吐絮到成熟阶段基本无变化;缺水量在播种到吐絮期总体呈下降趋势,而在吐絮到成熟期基本没有变化。比较三大棉区典型站点棉花水分盈亏情况,研究区域内棉花全生育期和各生育阶段的有效降水量均不能满足棉花的需水要求,其中西北棉区棉花各生育阶段的缺水状况最为严重。研究可为中国棉花种植区域的农业用水及合理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秋日的清晨,棉田里棉叶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安阳大寒村的一片棉花地里,早有一个人的身影在那里忙碌着,他不时地弯腰去看看这株棉花,又去摸摸那株棉花。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土壤添加低剂量生物炭对稻米中砷累积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使用矿区砷污染土壤添加小麦和棉花秸秆生物炭进行盆栽和模拟试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低剂量小麦和棉花秸秆生物炭,可以降低稻米(糙米)砷浓度(约10%),作用有限.糙米中砷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其生物量增加所致.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高剂量生物炭可以显著促进土壤中砷释放,相比对照组,生物炭添加组土壤溶液中砷浓度增加了69%?—?243%,推测其可能是生物炭促进了微生物作用下铁氧化物的还原,进而导致砷释放.研究表明:土壤中施加低剂量小麦和棉花秸秆生物炭对减少水稻砷累积作用可能有限,而高剂量可能增加水稻砷污染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干湿交替条件下,农田土壤CO2排放对生物炭添加的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室外土柱模拟试验,在灰漠土中添加不同粒径棉花秸秆生物炭(<0.25 mm, M1; 0.25~1 mm, M2; 1~5 mm, M3;>5 mm, M4)和葡萄藤生物炭(<0.25 mm, P1; 0.25~1 mm, P2; 1~5 mm,P3;>5 mm, P4),研究干湿交替下生物炭的类型、粒径对土壤CO2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改变了土壤CO2排放速率,土壤CO2累积排放量随棉花秸秆生物炭粒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生物炭类型对土壤CO2排放速率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01).在湿润阶段,棉花秸秆生物炭处理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为20.67~28.26 g·m-2·d-1,与其相比,同一粒径下葡萄藤生物炭处理土壤CO2累积排放量显著降低,降低了13.18%~28.83%;在干旱阶段,与对照处理相比,葡萄藤生物炭处理下土壤CO...  相似文献   

18.
整洁、素雅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在午后的阳光里春意盎然,河南省棉花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就坐落其中。  相似文献   

19.
新农药单甲脒对棉花的生态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甲脒推荐浓度-稀释1000倍对棉花的生理机能有些促进作用,其水分利用效率正常;其他处理浓度对光合速率也无不良影响,对气孔开度、蒸腾速率仅在施药初期略有抑制,半衰期后抑制消失,稀释500倍以下各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单甲脒在棉叶残留量最多,伴随着叶片的N、P含量也略增加,可认为适量的施用单甲脒不仅能防治虫害、且能促进棉花的光合速率从而提高了干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还田后的快速降解问题,本研究以棉花秸秆在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下的微生物降解为研究内容,通过对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拮抗试验、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对棉花秸秆降解的最优条件组合筛选试验、白腐真菌与噬热性侧孢霉复配在田间降解秸秆的系列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白腐真菌和噬热性侧孢霉两种菌株共存时不相互抑制菌丝生长,菌株之间不发生拮抗反应,可以对两种菌株进行复配形成棉花秸秆降解菌群;(2)根据L9(34)正交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温度、氮添加量、菌种类型和料水比这四种因素对棉花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的降解效果,室内降解棉花秸秆在最优组合条件温度45℃、氮添加量3%、料水比1/2,复合菌群下的效果最好;(3)田间降解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室内降解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在冬季低温和降雪等情况下,为期50 d的田间试验中复配菌组对棉花秸秆降解率达到29.93%。后续实验需要在考虑实际土壤磷素含量情况下,确定适合于棉花秸秆降解的磷素补充量来促进棉花秸秆在田间快速降解。本研究对农业固体废弃物棉花秸秆在田间的快速降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